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律一本通信訪條例一本通12(第7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06065
- 條形碼:9787521606065 ; 978-7-5216-0606-5
- 裝幀:6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一本通信訪條例一本通12(第7版) 本書特色
【方便快捷】 以主法條為干,迅速查找相關規定 【突出重點】 目錄標注重點,歸納相關規定要點 【實例參考】 收錄權wei案例,提煉歸納裁判摘要 【適用解疑】 提示沖突法條,準確解釋適用關系 【增值服務】 掃描封底條碼,使用法律數據全庫 以法釋法、逐條解讀,以各個主體法為主干、以相關法條為內容對每一條進行逐條解析。
法律一本通信訪條例一本通12(第7版) 內容簡介
“法律一本通”系列叢書自2005年出版以來,以其科學的體系、實用的內容,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2007年、2011年,我們對其進行了兩次改版,豐富了其內容,增強了其實用性,再次博得了廣大讀者的贊譽。該分冊以信訪條例為中心,就信訪有關的法律政策,逐條分析,是了解信訪比較好的實務圖書。
法律一本通信訪條例一本通12(第7版) 目錄
**章 總則
**條【立法宗旨】
第二條【信訪界定】
第三條【信訪要求】
第四條【信訪原則】
第五條【信訪工作基本要求】
第六條【信訪工作機構職責】
第七條【信訪工作責任制】
第八條【信訪獎勵制度】
第二章 信訪渠道
第九條【信訪渠道公開】
第十條【信訪接待日制度】
第十一條【信訪信息系統】
第十二條【投訴請求辦理情況的查詢】
第十三條【信訪工作機制】
第三章 信訪事項的提出
第十四條【信訪指向事項】
第十五條【信訪提出對象】
第十六條【信訪的提出】
第十七條【信訪提出形式】
第十八條【信訪代表】
第十九條【信訪客觀性要求】
第二十條【信訪秩序】
第四章 信訪事項的受理
第二十一條【信訪處理】
第二十二條【信訪處理】
第二十三條【保密義務】
第二十四條【共同受理】
第二十五條【行政機關變更時信訪的受理】
第二十六條【緊急信訪事項】
第二十七條【重大信訪信息的控制】
第五章 信訪事項的辦理和督辦
第二十八條【信訪工作人員職責】
第二十九條【信訪的采納】
第三十條【回避】
第三十一條【信訪處理程序】
第三十二條【信訪處理結果】
第三十三條【信訪辦結期限】
第三十四條【復查】
第三十五條【復核】
第三十六條【信訪改進建議】
第三十七條【信訪建議】
第三十八條【信訪處分建議】
第三十九條【信訪分析報告】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侵害信訪人合法權益的責任】
第四十一條【對失職行為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二條【對不作為行為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三條【信訪失職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四條【違法透露檢舉、揭發材料的處分】
第四十五條【隱瞞、謊報、緩報重大、緊急信訪事項的責任】
第四十六條【打擊報復信訪人的責任】
第四十七條【違反社會公共秩序及信訪秩序的處理】
第四十八條【捏造、誣告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九條【單位信訪工作】
第五十條【涉外信訪】
第五十一條【實施日期】
附錄一:本書所涉文件目錄
附錄二:相關信訪文件
部門規章及文件
信訪事項內容分類
(2014年5月22日)
國家信訪局工作規則
(2014年1月3日)
國家信訪局關于進一步規范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
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
(2014年4月9日)
國家信訪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初信初訪辦理工作的辦法
(2014年9月11日)
信訪局關于印發《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度評價
工作辦法》的通知
(2014年12月4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聯合接訪工作的意見
(2015年6月24日)
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
(2005年8月18日)
關于公安機關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適用
法律的指導意見
(2013年7月19日)
公安部關于印發《公安信訪法律文書(式樣)》的通知
(2014年6月24日)
財政部信訪工作辦法
(2005年8月22日)
建設部信訪工作管理辦法
(2005年11月10日)
國土資源信訪規定
(2006年1月4日)
環境信訪辦法
(2006年6月24日)
環境保護部關于改革信訪工作制度依照法定途徑分類
處理信訪問題的意見
(2015年8月26日)
附件:環保領域信訪問題法定途徑清單
民政信訪工作辦法
(2011年7月1日)
民政部關于推進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
請求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
(2015年2月16日)
附件:民政領域通過法定途徑處理的信訪投訴請求清單
商務部關于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
(2015年9月30日)
交通運輸領域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
(2015年10月30日)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推進教育領域通過法定途徑分類
處理信訪投訴請求工作的通知
(2015年10月30日)
中央紀委監察部駐國家民委紀檢組監察局信訪舉報
工作辦法
(2013年10月30日)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信訪工作辦法
(2013年7月4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信訪工作規則
(2014年8月14日)
司法解釋及文件
人民檢察院信訪工作規定
(2007年3月26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的
若干意見(試行)
(2009年12月25日)
黨內法規及文件
老干部信訪工作暫行規定
(1996年11月6日)
中共中央紀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關于依紀依法規范
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5年2月1日)
