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味蕾深處是故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34753
- 條形碼:9787559434753 ; 978-7-5594-347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味蕾深處是故鄉 本書特色
★打撈味蕾深處的記憶:全書三十篇故事,全都是作者早年的味覺記憶和美食故事,其中的獨特味覺,雖然無形無色,但深深扎根在每位作者的記憶深處——更扎根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這樣的味覺記憶輕易難以觸發,而一旦被激活,便會引發起無盡的感嘆和對往日深深地眷戀。書稿是一次關于深度味覺記憶的嘗試,以美文的形式,讓更多的人在欣賞別人刻骨銘心記憶的同時,回味自己的味覺記憶。
★書寫普通人令人共鳴的情感:美食,或者說童年的食物、故鄉的食物,總不會孤立存在,往往和親情密切相關,而親情等是每個人早年的情感主題。隨著*近幾十年的劇烈的變化,親情正在消散,甚至父母子女之間也日益疏遠,但是情感的紐帶一直在那里,在記憶深處,美食是表象,親情的核心,成長是不可阻擋的事,這是過去幾代人的共鳴。
★在回憶中返回故鄉、走近親人:親人和故土,是我們童年味覺的土壤,在這本由52位作者共同書寫的“回憶錄”中,這個美食的土壤越發的清晰形象,或許它多年未變,或許它面目全非,這份溫馨而厚重的回憶錄,必然會引領更多的人去夢回故鄉,以不同的方式走近親人,走近自己的出處和來源。因此,這是一本回溯之書,以美食這一溫情柔和的方式,讓每個人在走得足夠遠、足夠久的當下,牢記自己的起點,珍視離開的那一刻,更珍視每一次返回的機會。
味蕾深處是故鄉 內容簡介
本書稿為“網易人間”非虛構寫作平臺關于美食記憶的征文精選。這些稿件以不同的角度和風格, 詮釋了“30后”至“00后”的時代味覺記憶。這些食物故事, 多誕生于普通的家庭 廚房, 帶著南北迥異的方言和油煙, 而注入飯菜里的那些難以言表的情感, 足以讓人們在奔向星辰大海的途中, 深深眷戀。
味蕾深處是故鄉 目錄
姥娘的那壇饅頭大醬
好豆腐騙不了人
蒼蠅小館里的三餐故事
我的童年、田螺,和奶奶
人不在了,*愛的食物也味同嚼蠟
兄弟三味
借來的粉蒸肉
回來吧,回來吃薺菜餃子
背著一棵香椿樹去留學 只屬于童年的味覺記憶
一碗嗍螺,念了半世
溫州變了,紅娘還是老味道
失落東北:磨豆腐的啞巴舅舅
枇杷巷里長相憶
水鄉的小河里,一顆螺螄都沒了
母親的酸菜餡花餃子 好久沒下廚了,回來吃紅燒肉吧
爸爸,這一切都是由愛而生的啊
小弟娃吃福喜
吃了這碗面,就到家了
湯越熬越濃,情久伴必深
消失的鄰家飯
一碗羊腸燜肚子
半山的臘肉飯
我的童年,就像煎蛋
青春弄丟了,只記住了吃的
在你的成都,我改變了口味
春天該很好,你若還在場
我的童年,是美食和賭債
味蕾深處是故鄉 節選
借來的粉蒸肉
七焱
1
我永遠記得六歲那年的除夕。
1988年歲末,我獨自在母親的宿舍等她歸來。室外天寒地凍,宿舍內因悄聲燃燒的蜂窩煤而顯得溫暖許多。
我餓了,開始不停往那口冒著蒸汽的鋁鍋望去,混合著蒸汽一同彌漫的,是滿屋粉蒸肉的香味。
我到底還是抵不住肉香的誘惑,揭開鍋蓋,夾了一片粉蒸肉放進嘴里,心里想著,“再吃一片就好”,嘴上卻不停,連吃了半碗。
我吃得正酣,母親帶著一身冷氣回來了。她推門而入時,我嘴里正含著一塊肥肉,母親掃視了一圈屋內,直盯著我,走了過來。當即就是一頓連扇帶打,我張著嘴哇哇大哭,半塊肉連同涎水一同掉了出來。
揍過我之后,母親就端起那碗粉蒸肉摔門而走,留下我一人在她貧陋的職工宿舍里不停抽噎。
過了一段時間,母親又端著那碗粉蒸肉回來了。她慍怒已消,面容恢復到一貫的喪氣,順手把碗放進鍋里重新熱了熱,然后端出來,讓我跟她一塊吃。
吃完那碗粉蒸肉,按母親的說法,“就算是過了除夕。”
2
母親用如此粗暴的方式體罰我,在那時已成習慣,而且往往毫無緣由。
成年以后,我才重新滿懷酸楚地觸碰這些記憶,連同多年對母親生活的解析,以及來自周圍的零散信息,才隱約得出一些答案。
早在我尚不記事的幼年,母親便因多疑整日與我父親爭吵,她偏執地認定,父親在他廠里有個相好,父親偏偏是一個沉郁寡言男人。在妻子數次追鬧到單位之后,直接消失得杳無蹤影。
母親覺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失敗透頂了。她原先是國營塑料廠的編制縫紉工,婚姻變故沒多久后,被調換成燒火工,只有噪音和孤獨與她為伴。每況愈下的處境加之原有的的性格,在她身上形成了惡性循環。
她常常無端趾高氣揚地對車間臨時工頤氣指使,或者和正式工制造摩擦,回到宿舍面對我時,經常是一觸即發的毆打。
在對我施暴的同時,母親還會從口中噴發出強烈的憤懣:“磊,磊!你就是我的拖累。”父親給我取的“磊”字,愈發招致母親的怨怒。
母親的娘家在鄰省甘肅,當初來縣里是為了接退休姥爺的班。
姥爺原先在縣公路局,是個極好的單位,可當她過來后,人家見她孤身一個弱女子,那職位不久就被人暗箱操作頂替了。終母親只能接受調配,被分到塑料廠,接下來和父親結了婚,沒過兩年便是婚變。
我理解母親當時的處境。
而使我終對母親充滿憐憫的,是每次揍完我后,她抱著我放聲哭泣的聲音。多年來,這樣的哀啼常常在我夢中隱約傳來,讓我一次次驚醒。
即便是那樣普天同慶的除夕之夜,在母親和我的世界里,也愈加像是一出悲劇。
味蕾深處是故鄉 作者簡介
沈燕妮,著名非虛構寫作平臺“網易人間”主編,策劃倡導多個欄目和專題的寫作,策劃、主編《深藍的故事》《我的瀏陽兄弟》《20歲的鄉愁》等圖書多種。
“人間theLivings”是網易旗下專注于非虛構的內容平臺,致力于從更為廣泛的社會群體中發掘真的好故事。作為國內第一批挖掘非虛構現實主義題材的平臺,“人間”堅持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的記錄者,每個人都有值得講述亦值得傾聽的故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