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醫學微生物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30155
- 條形碼:9787030630155 ; 978-7-03-06301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學微生物學 本書特色
以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重點,兼顧預防、基礎、口腔、麻醉、影像、藥學、檢驗、護理等各專業學生。
醫學微生物學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以本科教學大綱,研究生考試大綱和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為主要參考,根據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對本學科的基本要求,將本教材分為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三部分,簡明扼要,充分體現三基,五性修訂原則,使之成為精品教材。
醫學微生物學 目錄
目錄
前言
緒論 1
**節 微生物與病原微生物 1
第二節 醫學微生物學及其發展簡史 2
**篇 細菌學
**章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6
**節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 6
第二節 細菌的結構 7
第三節 細菌形態與結構檢查法 16
第二章 細菌的生理 19
**節 細菌的理化性狀 19
第二節 細菌的營養與生長繁殖 20
第三節 細菌的新陳代謝和能量轉換 24
第四節 細菌的人工培養 26
第五節 細菌分類 28
第三章 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30
**節 消毒滅菌的常用術語 30
第二節 消毒滅菌的方法 31
第三節 影響消毒滅菌的因素 34
第四節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35
第四章 噬菌體 37
**節 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 37
第二節 毒性噬菌體 38
第三節 溫和噬菌體 39
第四節 噬菌體的應用 39
第五章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41
**節 細菌的變異現象 41
第二節 細菌的遺傳物質 42
第三節 細菌變異的機制 44
第四節 細菌遺傳變異在醫學中的意義 49
第六章 細菌的耐藥性及防治 52
**節 抗菌藥物的種類及其作用機制 52
第二節 細菌的耐藥機制 54
第三節 細菌耐藥性的防治 55
第七章 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57
**節 正常菌群與機會致病菌 57
第二節 細菌的致病性 58
第三節 抗細菌感染免疫 62
第四節 感染的發生與發展 66
第五節 醫院感染 68
第八章 細菌感染的診斷方法和防治原則 72
**節 細菌感染的診斷 72
第二節 細菌感染的特異性預防 75
第三節 細菌感染的治療 77
第九章 球菌 78
**節 葡萄球菌屬 78
第二節 鏈球菌屬 83
第三節 腸球菌屬 88
第四節 奈瑟菌屬 89
第十章 腸桿菌科 96
**節 概述 96
第二節 埃希氏菌屬 96
第三節 志賀氏菌屬 101
第四節 沙門菌屬 104
第五節 其他菌屬 109
第十一章 弧菌屬 113
**節 霍亂弧菌 113
第二節 副溶血性弧菌 116
第十二章 螺桿菌屬 118
幽門螺桿菌 118
第十三章 厭氧性細菌 121
**節 厭氧芽胞梭菌屬 121
第二節 無芽胞厭氧菌 127
第十四章 分枝桿菌屬 130
**節 結核分枝桿菌 130
第二節 牛分枝桿菌 134
第三節 麻風分枝桿菌 134
第四節 非結核分枝桿菌 135
第十五章 嗜血桿菌屬 137
流感嗜血桿菌 137
第十六章 動物源性細菌 140
**節 布魯氏菌屬 140
第二節 耶爾森菌屬 142
第三節 芽胞桿菌屬 145
第四節 其他菌屬 147
第十七章 棒狀桿菌屬 151
白喉棒狀桿菌 151
第十八章 與醫學相關的其他細菌 154
**節 軍團菌屬 154
第二節 假單胞菌屬 155
第三節 鮑特菌屬 157
第四節 彎曲菌屬 159
第五節 不動桿菌屬 160
第六節 莫拉菌屬 160
第七節 氣單胞菌屬 161
第八節 李斯特菌屬 161
第十九章 放線菌屬與諾卡菌屬 163
**節 放線菌屬 163
第二節 諾卡菌屬 165
第二十章 支原體 168
**節 肺炎支原體 168
第二節 解脲脲原體 170
第二十一章 立克次體 172
**節 立克次體屬 173
第二節 東方體屬 174
第三節 埃立克體屬 175
第二十二章 衣原體 177
**節 沙眼衣原體 177
第二節 肺炎衣原體 180
第三節 鸚鵡熱衣原體 181
第二十三章 螺旋體 183
**節 鉤端螺旋體屬 183
第二節 密螺旋體屬 187
第三節 疏螺旋體屬 190
第二篇 真菌學
第二十四章 真菌學總論 194
**節 真菌的生物學性狀 194
第二節 真菌的致病性與免疫性 197
第三節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 199
