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信息控制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84771
- 條形碼:9787510884771 ; 978-7-5108-847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信息控制論 內容簡介
語言是人類賴以生存與交際的重要手段之一。交際的本身就是信息的傳達,而語言交際是信息傳達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在傳達的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的干擾,比如文化干擾、宗教信仰干擾、語音干擾、邏輯干擾以及理解所造成的歧義干擾等,甚至連年齡、性別在語言傳達時均會產生信息的干擾,或曰對信息有控制作用。因此,探究語言信息的控制與干擾的原因對排除干擾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語言信息控制論 目錄
緒論
1 概念的提出
2 研究目的與意義
3 研究方法
4 本書思路
**章 信息、熵、控制
1 信息與編碼
2 關于熵的解釋
2.1 概念的提出
2.2 證明
2.3 熵函數的由來
2.4 熵函數的統計學意義
2.5 熵函數的基本特征
2.6 熵的熱力學表現
2.7 科學哲學的解釋
2.8 熵之于信息論
2.9 生命科學的觀點
3 信息與熵的關系
4 信息與控制
第二章 文化/宗教對語言信息的控制
1 人類的多樣性與語言的多樣性
2 文化的含義與文化語言觀
2.1 語言與文化
2.2 語言與文化生態
3 宗教語言觀
第三章 語境對語言信息的控制
1 語境的解釋
2 語境對語義的控制
3 意義投射對語義的控制
4 情感、態度對語義的控制
5 意義選擇的心理取向
5.1 從“現象意”與“感受意”看
5.2 從“視角內”與“視角外”看
5.3 從“形式因”與“目的因”看
5.4 從“移就”與“語義映射”看
6 語境對信息翻譯的控制案例分析(以《寂靜的春天》呂瑞蘭、李長生譯本為例)
6.1 科學與人文互動的魅力
6.2 《春天》的意義
7 語境的另一個話題——高語境與低語境
8 余論
第四章 邏輯對語言信息的控制
1 概述
2 思維與邏輯
2.1 漢語的邏輯問題
2.2 英語的邏輯問題
2.3 英漢時序上的先后律
2.4 英漢空間上的大小律
2.5 心理上的重輕律
2.6 交集型歧義和組合型歧義
2.7 跨越思維與演算思維
2.8 駢(pian)偶思維(pamllelism)
3 事實真與邏輯真
3.1 邏輯與事實
3.2 語言的“概念”“語詞”和“詞項
3.3 語言的存在邏輯:以BE為例
4 推理
4.1 演繹推理
4.2 歸納推理
4.3 演繹和歸納的區別
5 語言邏輯與民族心理
第五章 語義對信息的控制
1 概述
2 意義本質與語義控制
2.1 “指稱說”對于信息控制的闡述
2.2 “意念說”對于信息控制的闡述
2.3 “行為反應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4 “用法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5 “驗證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6 “真值條件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7 “語義三角關系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3 詞匯的語義信息控制
3.1 同義信息
3.2 一詞多義
3.3 雙關與歧義
4 結語
第六章 語用/態度對信息的控制
1 引論
2 指示信息的控制
2.1 人稱指示信息
2.2 時間指示信息
2.3 空間指示信息
3 時/空信息交疊概念
3.1 前人的認知考察
3.2 “上/下”概念的分類探析
4 余論
第七章 背景/語義重構對信息的控制
1 背景信息對意義信息的控制
1.1 關于“背景”的背景
1.2 “語場映射”(field mapping)作用
1.3 “心智意向”(:intentionality)作用
1.4 “語義關聯”(semantic relevance)作用
1.5 語言“統覺”(apperception)作用
1.6 “家族相似”(family resemblance)作用
1.7 結論
2 語義重構對信息的控制
2.1 引言
2.2 語義重構發凡
2.3 同構句語義重構后意義選擇的心理取向
