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清華大學很好博士學位論文叢書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36734
- 條形碼:9787302536734 ; 978-7-302-53673-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華大學很好博士學位論文叢書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本書特色
本書以框架效應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差異及其原因。主要研究問題包括:經驗性決策條件下是否存在框架效應?如果存在,其與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表現有何差異?這種差異是否與不同決策的“主觀權重”評估過程有關?又是否與不同決策的“主觀價值”評估過程有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不同框架和決策條件下的整合決策模型。
清華大學很好博士學位論文叢書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內容簡介
本書以框架效應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差異及其原因。主要研究問題包括:經驗性決策條件下是否存在框架效應?如果存在,其與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表現有何差異?這種差異是否與不同決策的“主觀權重”評估過程有關?又是否與不同決策的“主觀價值”評估過程有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不同框架和決策條件下的整合決策模型。
清華大學很好博士學位論文叢書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目錄
目錄
第1章引言
1.1現實背景
1.2理論背景 第2章文獻綜述
2.1經驗性與描述性決策
2.1.1概念界定
2.1.2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差異
2.1.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研究范式
2.2框架效應
2.2.1概念界定
2.2.2框架效應的解釋理論——以前景理論為例
2.2.3框架效應的研究范式
2.2.4經驗性決策中的框架效應
2.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理論及模型
2.3.1累積前景理論
2.3.2貝葉斯序列風險決策模型
2.3.3強化學習模型
2.3.4基于實例的學習模型
2.3.5小結
2.4情感與風險決策
2.4.1情感啟發式
2.4.2風險情感理論
2.4.3情感預測第3章問題提出
3.1研究問題
3.2研究意義
3.2.1理論意義
3.2.2現實意義 第4章理論框架
4.1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差異及表現 4.2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權重角度的探討
4.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價值角度的探討
4.4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模型比較: 框架效應視角 第5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差異及表現
5.1問題提出
5.2預備實驗1: 決策情境的設定
5.2.1實驗目的
5.2.2研究方法
5.2.3實驗結果
5.3實驗1a: 經驗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
5.3.1實驗目的與假設
5.3.2研究方法
5.3.3實驗結果與討論
5.4實驗1b: 經驗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BART范式)
5.4.1實驗目的與假設
5.4.2研究方法
5.4.3實驗結果與討論
5.5實驗2: 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
5.5.1實驗目的與假設
5.5.2研究方法
5.5.3實驗結果
5.5.4討論
5.6實驗3: 不同概率水平下經驗性決策的框架效應
5.6.1實驗目的與假設
5.6.2研究方法
5.6.3實驗結果
5.6.4討論
5.7實驗4: 不同概率水平下描述性決策的框架效應
5.7.1實驗目的與假設
5.7.2研究方法
5.7.3實驗結果
5.7.4討論
5.8實驗3和實驗4的跨實驗比較: 結果與討論
5.8.1目的與假設
5.8.2實驗3和實驗4的結果比較
5.8.3討論
5.9本章小結 第6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權重角度的探討
6.1問題提出
6.2實驗5: 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的不確定性
6.2.1實驗目的與假設
6.2.2研究方法
6.2.3實驗結果與討論
6.3實驗6: 框架對經驗性決策條件下取樣大小的影響
6.3.1實驗目的與假設
6.3.2研究方法
6.3.3實驗結果
6.3.4討論
6.4實驗7: 框架與取樣大小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6.4.1實驗目的與假設
6.4.2研究方法
6.4.3實驗結果
6.4.4討論
6.5實驗8: 框架對經驗性決策條件下取樣偏向的影響
6.5.1實驗目的與假設
6.5.2研究方法
6.5.3實驗結果
6.5.4討論
6.6實驗9: 框架與取樣偏向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6.6.1實驗目的與假設
6.6.2研究方法
6.6.3實驗結果
6.6.4討論
6.7實驗10: 框架對經驗性決策條件下主觀估計概率的影響
6.7.1實驗目的與假設
6.7.2研究方法
6.7.3實驗結果
6.7.4討論
6.8實驗11: 框架和概率條件(客觀v.s.主觀)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6.8.1實驗目的與假設
6.8.2研究方法
6.8.3實驗結果
6.8.4討論
6.9實驗12: 框架對主觀估計概率的影響及其中介作用
6.9.1實驗目的與假設
6.9.2研究方法
6.9.3實驗結果
6.9.4討論
6.10本章小結第7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價值角度的探討
7.1問題提出
7.2實驗13: 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情緒化決策傾向
7.2.1實驗目的與假設
7.2.2研究方法
7.2.3實驗結果與討論
7.3實驗14: 框架和決策條件對預先情緒的影響及其中介作用 7.3.1實驗目的與假設
7.3.2研究方法
7.3.3實驗結果
7.3.4討論
7.4實驗15: 框架和決策條件對預期情緒的影響及其中介作用 7.4.1實驗目的與假設
7.4.2研究方法
7.4.3實驗結果
7.4.4討論
7.5實驗16: 框架和決策條件對預期情緒偏差的影響
7.5.1實驗目的與假設
7.5.2研究方法
7.5.3實驗結果
7.5.4討論
7.6本章小結 第8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模型建構: 框架效應視角
8.1累積前景理論在二元選擇問題中的應用
8.1.1選項總價值的評估