第四節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則 199
第二十五章 主要的病原性真菌 201
**節 表面感染真菌 201
第二節 皮下感染真菌 203
第三節 深部感染真菌 204
第三篇 病毒學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狀 211
**節 病毒的形態與結構 211
第二節 病毒的增殖 215
第三節 病毒的遺傳與變異 217
第四節 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219
第五節 病毒的分類 220
第二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223
**節 病毒的致病作用 223
第二節 抗病毒感染免疫 227
第二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230
**節 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 230
第二節 病毒感染的特異性預防 232
第三節 病毒感染的治療 233
第二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 237
**節 正黏病毒 237
第二節 副黏病毒 241
第三節 冠狀病毒 244
第四節 其他呼吸道病毒 245
第三十章 腸道病毒 248
**節 脊髓灰質炎病毒 248
第二節 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與新型腸道病毒 250
第三十一章 急性胃腸炎病毒 253
**節 輪狀病毒 253
第二節 腸道腺病毒 255
第三節 杯狀病毒 255
第四節 星狀病毒 256
第三十二章 肝炎病毒 258
**節 甲型肝炎病毒 258
第二節 乙型肝炎病毒 260
第三節 丙型肝炎病毒 266
第四節 丁型肝炎病毒 268
第五節 戊型肝炎病毒 269
第六節 新發現的感染肝臟的病毒 270
第三十三章 蟲媒病毒 272
**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 272
第二節 登革病毒 274
第三節 森林腦炎病毒 276
第四節 西尼羅病毒 276
第五節 寨卡病毒 276
第三十四章 出血熱病毒 278
**節 漢坦病毒 278
第二節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 281
第三節 埃博拉病毒 282
第三十五章 皰疹病毒 285
**節 單純皰疹病毒 285
第二節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287
第三節 EB病毒 288
第四節 人巨細胞病毒 289
第五節 其他人類皰疹病毒 290
第三十六章 逆轉錄病毒 291
**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291
第二節 人類嗜T細胞病毒 297
第三十七章 其他病毒 300
**節 狂犬病病毒 300
第二節 人乳頭瘤病毒 302
第三節 細小DNA病毒 305
第四節 痘病毒 305
第五節 博爾納病病毒 306
第三十八章 朊粒 308
主要參考文獻及重要醫學網址 312
中外文名詞對照 314
前言
緒論 1
**節 微生物與病原微生物 1
第二節 醫學微生物學及其發展簡史 2
**篇 細菌學
**章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6
**節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 6
第二節 細菌的結構 7
第三節 細菌形態與結構檢查法 16
第二章 細菌的生理 19
**節 細菌的理化性狀 19
第二節 細菌的營養與生長繁殖 20
第三節 細菌的新陳代謝和能量轉換 24
第四節 細菌的人工培養 26
第五節 細菌分類 28
第三章 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30
**節 消毒滅菌的常用術語 30
第二節 消毒滅菌的方法 31
第三節 影響消毒滅菌的因素 34
第四節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35
第四章 噬菌體 37
**節 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 37
第二節 毒性噬菌體 38
第三節 溫和噬菌體 39
第四節 噬菌體的應用 39
第五章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41
**節 細菌的變異現象 41
第二節 細菌的遺傳物質 42
第三節 細菌變異的機制 44
第四節 細菌遺傳變異在醫學中的意義 49
第六章 細菌的耐藥性及防治 52
**節 抗菌藥物的種類及其作用機制 52
第二節 細菌的耐藥機制 54
第三節 細菌耐藥性的防治 55
第七章 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57
**節 正常菌群與機會致病菌 57
第二節 細菌的致病性 58
第三節 抗細菌感染免疫 62
第四節 感染的發生與發展 66
第五節 醫院感染 68
第八章 細菌感染的診斷方法和防治原則 72
**節 細菌感染的診斷 72
第二節 細菌感染的特異性預防 75
第三節 細菌感染的治療 77
第九章 球菌 78
