-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海底兩萬里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4歲★故事情節曲折離奇,語言奇趣生動,兼具藝術性和科學性,讓讀者如身臨其境,對書中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對各種海底奇景的描寫惟妙惟肖,生動自然。 ★無論是初學識字的小學生,還是朝氣蓬勃的青少年,都會從中汲取到探索的力量,讀到快樂的味道。 ★選用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著名翻譯家陳筱卿先生的譯本,完美重現名著精髓. ★精選數十幅精美原創插圖,圖文結合,形象生動。 ★185*245大開本,四色全彩印刷,典藏佳選。
海底兩萬里 內容簡介
在《海底兩萬里》一書中,我們將跟隨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腳步,開啟一場奇幻神秘的海洋探險之旅。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和忠心耿耿的仆人孔塞伊應邀參加捕捉“海怪”的行動,但不幸和捕鯨手內德·蘭德一起落水成了“海怪”的俘虜。此后,三人在近一年的時間內隨“*號”穿越洋,歷經了長達兩里的環球之旅。他們跟隨神秘的尼摩艇長,漫步海底平原,狩獵海底森林,穿越托雷斯海峽,飽覽珊瑚王國的美景、探秘失落的文明古城,打撈海底的沉船寶藏,搜尋價值連城的珍珠,在南極冰蓋下遭遇潛艇擱淺,勇斗恐怖章魚……終三人成功逃離了。但尼摩艇長與他的船員們的下落卻成了永遠解不開的迷。雖然凡爾納早已逝去,但《海底兩里》的主人公展現的人文情懷和探索精神,波瀾壯闊的故事場景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毫無疑問,它極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永遠激勵著今天的讀者跨越時空的界限,去追尋那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
海底兩萬里 目錄
**部分
飛逝的巨礁 / 6
贊成與反對 / 14
隨先生尊便 / 19
內德·蘭德 / 25
向冒險迎去 / 32
全速前進 / 37
不知其種屬的鯨魚 / 45
動中之動 / 52
內德·蘭德的怒火 / 58
海洋人 / 62
鸚鵡螺號 / 66
一切都用電 / 71
幾組數字 / 74
黑潮 / 77
一封邀請信 / 82
漫步海底平原 / 86
海底森林 / 89
太平洋下四千里 / 95
瓦尼可羅群島 / 97
托雷斯海峽 / 100
陸上幾日 / 103
尼摩艇長的閃電 / 110
強制性睡眠 / 115
珊瑚王國 / 118
第二部分
印度洋 / 124
尼摩艇長的新建議 / 127
一顆價值千萬的珍珠 / 134
紅海 / 142
阿拉伯隧道 / 149
希臘群島 / 157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時 / 164
維哥灣 / 169
失蹤的大陸 / 175
海底煤礦 / 181
馬尾藻海 / 186
抹香鯨和長須鯨 / 190
大冰蓋 / 196
南極 / 203
大事故還是小插曲 / 209
缺氧 / 213
從合恩角到亞馬孫河 / 220
章魚 / 225
墨西哥灣暖流 / 231
北緯47度24分,西經17度28分 / 237
大屠殺 / 242
尼摩艇長*后的話 / 251
尾聲 / 255
海底兩萬里 節選
章魚 連日來,鸚鵡螺號一直遠離美洲海岸行駛著。很顯然,它不愿意在墨西哥灣或安的列斯海域航行。對鸚鵡螺號來說,這一帶海域的平均水深為一千八百米,航行起來沒有什么困難,但是,這片海區里,暗礁不少,而且船只往來頻繁,所以尼摩艇長覺得很不合他意。 加拿大人原指望在到了墨西哥灣后,實施他的逃跑計劃的,可是,鸚鵡螺號沒有駛進海灣,這使他六神無主,茫然不知所措。要是艇進入海灣,內德·蘭德就可以趁尼摩艇長之不備,偷走小艇,逃之夭夭,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是,在汪洋大海之中,逃跑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了。 加拿大人、孔塞伊和我,對這個問題討論了很久。六個月來,我們一直被囚禁在鸚鵡螺號上。而且,我們都航行了一萬七千里了,可是,正如內德·蘭德所說,卻是看不到何時才是出頭之日。 