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十年行之動心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文藝作品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739050
- 條形碼:9787548739050 ; 978-7-5487-390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年行之動心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文藝作品選 本書特色
《十年行之動心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文藝作品選)》為公司寫歷史,為時代做見證。文以載道,感人至深是電機人的工匠精神與傳承;道以弘志,動人之處是電機人的勤勉敬業與靈性。無數位電機人用恒持如初的發心,在平淡的歲月里安于工作,在喧鬧的田心里仰望星空。
十年行之動心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文藝作品選 內容簡介
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自2010年升格為集團一級子公司, 十年來高速發展不斷壯大, 銷售收入從17.5億元增長至2018年底的75.4億元, 隨著企業的發展, 員工的綜合素養也在不斷地提升。本書選取公司十年發展中員工的優秀作品, 向社會各界展示公司員工的志趣。本書作者來自一線、管理、制造等多個崗位, 通過將員工在工作中的感受、生活中的思考集結成文, 記錄公司員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十年行之動心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文藝作品選 目錄
隨感
芯動歲月-貝多芬F大調第五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欣賞之印象
我們看到的日本工廠-日立制作所山手工廠管理見聞
花開六十載芬芳滿人間
我在南車的五十年
深入實踐勇于創新
機遇
唯求是可行遠
太陽每天提前一個小時升起
我與火車的不解之緣
胸懷熱忱感恩之心朝著夢想揚帆起航
牢記歷史奮勇當先
十 年塑形百年鑄魂
讓千萬人享受“一路順風”的假期-一個售后服務員工的苦樂感悟
觀看盛金龍參加央視《挑戰不可能》有感
淺談機械工業的靈魂之工匠精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十 年之誼
全力以赴方能創造奇跡
十 年電機的靜水流年
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風采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我與線圈班共成長
事業與家庭的平衡之美
十 年,一如既往
草原風影-記一次在內蒙古風場的經歷
八 月的風場
職場者說
真理即常識-淺談職業精神
旗幟
一 顆熱愛生活的心
第二篇 讀有所思
閱讀與寫作隨想
嗜書知味乃篤好
趣味雜談-書評《唐人街》
讀《弟子規》有感
女詩人的自白——讀席慕蓉《以詩之名》有感
淺談項目團隊與團隊學習-學習《第五項修煉》收獲
淺談自我提升與團隊修煉——記《第五項修煉》點滴感悟
時空旅行
總有花開
第三篇 詩心如火
株洲
開拓者的性格
寶島行
舊夢
記憶中的江南
滿江紅·北望神州
隔岸書
也許
思念
致焊工
告白
以青春詮釋工匠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十 年創業路電機鑄輝煌
春秋九八鑄華章
冬天的印象
冬至未至
岳陽桃花山風電維修記
一 剪梅
南鄉子·賀新春
清湘新竹
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離愁
參觀長沙博物館有感
盛世中華
我從大豐來
風的旋律
第四篇 漫談生活
是什么讓我們對幸福如此冷漠
一 雙美麗的“異碼鞋
隨感兩則
人生隨想
做人與做事
過程之美
歸零
牡丹花下
大自然的禮物
這邊風景獨好
晚霞
夏雨的記憶
夏天的雨
秋天的憂傷
賞月
我在田心挺好的
學畫的故事
人生是一場自我完善的修行
大學畢業二十年同學會有感
假如
關于跑步
別把語言當利刃
靈性生活與創意工作
曲江池畔憶元白
細節決定成敗
不辜負日子
茶韻生活
我與吉他二三事
藍白色的回憶-致永遠的藍白夢
生活中的詩歌和美
月下懷古
淡淡的我
中秋佳禮竹籬渡汪洋
助人學筑其夢
從優秀向卓越
第五篇 時光印記
南非見聞記
魏源故居記
岳麓行
鳳凰游記
北歐游記
巴厘島之旅
論當代青年
小議“90后”個性-記一位“90后”的自白
讓青春插上夢想的翅膀
