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儒家行為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5541
- 條形碼:9787509665541 ; 978-7-5096-6554-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家行為管理 本書特色
儒學是仁學,“仁”即指人與人之間相依相耦的 關系,而人際關系正是現代行為管理的中心。儒家文 化就是關于關系和溝通的學說,儒家學說內蘊行為管 理之“道”。
在儒家看來,個體管理歸根結底是如何做人的問 題。儒學是“為己之學”,儒家認為管理的 終目的 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作為管理主體的人應架構起 生命的寬宏格局,既要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又要保 有詩意情懷、寧靜心靈,還要始終維持內省的勇氣, 保持一份對神圣的敬畏。團隊管理的要訣在于“和” 。儒家“和而不同、群而不黨”的思想既是團隊建設 的基本方針,也揭示了團隊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儒家 “忠”“恕”二字道破了溝通的不二法門,而儒家“ 三貴之道”“君子九思”則揭示了人際溝通的要領。
儒家說“政者,正也”,直接指向領導影響力的來源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之于領導方略,“中庸守 常”之于領導思維,“無為而治”之于領導藝術,都 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方存 在一種倫理型的組織理念與組織形態,這樣的組織以 家庭關系為基礎,以“家”為原型,倡導明分使群、 因材任使的組織管理方式。儒家的核心概念——“義 ”“仁”包含著對組織社會責任的深刻體認。
儒家行為管理 內容簡介
儒學是仁學,“仁”即指人與人之間相依相耦的 關系,而人際關系正是現代行為管理的中心。儒家文 化就是關于關系和溝通的學說,儒家學說內蘊行為管 理之“道”。 在儒家看來,個體管理歸根結底是如何做人的問 題。儒學是“為己之學”,儒家認為管理的 終目的 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作為管理主體的人應架構起 生命的寬宏格局,既要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又要保 有詩意情懷、寧靜心靈,還要始終維持內省的勇氣, 保持一份對神圣的敬畏。團隊管理的要訣在于“和” 。儒家“和而不同、群而不黨”的思想既是團隊建設 的基本方針,也揭示了團隊管理的策略和措施。儒家 “忠”“恕”二字道破了溝通的不二法門,而儒家“ 三貴之道”“君子九思”則揭示了人際溝通的要領。 儒家說“政者,正也”,直接指向領導影響力的來源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之于領導方略,“中庸守 常”之于領導思維,“無為而治”之于領導藝術,都 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方存 在一種倫理型的組織理念與組織形態,這樣的組織以 家庭關系為基礎,以“家”為原型,倡導明分使群、 因材任使的組織管理方式。儒家的核心概念——“義 ”“仁”包含著對組織社會責任的深刻體認。
儒家行為管理 目錄
節 管理是文化的產兒
第二節 管理思想的發展和管理變革
第三節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四節 儒家行為管理思想的現代啟示
第二章 儒家個體行為
節 為己之學
第二節 生命格局
第三節 曠達情懷
第四節 內省勇氣
第三章 儒家人際溝通
節 忠恕而已
第二節 三貴之道
第三節 君子九思
第四章 儒家團隊管理
節 團隊至上
第二節 和而不同
第三節 群而不黨
第五章 儒家領導行為
節 政者,正也
第二節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第三節 無為而治
第四節 中庸思維
第六章 儒家組織行為
節 迥異的組織形態
第二節 明分使群
第三節 因材任使
第四節 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儒家行為管理 作者簡介
余煥新,江西九江人。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管理思想史、東方文化與當代管理研究。在《中國工業經濟》、《當代財經》、《江西社會科學》等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參編教材多部。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