2.4 余論
第八章 性別/年齡與語義控制
1 性別與語義控制
2 年齡與語義控制
2.1 年齡對初始學習效率的影響誰在短期內學習得更快
2.2 年齡對*終學習結果的影響從長遠來看誰學習得更好
2.3 年齡對極限學習潛能的影響誰能在二語學習中*接近本族語
參考文獻
跋
1 概念的提出
2 研究目的與意義
3 研究方法
4 本書思路
**章 信息、熵、控制
1 信息與編碼
2 關于熵的解釋
2.1 概念的提出
2.2 證明
2.3 熵函數的由來
2.4 熵函數的統計學意義
2.5 熵函數的基本特征
2.6 熵的熱力學表現
2.7 科學哲學的解釋
2.8 熵之于信息論
2.9 生命科學的觀點
3 信息與熵的關系
4 信息與控制
第二章 文化/宗教對語言信息的控制
1 人類的多樣性與語言的多樣性
2 文化的含義與文化語言觀
2.1 語言與文化
2.2 語言與文化生態
3 宗教語言觀
第三章 語境對語言信息的控制
1 語境的解釋
2 語境對語義的控制
3 意義投射對語義的控制
4 情感、態度對語義的控制
5 意義選擇的心理取向
5.1 從“現象意”與“感受意”看
5.2 從“視角內”與“視角外”看
5.3 從“形式因”與“目的因”看
5.4 從“移就”與“語義映射”看
6 語境對信息翻譯的控制案例分析(以《寂靜的春天》呂瑞蘭、李長生譯本為例)
6.1 科學與人文互動的魅力
6.2 《春天》的意義
7 語境的另一個話題——高語境與低語境
8 余論
第四章 邏輯對語言信息的控制
1 概述
2 思維與邏輯
2.1 漢語的邏輯問題
2.2 英語的邏輯問題
2.3 英漢時序上的先后律
2.4 英漢空間上的大小律
2.5 心理上的重輕律
2.6 交集型歧義和組合型歧義
2.7 跨越思維與演算思維
2.8 駢(pian)偶思維(pamllelism)
3 事實真與邏輯真
3.1 邏輯與事實
3.2 語言的“概念”“語詞”和“詞項
3.3 語言的存在邏輯:以BE為例
4 推理
4.1 演繹推理
4.2 歸納推理
4.3 演繹和歸納的區別
5 語言邏輯與民族心理
第五章 語義對信息的控制
1 概述
2 意義本質與語義控制
2.1 “指稱說”對于信息控制的闡述
2.2 “意念說”對于信息控制的闡述
2.3 “行為反應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4 “用法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5 “驗證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6 “真值條件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2.7 “語義三角關系說”對信息控制的闡述
3 詞匯的語義信息控制
3.1 同義信息
3.2 一詞多義
3.3 雙關與歧義
4 結語
第六章 語用/態度對信息的控制
1 引論
2 指示信息的控制
2.1 人稱指示信息
2.2 時間指示信息
2.3 空間指示信息
3 時/空信息交疊概念
3.1 前人的認知考察
3.2 “上/下”概念的分類探析
4 余論
第七章 背景/語義重構對信息的控制
1 背景信息對意義信息的控制
1.1 關于“背景”的背景
1.2 “語場映射”(field mapping)作用
1.3 “心智意向”(:intentionality)作用
1.4 “語義關聯”(semantic relevance)作用
1.5 語言“統覺”(apperception)作用
1.6 “家族相似”(family resemblance)作用
1.7 結論
2 語義重構對信息的控制
2.1 引言
2.2 語義重構發凡
2.3 同構句語義重構后意義選擇的心理取向
2.4 余論
第八章 性別/年齡與語義控制
1 性別與語義控制
2 年齡與語義控制
2.1 年齡對初始學習效率的影響誰在短期內學習得更快
2.2 年齡對*終學習結果的影響從長遠來看誰學習得更好
2.3 年齡對極限學習潛能的影響誰能在二語學習中*接近本族語
參考文獻
跋
展開全部
語言信息控制論 作者簡介
張令千,湖南武岡市人。寧波大學副教授。畢業于英國諾丁漢大學語言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心理學、語言邏輯哲學。出版個人專著多部,具有代表性的有《英語教學論》《湘楚方言釋詁》;出版教材有《英語學習教程》《藝術設計英語教程》;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完成國家、省市級課題多項。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