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偉大的同盟(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34826
- 條形碼:9787218134826 ; 978-7-218-13482-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偉大的同盟(全2冊) 本書特色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筆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以各大戰場為切入點,全景展現第二次世界大戰跌宕起伏的血火征程。 ◆ 大量援引二戰時期英國政府絕密檔案及個人記錄,旁征博引,氣勢磅礴,揭秘二戰爆發的深層原因。 ◆ 著名翻譯家李國慶教授領銜,國內眾多翻譯名家傾力協作,還原作品真實樣貌。 ◆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問世便獲得了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因為丘吉爾戰時身兼首相和國防大臣的特殊身份,他得以查閱大量英國政府官方絕密政府文件、來往函電、會議記錄,輔以個人記錄,才成就了這部洋洋灑灑數百萬字的戰爭史詩。 ◆ 丘吉爾以一位戰爭親歷者的獨特視角詳盡分析了二戰爆發的背景、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以及跌宕起伏的戰爭進程。 ◆ 著名翻譯家李國慶教授領銜,國內眾多翻譯名家傾力協作,還原作品真實樣貌。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偉大的同盟(全2冊) 內容簡介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記錄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戰結束后,當代的重大國際事件和進程,內容包含各國、民族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眾多方面。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共六卷,基于盟軍三巨頭之一,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親身經歷,詳盡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錯綜復雜的矛盾以及戰爭的各個階段。第三卷講述了盟軍偉大同盟的形成過程。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 偉大的同盟 套裝上下冊)》主題,蘇聯和美國參戰之前,英國是如何艱苦作戰的。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偉大的同盟(全2冊) 目錄
**章 沙漠地區和巴爾干國家
第二章 硝煙四起
第三章 閃電戰與反閃電戰
第四章 鏖戰地中海
第五章 擊敗意大利帝國
第六章 當機立斷,援助希臘
第七章 大西洋之戰:西部入海口
第八章 大西洋之戰:美國介入
第九章 南斯拉夫
第十章 日本公使
第十一章 沙漠側翼一隆美爾一托布魯克
第十二章 希臘戰役
第十三章 的黎波里和“老虎”計劃
第十四章 伊拉克的背叛
第十五章 克里特島:大難將至
第十六章 克里特島:戰役始末
第十七章 命途多舛的“俾斯麥”號
第十八章 敘利亞
第十九章 “戰斧”計劃
第二十章 蘇聯的復仇
下
**章 我們的盟友蘇聯
第二章 托布魯克防御戰
第三章 我與羅斯福聚首
第四章 《大西洋憲章》
第五章 對蘇聯施以援手
第六章 波斯與中東
第七章 英國實力日益強大
第八章 與蘇聯的接觸日益親密
第九章 路在前方
第十章 “十字軍戰士”行動
第十一章 日本
第十二章 珍珠港
第十三章 大戰期間的航行
第十四章 戰爭演變
第十五章 行走在華盛頓和渥太華
第十六章 英美齊心
第十七章 回到風暴中
附錄
后記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偉大的同盟(全2冊) 節選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 偉大的同盟 套裝上下冊)》: 這時,除了德國潛艇帶來的災難以外,現在又加上了飛機在遠洋進行的空襲。在這些飛機中,被稱為“禿鷹”的“福克·沃爾夫200”式飛機是*難以應付的一種,幸運的是它們在戰爭剛開始時數量并不多。它們可以從布雷斯特或波爾多起飛,圍著不列顛島轉一圈,然后飛到挪威加油,*后于第二天返程。由于缺少護航艦,我們不得不編成多達四五十艘船的大型船隊,當敵機從高空發現這些運輸船隊時,他們可以用炸彈攻擊這些護航艦或個別船只,也可能通過信號把方位告知隨時待命的潛艇,以便進行截擊。早在12月,我們就從默爾西河口及克萊德河口起,到愛爾蘭西北六百英里縱深的水域,鋪設了水中爆炸網,作為我們*后一擊的準備。 這時,我們已下令擴充并重新部署空軍海防總隊,優先考慮駕駛員和飛機方面的需要。我們的計劃是,在1941年6月前,海防總隊要配備十五個中隊,在這些飛機中隊里必須包括五十七架美國遠程“卡塔利娜”式水上飛機,預期在4月底就能到位。南愛爾蘭拒絕向我們提供港口使用的便利,對我們的計劃再次產生了不利影響。于是,我們加緊在北愛爾蘭以及蘇格蘭和赫布里底群島建造新飛機場的步伐。 以上提及的種種不利條件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還變得更為嚴重。英國在科技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再加上兩萬名忠心耿耿的工作人員攜帶著各式新奇的儀器,不辭勞苦地對上千艘小艇進行改造,之前困擾我們已久的磁性水雷問題終于得到緩解。我們沿著不列顛東海岸的整個海上運輸工作,因為經常受到德國輕型轟炸機或戰斗機的威脅,海運量大大受限。在**次世界大戰時,倫敦港關系到我們的生死存亡,是個極為重要的地方,但這時的吞吐量卻已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英吉利海峽實際上是一片作戰水域。敵人之前空中轟炸默爾西河、克萊德河和布里斯托爾,嚴重破壞了這些僅存的主要商港。通往愛爾蘭和布里斯托爾的水道不是遭到封鎖,就是受到了嚴重阻礙。對于任何專家而言,如果在一年前遇到現在這樣的狀況,都會立即宣布我們已經毫無希望了。我們步履維艱。 我們的保護措施覆蓋面極大,要求又多,涵蓋了護航、改變航行路線、使用消磁電纜、掃雷、不走地中海航線等一系列內容。大多數船只都因此延長了航行時間和航行距離。同時,由于轟炸與燈火管制,船只在港口停留的時間也很長。這些都大大地降低了我們船舶的有效運力,比實際遭受的損失更為嚴重。起初,海軍部首先想到的當然是船只能夠安全進港,沉船數量越少越好,我們以這樣的標準來評價他們的工作表現。但到了現在,卻不能再以此標準評價了。我們一致認為,國家的生存和作戰活動應該依靠安全到岸的進口物資數量。2月中旬,我在向**海務大臣發出的備忘錄中寫道:“我了解到,今年1月載貨進口的船只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壓力越來越大,而我們新建的船舶數量遠遠趕不上損失的船舶數量,美國的豐富資源能派上用場,但是很消耗時間。我們不能總想著能意外獲得大量船只,就像1940年春季那樣,挪威、丹麥、荷蘭與比利時被敵人占領后,大量船只落入我們手中。我方被擊傷的船只數量很多,遠超我們的修復能力,同時我們的港口也越來越擁擠,情況很棘手。3月初,我方被擊傷的船只多達二百六十萬噸,其中有九十三萬噸是一邊修理,一邊裝貨,還有接近一百七十萬噸的船只無法使用,必須立即修理。如果我能不去管這些沉重的麻煩,轉而去執行軍事上的冒險行動,那才真是松了一口氣。雖然這軍事行動不一定順利,但卻比這些麻煩有意思多了。 ……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Ⅲ卷:偉大的同盟(全2冊) 作者簡介
宋燕青,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畢業,廣東省翻譯協會專家會員,現任教于廣東醫科大學,擔任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副導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出版譯著兩部,公開發表論文數篇。 賴寶瀅,暨南大學研究生畢業,現任教于廣東省河源高級中學。研究方向為文學與非文學翻譯,出版譯著兩部,公開發表論文兩篇。 張建秀,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畢業,現任廣州商學院雅思教學中心主任,擔任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副導師。研究方向為功能語言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公開發表論文數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