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的血型是玉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74830
- 條形碼:9787506874830 ; 978-7-5068-748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血型是玉樹 內容簡介
《我的血型是玉樹》是作者選編的一本散文集。作者以詩人的眼光,以個人的感受和所見,用詩歌語言描述著自然帶給我們的美麗和震撼,描述著人間的美好和溫暖,也描述著友人間的呵護和感動。本書共分“大地清朗日”“人間情懷暖”“走到窗邊看”三輯,包含《從烏鞘嶺向西》《飄飛在大沱河的國旗》《布達拉》《跪對黃河源》《牧區遇狗》《懷念昆侖》《一只陶塤》《中國,有一座小山村》《我的血型是玉樹》等50多篇散文。作者文筆流暢洗練,語言生動活潑,且涉筆成趣,具相當的可讀性。
我的血型是玉樹 目錄
目錄
大地清朗日
從烏鞘嶺向西 / 002
布達拉 / 005
跪對黃河源 / 009
牧區遇狗 / 013
懷念昆侖 / 015
一只陶塤 / 017
隔壁村莊 / 020
水西:咆哮激越太平鼓 / 023
漂亮溧陽 / 026
上沛老人 / 029
桃樹界 / 032
屺亭橋畔的小屋 / 036
人間情懷暖
我的血型是玉樹 / 040
白蘭花嫂 / 043
窗外一張長條凳 / 046
冬天:許下心心相印的諾言 / 049
醉倒的姿勢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 052
警徽下的弱梅歲歲開 / 056
駒井達二 / 062
臺灣島上一滴運河水 / 065
唐山大媽 / 069
我想去喜馬拉雅我想去岡底斯 / 072
悄坐善卷洞我思想一個人 / 077
張棗的蘇州評彈 / 087
走在里下河的路上 / 090
醉 酒 / 093
走到窗邊看
南大街上的一根扁擔 / 098
夏天拍蚊子 / 101
詩人馬某的一次少年激情 / 104
歸來者:不是時代的圖式解說員 / 107
關于《*后的蟻王》的幾句后話 / 113
能在青藏高原寫詩真是幸運 / 121
詩人說話 / 128
梅溪河邊一枝梅 / 136
去往大別山的路上懷想一個別樣的人 / 141
與泥土的喋血之戀 / 145
喧囂現實中有個詩歌情懷的人 / 148
詩人寶光 / 152
血脈里固有的文學欲望 / 155
一個從文學發軔的人 / 158
來自陶都的沉思與激情 / 162
憂傷彼岸家 / 166
在伊村讀書 / 171
刻刀下的綻放 / 178
我的血型是玉樹 節選
從烏鞘嶺向西 當我以軍人的姿態立于烏鞘嶺,面對嚴肅地屹立于西北的氣蓋萬水千山的祁連時,倏然發現:自己的心靈,特別到徹底滌蕩受到深刻磨礪,還我于自然中的真情天性,還我于人類中的質樸人性,并在我生命的短暫歲月中,碰撞出瞬間閃過且到死都在品味的本能變化。 這種本能變化對于一個人來說,無疑是輝煌的。 因為這種變化不是空洞之物,不會一驚即逝。它的基本點首先是祁連本身蘊含了任何人可以看的山體,卻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靈性去看懂的山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人生的坐標系上把握住祁連給予的厚重感情的神韻。走進祁連,這座山或者一截黑色褶皺的山體,可以激發起作為人的生存血脈的劇烈涌動,升華成作為人的品位、人格。這種對祁連的胸膽開張、魂魄飛揚的領略,一生一次足矣。 祁連山延綿兩千里,逶迤在河西走廊南側的蒼穹之下。明代詩人陳非詠道:“馬上望祁連,連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無青煙。對峰拱合黎,遙海瞰居延。四時積雪明,六月飛霜……”祁 連的雄偉和特有的地理形勢,交通位置,使它用不著著名人物來演講就默默列于著名的大山。 古浪峽,是祁連東部的一條峪谷,兩山險陡夾緊一條被整理成今天橫穿中國東西的312 國道。而祁連西部關閉嘉峪關城門,青藏、內蒙古、黃土三大高原交會處的祁連山脈就顯出口袋一般形狀的自然分量。而當1936 年的西路軍從古浪峽開始失敗時,兩萬多紅軍將士的鮮血生命,化作黃沙堆壘的無碑墳塋時,祁連便振聾發聵地增加了海拔高度,祁連的名字也徑自蒼茫地穿透時間,久地凝重了它的革命分量。 從烏鞘嶺我開始起步向西,向西。我的腳步不敢滑滑扭扭以舞步樣式走動,我的心臟不敢懶懶散散像柳葉輕浮閃動。一切歸屬祁連,一切歸屬凝重。 似乎我策馬山丹軍馬場就是漢代名將霍去病的騎軍;似乎我邁步絲綢之路就是張騫手下的好友使臣;似乎我疾步永昌紅軍路就是西路軍中一員驍勇善戰的士兵。然而,這些個似乎,都是我自說 自話的甜蜜的假設或善良的冒充。我始終清醒我的身份:自然中的人,就像自然中的樹木草、石泉鳥一樣,放縱祁連,崇拜祁連,融合祁連。讓祁連聽我今生來世的鐘情所愛,讓我虔誠地聆聽祁連古往今來的磅礴詩篇。 從烏鞘嶺向西就能領略祁連。我細讀祁連中下河清、千骨崖等處于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我深讀祁連中肅北和黑山湖的淺石刻巖畫;我拜讀祁連中魏晉六號墓七號墓磚畫和敦煌燦爛世界的壁 畫;我研讀祁連中悠悠人文風情和千姿百態的冰川黃水……可惜文化遺址沒有隨時間延宕為都市,更欣喜遺址之地幸虧沒有隨繁榮延宕為都市,要不然那些個骯臟的喧囂和丑惡的紛爭一定會殃及光輝的文化智慧,讓兩億歲的祁連僅留存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座城池,讓十多億中國人的籍貫中,沒有誰人能填寫:祁連山。 烏鞘嶺西去,我的靈魂倚仗了祁連獲得升華,我的頭顱倚仗了祁連獲得了凈化——當利欲摻雜在自己美好理想的花環中,那理想遲早一天要腐敗為泥;當真言嘟嘟嚷嚷天天懸在嘴上,那自己的真言終究會變質成一派謊言;明知自己有虛假再不以真誠善待,勢必導致萬惡之源的虛偽!靜固于西北高原的祁連這樣嚴肅而無情地拆開我的兩腋肋骨,讓心肺在沒有承托沒有袒護沒有防御體系中接受審查詰問,這個獨自領受無人知曉的祁連情節,誰都沒法讓我再成對它山重新演繹一遍。 1988.6,烏鞘嶺 ……
我的血型是玉樹 作者簡介
馮光輝,一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金壇人。主要作品有詩集《巴顏喀拉有舞》,長篇小說《最后的蟻王》,曾獲《詩刊》1991年年度獎,詩刊社詩歌藝術文庫2001年年度優秀詩集獎,《青春》詩歌獎,江蘇省第四屆“紫金山文學獎”,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先后在《中國作家》、《詩刊》、《詩歌報》、《綠風》詩刊、《萌芽》、《雨花》、《揚子江》詩刊、《紅巖》等發表作品。有詩作入選《91全國詩歌報刊集萃》、《詩歌報10年精華》、《綠風詩刊百期集萃》、《江蘇青年詩選》、《中國詩歌選》等各詩歌年選、臺灣詩歌年選,并相繼被介紹到美、法、日等。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