8.1.2主觀權重的評估
8.1.3主觀價值的評估
8.1.4決策規則
8.2以累積前景理論為基礎的描述性和經驗性決策模型表達
8.2.1概率權重函數w(p)
8.2.2價值函數v(x)
8.2.3決策規則的檢驗
8.3本章小結 第9章研究總結與展望
9.1研究總結
9.1.1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差異及表現
9.1.2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不同:
主觀權重角度
9.1.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不同:
主觀價值角度
9.1.4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模型建構: 框架效應視角 9.2研究貢獻
9.2.1理論貢獻
9.2.2實踐貢獻
9.3研究局限
9.4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第1章引言
1.1現實背景
1.2理論背景 第2章文獻綜述
2.1經驗性與描述性決策
2.1.1概念界定
2.1.2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差異
2.1.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研究范式
2.2框架效應
2.2.1概念界定
2.2.2框架效應的解釋理論——以前景理論為例
2.2.3框架效應的研究范式
2.2.4經驗性決策中的框架效應
2.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理論及模型
2.3.1累積前景理論
2.3.2貝葉斯序列風險決策模型
2.3.3強化學習模型
2.3.4基于實例的學習模型
2.3.5小結
2.4情感與風險決策
2.4.1情感啟發式
2.4.2風險情感理論
2.4.3情感預測第3章問題提出
3.1研究問題
3.2研究意義
3.2.1理論意義
3.2.2現實意義 第4章理論框架
4.1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差異及表現 4.2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權重角度的探討
4.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價值角度的探討
4.4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模型比較: 框架效應視角 第5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差異及表現
5.1問題提出
5.2預備實驗1: 決策情境的設定
5.2.1實驗目的
5.2.2研究方法
5.2.3實驗結果
5.3實驗1a: 經驗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
5.3.1實驗目的與假設
5.3.2研究方法
5.3.3實驗結果與討論
5.4實驗1b: 經驗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BART范式)
5.4.1實驗目的與假設
5.4.2研究方法
5.4.3實驗結果與討論
5.5實驗2: 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
5.5.1實驗目的與假設
5.5.2研究方法
5.5.3實驗結果
5.5.4討論
5.6實驗3: 不同概率水平下經驗性決策的框架效應
5.6.1實驗目的與假設
5.6.2研究方法
5.6.3實驗結果
5.6.4討論
5.7實驗4: 不同概率水平下描述性決策的框架效應
5.7.1實驗目的與假設
5.7.2研究方法
5.7.3實驗結果
5.7.4討論
5.8實驗3和實驗4的跨實驗比較: 結果與討論
5.8.1目的與假設
5.8.2實驗3和實驗4的結果比較
5.8.3討論
5.9本章小結 第6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權重角度的探討
6.1問題提出
6.2實驗5: 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的不確定性
6.2.1實驗目的與假設
6.2.2研究方法
6.2.3實驗結果與討論
6.3實驗6: 框架對經驗性決策條件下取樣大小的影響
6.3.1實驗目的與假設
6.3.2研究方法
6.3.3實驗結果
6.3.4討論
6.4實驗7: 框架與取樣大小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6.4.1實驗目的與假設
6.4.2研究方法
6.4.3實驗結果
6.4.4討論
6.5實驗8: 框架對經驗性決策條件下取樣偏向的影響
6.5.1實驗目的與假設
6.5.2研究方法
6.5.3實驗結果
6.5.4討論
6.6實驗9: 框架與取樣偏向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6.6.1實驗目的與假設
6.6.2研究方法
6.6.3實驗結果
6.6.4討論
6.7實驗10: 框架對經驗性決策條件下主觀估計概率的影響
6.7.1實驗目的與假設
6.7.2研究方法
6.7.3實驗結果
6.7.4討論
6.8實驗11: 框架和概率條件(客觀v.s.主觀)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6.8.1實驗目的與假設
6.8.2研究方法
6.8.3實驗結果
6.8.4討論
6.9實驗12: 框架對主觀估計概率的影響及其中介作用
6.9.1實驗目的與假設
6.9.2研究方法
6.9.3實驗結果
6.9.4討論
6.10本章小結第7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差異來源:
主觀價值角度的探討
7.1問題提出
7.2實驗13: 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情緒化決策傾向
7.2.1實驗目的與假設
7.2.2研究方法
7.2.3實驗結果與討論
7.3實驗14: 框架和決策條件對預先情緒的影響及其中介作用 7.3.1實驗目的與假設
7.3.2研究方法
7.3.3實驗結果
7.3.4討論
7.4實驗15: 框架和決策條件對預期情緒的影響及其中介作用 7.4.1實驗目的與假設
7.4.2研究方法
7.4.3實驗結果
7.4.4討論
7.5實驗16: 框架和決策條件對預期情緒偏差的影響
7.5.1實驗目的與假設
7.5.2研究方法
7.5.3實驗結果
7.5.4討論
7.6本章小結 第8章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模型建構: 框架效應視角
8.1累積前景理論在二元選擇問題中的應用
8.1.1選項總價值的評估
8.1.2主觀權重的評估
8.1.3主觀價值的評估
8.1.4決策規則
8.2以累積前景理論為基礎的描述性和經驗性決策模型表達
8.2.1概率權重函數w(p)
8.2.2價值函數v(x)
8.2.3決策規則的檢驗
8.3本章小結 第9章研究總結與展望
9.1研究總結
9.1.1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的框架效應比較:
差異及表現
9.1.2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不同:
主觀權重角度
9.1.3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條件下框架效應的不同:
主觀價值角度
9.1.4經驗性和描述性決策的模型建構: 框架效應視角 9.2研究貢獻
9.2.1理論貢獻
9.2.2實踐貢獻
9.3研究局限
9.4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