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28040
- 條形碼:9787566828040 ; 978-7-5668-28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 內容簡介
本書分綜合篇、區域篇、專項篇三個篇章和附錄, 以翔實的資料, 全面反映2018年廣東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綜合篇介紹了2018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四大區域發展分析、2018年區域發展主要工作及2019年工作思路, 并對廣東在全國發展中的地位及與沿海發達省 (市) 的比較進行了分析 ; 區域篇介紹了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四大區域的發展情況, 并對21個地級以上市區域發展和合作情況、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重大區域發展平臺規劃建設等進行了重點闡述 ; 專項篇詳細介紹了區域發展九項主要工作情況。
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 目錄
綜合篇
一、經濟社會發展概要
(一)產業發展
(二)創新發展
(三)基礎設施
(四)體制機制
(五)區域發展
(六)資源環境
(七)對外經貿
(八)社會民生
二、區域經濟發展綜述
(一)四大區域發展分析
(二)區域發展主要工作
(三)2019年區域發展主要工作思路
三、區域經濟發展比較
(一)廣東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地位
(二)廣東與山東、江蘇、浙江、上海四省(市)比較
區域篇
一、珠江三角洲地區
(一)發展概述
(二)廣州市
(三)深圳市
(四)珠海市
(五)佛山市
(六)惠州市
(七)東莞市
(八)中山市
(九)江門市
(十)肇慶市
二、粵東地區
(一)發展概述
(二)汕頭市
(三)潮州市
(四)揭陽市
(五)汕尾市
三、粵西地區
(一)發展概述
(二)湛江市
(三)茂名市
(四)陽江市
四、粵北地區
(一)發展概述
(二)韶關市
(三)河源市
(四)梅州市
(五)清遠市
(六)云浮市
專項篇
一、重大區域發展平臺建設
(一)綜述
(二)廣州南沙新區
(三)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四)珠海橫琴新區
(五)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二、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
三、縣域經濟發展
(一)總體情況
(二)省級財政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四、產業園區擴能增效
五、扶貧開發工作
六、粵港澳臺合作
(一)粵港澳合作
(二)粵臺合作
七、泛珠三角合作
八、區域經貿合作
九、對口支援工作
附錄
一、政策文件
(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
(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印發《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公告
(三)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
(四)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
(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的批復
二、2018年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大事記
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 節選
《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 經省政府同意,頒布實施《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2017-2030年)》《廣東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以及《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專項規劃,劃定《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對廣東省沿海地區發展、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進行了科學布局。海岸帶規劃由國家海洋局和省政府聯合印發實施,是全國**部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將全省4114.3千米的海岸線劃分為484段,實施分類分段精細化管理,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海洋六大產業加速發展。省財政設立專項,支持海洋電子信息、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工裝備、天然氣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務六大產業領域創新發展,新技術、新成果不斷涌現。海洋電子信息產業呈現多方向發展態勢,2018年全省新注冊300多家從事海洋電子信息技術研發與服務的企業,涉及海洋應用軟件研發與應用、現代海洋通信等領域;廣州港集團與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信息化國際大港。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迅猛,截至2018年年底,在粵海上風電產業開發與服務企業超過100家,含“四上企業”40家;海上風電項目布局不斷加快,湛江外羅一期、陽江南鵬島等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建設,廣東已批復海上風電項目6宗、海上風電用海預審項目31宗。海洋生物產業集聚效應明顯,2018年全省新注冊從事海洋生物醫藥技術研發、生產或服務的企業247家,累計有143家海洋生物醫藥企業申請了專利。海工裝備新領域新業態不斷涌現,2018年全省新注冊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研發、生產與服務企業131家;已建成廣州南沙、深圳蛇口、珠海高欄港等一批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逐步形成珠江東西岸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集聚區。天然氣水合物勘察開采技術攻關持續推進,全省天然氣水合物勘察開發相關專利超過30項,新注冊8家從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和服務的企業。海洋公共服務業支持海洋經濟發展作用顯著增強,重點推進4個近海海洋水文氣象浮標、4個岸基觀測站和海洋衛星遙感廣東數據應用中心建設,搭建海洋立體觀測網與大數據云平臺。 ——海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海洋科技主體日益壯大,2018年省財政支持海洋創新專項48個,組織了68家法人單位對一批海洋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全省共建成涉海涉漁科研機構24個,啟動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建設。海洋創新平臺建設順利,廣州、湛江兩市加快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深圳、湛江國家級海洋經濟示范區穩步推進。廣州南沙新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等省級現代海洋產業聚集區建設有序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國家支持廣東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專項,帶動超過40億元社會資本投入海洋科技創新領域,得到轉化應用的創新成果達52項。 ——海洋綠色發展持續深化。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力度,制訂《廣東省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實施方案》。啟動大亞灣等重點海域總量控制工作,部署開展廣東海洋與漁業污染源普查工作,在深圳、惠州、湛江及汕頭南澳、茂名電白開展灣長制試點工作。加強海洋生態建設,制定出臺了《廣東省嚴格保護岸段名錄》,組織編制《廣東省海岸帶綜合示范區指導意見》,啟動汕頭、東莞和湛江三個海岸帶綜合示范區建設。加強海洋生態修復,編制《廣東省美麗海灣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年)》,開展汕頭南澳青澳灣、惠州考洲洋和茂名水東灣三個省級美麗海灣建設。 ——海洋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深入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將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建設沿海經濟帶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與港澳拓展海洋經濟合作,支持建設粵港澳合作用海示范區。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關于推動我省海域和無居民海島使用“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見》(粵府辦[2017]62號)和省政府第241、248號令的要求,實施“一個取消、兩個下放、三個委托、四個服務、五項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推進用海領域的“強市放權”改革。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