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守護石窟:石窟人訴說石窟保護的奉獻與情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3835
- 條形碼:9787532593835 ; 978-7-5325-938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守護石窟:石窟人訴說石窟保護的奉獻與情懷 本書特色
《守護石窟》是由復旦大學牽頭發起,王金華教授和郭桂香編審組織成立采訪組,聯合敦煌石窟、大足石刻、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共同實施中國石窟保護七十年口述史計劃的結晶。此計劃的實施殊為難得,被訪人多已80、90高齡,是與共和國共命運的一代人。從他們的口述中,不僅能夠了解新中國成立后石窟保護70年的發展歷程,還能從不同視角體味70年間重要的石窟保護工程,如敦煌莫高窟崖面擋墻支護工程、云岡石窟“三年”搶險加固工程、麥積山石窟“噴錨支護”加固工程、龍門石窟奉先寺加固工程及潛溪寺石窟治水工程、大足石刻治水工程(136窟及臥佛治水工程)、敦煌莫高窟第85窟國際合作壁畫保護工程等工程背后的點滴故事。這項口述史計劃,既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獻禮,向為石窟保護、研究、弘揚等作出貢獻的所有人們致敬,同時也是石窟保護重要的當代口述史料的記錄和整理,是對老一輩石窟人的紀念。
守護石窟:石窟人訴說石窟保護的奉獻與情懷 內容簡介
書稿以石窟寺保護代表性人物為主體, 通過采訪、資料收集, 梳理我國石窟寺保護工作的發展歷程、重要事件的背景、經過、重要成果, 以及石窟人開展石窟寺保護工作的經歷、背后的故事、感受。內容主要以文字、圖片資料為主, 擬考慮短視頻資料。采訪對象包括黃克忠、李*雄、樊錦詩、陸壽麟、馬家郁等。
守護石窟:石窟人訴說石窟保護的奉獻與情懷 目錄
何滿潮 序二 1
王金華 前言:中國石窟保護七十年歷程 1 余鳴謙 三十余年奔走石窟的片斷記憶 1
黃克忠 心系石窟:經歷六十年的思與行 11
陸壽麟 文物修復的現代性在于保護文物價值 37
賈瑞廣 石窟保護實踐*重要 47 樊錦詩 擇一事,終一生 65
李*雄 敦煌,我終身摯愛的家園 81
李云鶴 「面壁」六十余年樂在其中 119
孫儒僩 我與敦煌的情與緣 141
王旭東 敦煌,二十八年的相伴與相知 171
趙聲良 敦煌,此心安處是吾鄉 195 張錦秀 我經歷的八年麥積山石窟維修加固工程 213
蒲成生 麥積山石窟,我參與的曲折波瀾的加固工程 233 馬家郁 因 《 十年規劃》結下的一輩子石窟情緣 245
郭相穎 大足石刻,值得一生奉獻的事業 267
陳明光 共產黨人的生命是奉獻 299
鄧之金 大足石刻初期的保護 309
黎方銀 我與大足石刻,無悔幾十年的好時光 313
方 云 地質學是石窟保護的基礎 335 劉景龍 一朝入龍門從此無二心 345
陳進良 我所經歷的石窟保護 365
余江寧 保護固態 傳承活態 發展業態 377 解廷凡 要對得起國家的培養 391
唐 貴 云岡石窟三年工程改變了我的一生 401
張 焯 為下一代守護好歷史 409
王 恒 能為云岡石窟做些工作很快樂 423 王金華 后記一 430
郭桂香 后記二 436
守護石窟:石窟人訴說石窟保護的奉獻與情懷 作者簡介
王金華: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古遺址保護與加固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巖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主要從事以巖土文物與遺址為主要方向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完成多項國家級重大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和課題研究工作。出版學術專著4部,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郭桂香:中國文物報社編審,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兼職教授。中國文物學會理事,中國文物學會古村鎮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曾多年負責《中國文物報》編輯出版工作,開辟了“遺產周刊·科技版”,主持創刊“遺產保護周刊”;多年組織開展國家“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 “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等評選推介活動。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獲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