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印發《關于違反信訪工作紀律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2008年7月4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群眾
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2013年12月20日)
中央政法委關于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
訪案件制度的意見(試行)
(2015年6月8日)
團體規定及文件
全國工會實施《信訪條例》辦法
(2005年8月1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總黨組紀檢組、機關紀委《關于信訪舉報工作的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7年1月5日)
共青團信訪工作實施辦法
(2007年7月3日)
地方文件
天津市信訪工作若干規定
(2005年10月21日)
湖北省信訪條例
(2005年11月26日)
安徽省信訪條例
(2005年12月16日)
江蘇省信訪條例
(2006年5月30日)
湖南省信訪條例
(2006年5月31日)
北京市信訪條例
(2006年9月15日)
貴州省信訪條例
(2006年9月22日)
西藏自治區信訪條例
(2007年12月3日)
重慶市信訪條例
(2009年4月1日)
江西省信訪條例
(2009年11月27日)
山西省信訪條例
(2010年5月27日)
遼寧省信訪條例
(2010年7月30日)
青海省信訪條例
(2011年5月26日)
上海市信訪條例
(2012年12月26日)
廣東省信訪條例
(2014年3月27日)
山東省信訪條例
(2015年9月24日)
河北省信訪條例
(2015年9月25日)
浙江省信訪條例
(2016年7月29日)
云南省信訪條例
(2017年9月28日)
中央政法委涉法涉訴信訪問答
(2009年9月28日)
附錄三:信訪部門聯系方式
法律一本通信訪條例一本通12(第7版) 節選
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適用法律的指導意見》(公通字〔2013〕25號 2013年7月19日) 為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信訪秩序和社會秩序,依法處置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根據《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集會游行示威法》、《人民警察法》和《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對擾亂信訪工作秩序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理 1. 違反《信訪條例》第十六條、第十八條規定,越級走訪,或者多人就同一信訪事項到信訪接待場所走訪,拒不按照《信訪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推選代表,經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依據《信訪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者制止;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款**項、第二款規定的,以擾亂單位秩序、聚眾擾亂單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2. 違反《信訪條例》第十四條、 第十五條、第三十四條和第三十五條規定,拒不通過法定途徑提出投訴請求,不依照法定程序請求信訪事項復查、復核,或者信訪訴求已經依法解決,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在信訪接待場所多次纏訪,經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依據《信訪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者制止;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款**項規定的,以擾亂單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3. 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年老、年幼、體弱、患有嚴重疾病、肢體殘疾等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經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依據《信訪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者制止;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款**項規定的,以擾亂單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4. 在信訪接待場所擺放花圈、骨灰盒、遺像、祭品,焚燒冥幣,或者停放尸體,不聽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勸阻、批評和教育,擾亂信訪工作秩序,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款**項、第六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的,以擾亂單位秩序、違法停放尸體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5. 煽動、串聯、脅迫、誘使他人采取過激方式表達訴求,擾亂信訪工作秩序,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款**項、第二款規定的,以擾亂單位秩序、聚眾擾亂單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6. 聚眾擾亂信訪工作秩序,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條**款規定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一本通信訪條例一本通12(第7版) 作者簡介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是中國法制出版社內設的研究機構,由從事法規、案例圖書品種策劃出版的資深編輯、國內法學院系的資深教授組成,專門從事法學法律法規圖書的編輯研究,為廣大讀者提供學習法律的資料。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