四月二十日,鸚鵡螺號往上升至約有一千五百米的海水層里。這時,離艇*近的陸地是留卡斯群島,該群島像是一堆堆的石頭似的分散在海面上。島上聳立著的高大的海底峭壁懸崖,宛如在寬大的地基上用粗糙的石塊壘起的高墻,峭壁懸崖之間,有一些黑乎乎的坑洞,我們艇上的電光都照不見底。 十一點鐘左右,內德·蘭德提醒我注意,大型海藻叢中出現了異乎尋常的騷動。 “噢!”我說道,“這兒可真的是章魚窩呀,在這里看見這種怪物沒什么稀奇的。” “章魚有多長呀?是不是六尺長呀?”孔塞伊在舷窗前眼望著峭壁下的大深坑說。 “沒錯。”我回答道。 “頭上是不是長著八個觸角,動起來像是海蛇在水里游似的?”孔塞伊又說。 “沒錯。” “它的眼睛貼在頭頂,發育得不很健全,是吧?” “是的,孔塞伊。” “那好!先生請勿見怪,”孔塞伊平靜地說道,“這里有一條章魚。” 我看著孔塞伊,內德·蘭德急忙沖向舷窗前。 “哎呀,真是大得嚇人!”內德大聲嚷道。 我也立刻走了過去,一看,不覺胃里一陣翻騰。在我眼前出現了一個嚇人的怪物,樣子丑陋不堪,身子扭來扭去,觸角飛舞,簡直是個怪胎。這是個大章魚,長有八米,正倒退著向鸚鵡螺號游過來。它那海綠色的大眼睛死死地盯著我們,讓人渾身發毛。它那長在頭上的八只爪子,或者說是八只腳,伸長開來,有身體的一倍。我清楚地看到,其觸角內側有著二百五十個吸盤,呈半圓球形。這些吸盤有時形成真空,緊緊地吸附在客廳舷窗的玻璃上。 我們機緣巧合,看到這個章魚,怎能失去這仔細觀察的機會呢?我壓制住它那丑陋外貌所引起的厭惡,拿起一支鉛筆,開始把它畫下來。 在艇右舷舷窗前,又出現了幾條章魚。我數了一下,一共七條。它們一直跟隨著鸚鵡螺號,我能聽見它們用喙去啄艇殼的咯咯聲。章魚是想把我們當成它們的美餐了。 我繼續在畫。這些怪物在水中很會掌握速度,始終與鸚鵡螺號的速度保持一致,看上去似乎沒在游動似的,所以我幾乎可以從舷窗玻璃上把它們臨摹下來。當然,我們的艇速也不算太快。 鸚鵡螺號突然停下不動了。一陣撞擊使它的整個艇體都在顫動著。鸚鵡螺號可能仍在漂浮著,沒有擱淺,但它已停下不動了,螺旋槳的葉片沒再拍擊海水。不一會兒,尼摩艇長走進客廳,大副跟隨他的身后。 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見到尼摩艇長了。他看上去神情陰郁。我朝艇長走了過去。 “能觀賞到這么多章魚,可真有趣。”我語氣輕松地說。 “沒錯,是挺有趣,博物學家先生,”艇長回答我說,“可是,我們馬上就要跟它們展開肉搏戰了。” 我怔住了,看著艇長,以為自己聽錯了。 “肉搏戰?”我重復了一遍。 “是呀,先生。螺旋槳不轉了。我想它是被一條章魚把葉片給纏住了。我們動不了了。” “那怎么辦?” “浮出水面,宰掉這幫害人蟲。” “這可不太容易。”“是不容易。章魚肉質綿軟,電子彈打上去,因無足夠的阻力,不會爆炸,奈何不了它。但我們可以用斧頭去砍殺。” “也可以用漁叉,先生,”加拿大人說,“如果您允許我幫一把手的話。” “我很高興您來幫一把,蘭德師傅。” “我們跟您一起去。”我說著,便跟著尼摩艇長向中央扶梯走去。 中央扶梯前,已經有十多個人集合在那里了,他們手里握著斧頭準備攻擊。我和孔塞伊也各拿起一把斧頭,內德·蘭德則抄起一把捕鯨叉。 此刻,鸚鵡螺號已經浮出水面。走到扶梯頂上的一個艇員正在擰動艙蓋螺栓。但螺栓剛一擰下,艙蓋“嘭”的一聲便掀開了,顯然是被章魚觸角上的吸盤給掀開來的。 霎時間,一條長長的觸角,像蛇似的滑進艙口,還有二十多條觸角在艙口上面蠕動著。尼摩艇長猛地揮動斧頭,把滑進艙口的那條嚇人的觸角砍斷,被砍斷的那一截觸角蜷縮起來,沿扶梯滑了下來。
海底兩萬里 作者簡介
[法]儒勒·凡爾納 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詩人。因出版《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一生創作了60多部具有濃郁浪漫主義色彩的科幻小說,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代表作品有著名的“凡爾納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陳筱卿 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著名翻譯家。翻譯出版多部法國18、19世紀名家名著,譯文達600余萬字。 郭淑玲 畢業于中央美院油畫系。2012年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洛杉磯等地展出,被收藏家及專業機構廣泛收藏。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