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街區制環境下的交通體系規劃設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256888
- 條形碼:9787569256888 ; 978-7-5692-568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街區制環境下的交通體系規劃設計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在國家倡導“對城市街區的路網結構進行優化和推廣街區制”的背景下,對街區制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主要內容包括:一、總結中外城市街區的歷史演變和相關理論,提出了中國城市現階段的歷史任務。分析街區制的內涵和特征,并明確了以居住為的街區類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對象。二、分析了街區制交通的特征。通過對土地利用的供給、人的需求和交通設施供給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闡述,提出了三者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機制。三、對街區制交通模式進行了選擇和分析。分別研究了小汽車依賴型,公交導向型以及慢行交通導向型等三種典型交通模式。四、對街區制交通網絡進行規劃研究,特別是對街區制網絡的結構與形態,路網級配、道路密度和間距、道路橫斷面以及和公交系統的銜接方面進行了分析。五、對街區制交通的慢行空間和環境設計進行了研究。構建了街區制出行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結合成都市玉林街區制改造優化項目實踐,得到出行環境評價值表。
街區制環境下的交通體系規劃設計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街區制的相關概念研究
1.2.2 街區尺度研究
1.2.3 街區層面城市形態和交通相關研究
1.2.4 慢行交通規劃
1.2.5 簡要綜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內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街區制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2.1 街區的歷史演變
2.1.1 城市的起源和街區的產生
2.1.2 城市街區的歷史演變
2.1.3 城市當前的歷史任務
2.2 街區制的解析
2.2.1 街區制的內涵解析和定義
2.2.2 街區制的特征
2.2.3 街區制的空間分類及界定
2.3 街區制的理想空間結構
2.3.1 街區制空間的構成要素
2.3.2 街區制空間結構的構造
2.3.3 街區制空間結構尺度分析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街區制交通特征分析
3.1 街區制交通供需關系邏輯
3.2 土地利用對交通的影響
3.2.1 用地形態和結構
3.2.2 用地性質和用地混合
3.3 街區制交通需求特征
3.3.1 出行主體
3.3.2 出行方式
3.3.3 出行目的
3.3.4 出行距離
3.4 街區制交通供給特征
3.4.1 路網形態特征
3.4.2 其他交通設施特征
3.5 機動化交通對街區制環境的影響
3.5.1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5.2 街區交通環境承載力約束
3.6 本章小結
……
第4章 街區制交通模式選擇
第5章 慢行導向下的街區制交通規劃研究
第6章 街區制慢行空間和環境設計方法研究
第7章 街區制交通出行環境評價
第8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街區制環境下的交通體系規劃設計研究 作者簡介
李媛,女,1985年3月出生,長安大學博士,現就職于江西農業大學,擔任城鄉規劃研究所副所長,長期從事城鄉規劃設計實踐,主要研究方向城鄉規劃及交通規劃。作為主持人,主持承擔省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9篇,其中核心及以上論文6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