**節 葡萄球菌屬 78
第二節 鏈球菌屬 83
第三節 腸球菌屬 88
第四節 奈瑟菌屬 89
第十章 腸桿菌科 96
**節 概述 96
第二節 埃希氏菌屬 96
第三節 志賀氏菌屬 101
第四節 沙門菌屬 104
第五節 其他菌屬 109
第十一章 弧菌屬 113
**節 霍亂弧菌 113
第二節 副溶血性弧菌 116
第十二章 螺桿菌屬 118
幽門螺桿菌 118
第十三章 厭氧性細菌 121
**節 厭氧芽胞梭菌屬 121
第二節 無芽胞厭氧菌 127
第十四章 分枝桿菌屬 130
**節 結核分枝桿菌 130
第二節 牛分枝桿菌 134
第三節 麻風分枝桿菌 134
第四節 非結核分枝桿菌 135
第十五章 嗜血桿菌屬 137
流感嗜血桿菌 137
第十六章 動物源性細菌 140
**節 布魯氏菌屬 140
第二節 耶爾森菌屬 142
第三節 芽胞桿菌屬 145
第四節 其他菌屬 147
第十七章 棒狀桿菌屬 151
白喉棒狀桿菌 151
第十八章 與醫學相關的其他細菌 154
**節 軍團菌屬 154
第二節 假單胞菌屬 155
第三節 鮑特菌屬 157
第四節 彎曲菌屬 159
第五節 不動桿菌屬 160
第六節 莫拉菌屬 160
第七節 氣單胞菌屬 161
第八節 李斯特菌屬 161
第十九章 放線菌屬與諾卡菌屬 163
**節 放線菌屬 163
第二節 諾卡菌屬 165
第二十章 支原體 168
**節 肺炎支原體 168
第二節 解脲脲原體 170
第二十一章 立克次體 172
**節 立克次體屬 173
第二節 東方體屬 174
第三節 埃立克體屬 175
第二十二章 衣原體 177
**節 沙眼衣原體 177
第二節 肺炎衣原體 180
第三節 鸚鵡熱衣原體 181
第二十三章 螺旋體 183
**節 鉤端螺旋體屬 183
第二節 密螺旋體屬 187
第三節 疏螺旋體屬 190
第二篇 真菌學
第二十四章 真菌學總論 194
**節 真菌的生物學性狀 194
第二節 真菌的致病性與免疫性 197
第三節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 199
第四節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則 199
第二十五章 主要的病原性真菌 201
**節 表面感染真菌 201
第二節 皮下感染真菌 203
第三節 深部感染真菌 204
第三篇 病毒學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狀 211
**節 病毒的形態與結構 211
第二節 病毒的增殖 215
第三節 病毒的遺傳與變異 217
第四節 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219
第五節 病毒的分類 220
第二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223
**節 病毒的致病作用 223
第二節 抗病毒感染免疫 227
第二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230
**節 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 230
第二節 病毒感染的特異性預防 232
第三節 病毒感染的治療 233
第二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 237
**節 正黏病毒 237
第二節 副黏病毒 241
第三節 冠狀病毒 244
第四節 其他呼吸道病毒 245
第三十章 腸道病毒 248
**節 脊髓灰質炎病毒 248
第二節 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與新型腸道病毒 250
第三十一章 急性胃腸炎病毒 253
**節 輪狀病毒 253
第二節 腸道腺病毒 255
第三節 杯狀病毒 255
第四節 星狀病毒 256
第三十二章 肝炎病毒 258
**節 甲型肝炎病毒 258
第二節 乙型肝炎病毒 260
第三節 丙型肝炎病毒 266
第四節 丁型肝炎病毒 268
第五節 戊型肝炎病毒 269
第六節 新發現的感染肝臟的病毒 270
第三十三章 蟲媒病毒 272
**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 272
第二節 登革病毒 274
第三節 森林腦炎病毒 276
第四節 西尼羅病毒 276
第五節 寨卡病毒 276
第三十四章 出血熱病毒 278
**節 漢坦病毒 278
第二節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 281
第三節 埃博拉病毒 282
第三十五章 皰疹病毒 285
**節 單純皰疹病毒 285
第二節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287
第三節 EB病毒 288
第四節 人巨細胞病毒 289
第五節 其他人類皰疹病毒 290
第三十六章 逆轉錄病毒 291
**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291
第二節 人類嗜T細胞病毒 297
第三十七章 其他病毒 300
**節 狂犬病病毒 300
第二節 人乳頭瘤病毒 302
第三節 細小DNA病毒 305
第四節 痘病毒 305
第五節 博爾納病病毒 306
第三十八章 朊粒 308
主要參考文獻及重要醫學網址 312
中外文名詞對照 31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