一 切都是*好的安排
致青春不悔的印記
南車電機報
一 朝風景看透
五 月細品時光
在青春賽場成長
翠海
第六篇 愛與溫情
父愛如山
三 輪車父親
小婷閣媽成長
媽媽的縫紉機
回鄉偶書
轉換角色塑造幸福人生
家鄉的年俗
在記憶里的東北年
傳承優良家風
我的家風故事
寫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
余生請你好好愛父母
寫給親愛的媽媽
給雙胞胎兒子的信
致二十年后女兒的一封家書
綠色軍營之風箏愛情
雪猶存愛已殤
以愛之名悠悠我心
給孩子的家書
冬夜遙念
逝去的情感碎片
十年行之動心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文藝作品選 節選
《十年行之動心集: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文藝作品選》: 隨感 周軍軍 (一) 凡人往往為名所累,是為輕者所累而忘記世上重要者;達人*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其實是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恐懼。輕者何以不能承受,因為人不能為沒有意義的東西付出代價。釋迦牟尼曾說,生死事大,是說世上沒有比這更重要的東西。蘇軾寫道,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是提醒我們應該在根本價值上下功夫,說的是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理性法則。不可為低值品付出太多的成本,生產或消費皆是如此。 對于“獲獎”這類事件,我們不妨保持如下態度:任何獎項都是集合而非單質,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道德楷模在工作崗位上一樣不可歇菜,職業能手的私人生活同樣也不可一塌糊涂,體育冠軍的獎杯上一定不只是個人才華,任何優秀的經理人體現的都是團隊的集合而非單一的出眾。古賢者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任何人從出生到成長再到成功,無一不是環境的產物,所謂南橘北枳,體現出個體和群體、主體和客體的互動關系。組織的高度、團隊的高度決定個人的高度。優秀的組織和團隊能夠成就任何個體,平庸的組織和團隊能夠敗壞任何個體。 “獎”是公眾或上級評價的某種形式,當然具有某種程度的信息價值,公眾或上級讓你獲獎,其道德底線是,看著你順眼。讓人順眼的維度甚多,其關鍵指標,就公眾而言,可借用谷歌公司的價值觀,“不作惡”;就上級而言,亦可用大家熟知的詞,執行力。人們常說頭上三尺有神明,或說因果報應,是說大家的行為,表面看來的確是“我的地盤我作主”,但真正作主的,依然不是自我而是他方。如企業常用360度考評這個工具,所指皆是別個,換個角度,別人也會指向你,而且即便常用,亦有確定的時點。而公眾或上級對人的正面或負面的評價,雖無確定時點,但一旦時機成熟,自然冷不防來那么一下。其果必有其因。 必須懂得“名”“實”之別。何謂“實”?“名”的基礎,讓“名”不成為“虛名”的根本所在。內容大于形式,生死大于一切,必須把握決定生死的關鍵因素。德魯克、松下幸之助等真正的企業家斷言,企業的生死依據在其客戶,目標、資本、技術、模式等所有的神經,無一不是被客戶牽住。對公司而言,沒有比客戶頒發的獎項更重要的獎項,決定生死的唯一大獎,就是業務額和利潤率!生死大于一切,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讓客戶看著順眼,因此,一切為了客戶,而非一切為了獎項。 所以,知道,敬畏,放下。 (二) 本次年會由海瀾集團承辦,算是受人之惠,故為它寫一個商學院案例課件。 【案例】 1988年,當時28歲的創業者周建平創辦新橋第三毛紡廠,進入粗紡業務。1991年,進入精紡業務。1994年,成立江蘇三毛集團公司。1997年,嘗試利用面料優勢,進軍服裝市場。2001年,因“三毛”品牌糾紛,公司被迫重新注冊“海瀾”品牌。2002年,創始人引進日本服裝銷售模式,同年9月,海瀾之家**家門店——南京中山北路店正式開業。2006年4月一2007年3月,“海瀾之家”相繼獲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之“營銷大獎”“潛力大獎”。2014年4月14日,海瀾之家上市,正式登陸A股市場。2017年4月,海瀾之家棉麻系列新品上市。2018年1月,騰訊持5%的股份入股海瀾之家。 迄今,海瀾之家的市值突破600億元,超越Coach、Prada、Burberry等著名品牌,在標準普爾公布的“全球市值*高服裝配飾奢侈品公司25強名單”中排第14位。 ……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