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廣州市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762678
- 條形碼:9787508762678 ; 978-7-5087-626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州市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9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五章內容及附錄, 其中**章內容是2017年度廣州市社會組織發展報告 ; 第二章廣州市專題報告, 論述了廣州市社會組織創新活力研究報告、政社合作視域下的公益創投地方實踐 ; 第三章行業發展 ; 第四章區域經驗, 廣州市越秀區社會組織發展經驗、培育與監管并重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黨政社企齊聯動, 助推南沙新發展 ; 第五章品牌社會組織 ; 第六章附錄。
廣州市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9 目錄
激發社會組織創新能力 實現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廣州社會組織發展2018年度綜述
第二章 專題研究報告
廣州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與實踐
廣州市社會組織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研究
新時代廣州“社工+”戰略發展路徑研究
新時代社會組織發展研究——基于廣州市案例的實證分析
志愿服務組織的發展路徑與方向探析
——廣州市志愿者協會的實踐與探索
第三章 區域發展經驗
準確把握政策方向 為社會組織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并重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提升社會組織自我發展能力
加強品牌建設推動社會組織創新發展
明確社會組織功能定位多措并舉建立作用發揮機制
第四章 品牌社會組織
打造社工服務品牌強化核心競爭力
——廣州市北斗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品牌社會組織創建經驗
架起動漫業的世界大橋
——廣州動漫行業協會品牌社會組織創建經驗
有為創新打造品牌商會
——廣州市番禺區南村總商會品牌社會組織創建經驗
打造一流的企業之家
——廣州市企業聯合會品牌社會組織創建經驗
啟于初心創變同行
——廣州市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品牌社會組織創建經驗
強化服務特色推動本土社會工作專業化發展
——廣州市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品牌社會組織創建經驗
立誠信強自律鑄品牌促發展
——廣州注冊會計師協會品牌社會組織創建經驗
第五章 2018年廣州市社會組織政策
廣州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基地管理辦法
關于加強我市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
廣州市激發社會組織創新能力實施辦法
第六章 編寫單位介紹
廣州社會組織研究院
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
附錄一 2018年廣州市社會組織十件大事
附錄二 2018年度廣州市社會組織榮譽榜
廣州市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9 節選
(一)社會組織參與流浪乞討人員工作有制度保障 《社會救助暫行條例》《民政部關于促進社會力量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的指導意見》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納入了購買服務范疇,政府為流浪乞討人員購買服務已是大勢所趨,這也為社會組織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政府部門不再壟斷地使用財政資金向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服務,而是越來越多地用財政資金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打破了以前由政府壟斷供應服務的局面。 (二)社會組織類型主要是社工機構和志愿者團體 《民政部關于促進社會力量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出,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可以通過購買服務、項目委托等方式,由愛心家庭和依法登記的福利機構、護理機構為特殊救助對象提供生活照料服務,可以通過與社會工作機構、心理咨詢機構、康復治療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和社會組織開展項目合作的方式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心理疏導、教育矯治、行為干預、康復訓練和技能培訓等專業救助服務。在廣州,主要是公益志愿者團體和政府購買救助服務的社工機構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工作,上述提及的其他社會組織比如心理咨詢機構、康復治療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就業技能培訓機構基本沒有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工作。 (三)服務內容以提供物質幫助為主,多種服務并存 廣州的社會組織特別是志愿者團體主要為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愛心派餐、御寒衣物等物質幫助,提供情緒輔導、心理咨詢、就業指導等專業性服務少,很多情況下不是根據流浪乞討人員的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也有個別社會組織探索提供更多必要性的服務,如暖加公益在提供愛心派餐的同時,強調食物的干凈衛生,并倡導流浪乞討人員要注意個人健康衛生;鼎和社工中心開展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勸離、勸返和勸助工作,強調流浪乞討人員特殊性,為每個流浪乞討人員建檔,并根據他們的需求綜合審查提供就業崗位;還有一些社會組織提供義剪、協助急病救治等服務。在政府購買服務方面,主要購買街面流浪乞討人員介入的社工服務和救助管理站內社工服務。(四)資金來源是政府財政資金和企業捐助廣州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入針對廣州市流浪乞討人員的社會工作服務。承接此項目的是鼎和社工中心,該組織每年能獲得100萬元購買服務資金,這筆資金包含了活動、培訓經費和社工團隊的薪資支出等。此外,鼎和社工中心還通過廣州市第三屆公益創投活動立項“簡愛·街友關懷愛心超市”,總共籌集資金20余萬元,其中8萬元是政府撥款,其余資金是社會愛心捐助。根據鼎和社工所言,組織的救助資金來源80%以上是政府財政資金,20%左右是社會捐贈(包括各類棉衣棉褲和食物等物資),2018年廣州市海珠區民政局以35萬元每年購買流浪乞討社工介入項目。除此之外,包括啟智關懷露宿者隊伍、尚丙輝關愛外來人員工作室等各類公益團體在內的多家義工團隊的救助服務資金基本上依靠團隊內部自籌或眾籌資金和社會企業的物資捐贈。二、社會組織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面臨的問題(一)參與救助工作的社會組織少1.參與救助工作的社會組織數量較少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的社會組織存量不足,承接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的能力有限,制約了社會組織的競爭和發展。廣州的社會工作機構有400多家,參與政府購買社工崗位開展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服務的僅僅有2家社工機構,與全市4萬多人次的救助服務量相比還相去甚遠,遠遠無法滿足救助對象的需求。還有10多家志愿者團隊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它們大部分未在市民政局正式登記注冊,登記注冊率低,組織結構比較松散。這些情況導致廣州市社會組織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難以形成合力和良陛競爭,難以有效發揮社會組織的救助力量。 ……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