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東亞《詩經》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41702
- 條形碼:9787101141702 ; 978-7-101-1417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亞《詩經》學研究 本書特色
《東亞學研究》收錄歷年來所撰《詩經》研究論文十篇,依性質區分為“注疏篇”、“通論篇”、“日韓篇”三部分,因其探討范圍涵蓋中、日、韓三地之《詩經》著作,故顏日“東亞《詩經》學研究”。其涉及之著作時代,則上自戰國楚竹書,下至現代標點本《毛詩注疏》。近年來,東亞《詩經》學之研究風氣,方興未艾,希望《東亞學研究》能起部分拋磚引玉之效。
《東亞學研究》嘗于2009年5月,以繁體字版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書名為“東亞《詩經》學論集”。因在臺灣發行,大陸讀者或取閱不便,今將此書重新排版,并略作修訂,更名“東亞《詩經》學研究”,交由中華書局出版,以方便就正方家。
東亞《詩經》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有關《詩經》研究之部分成果,共收入十篇論文,內容涉及中、日、韓三地之《詩經》研究,依性質區分為注疏篇、通論篇、日韓篇等三部分。注疏篇包括:《毛詩注疏》之《詩經》詮釋及其得失、論標點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中的幾個問題等文;通論篇包括:《上博一.孔子詩論》對〈關雎〉之詮釋論考、束皙補亡詩論考、倫敦所藏斯二七二九號敦煌《毛詩音》殘卷論考等文;日韓篇包括:清原宣賢《毛詩抄》研究:以和《毛詩注疏》之關系為中心、朝鮮正祖《詩經講義》論考等文。本書探討之范圍,時代方面,上至戰國楚竹書,下至現代標點本《毛詩注疏》;地域方面,及于中、日、韓三國。相對于以往之《詩經》研究,本書在研究視野及研究領域方面,均有所開拓,可供參考。
東亞《詩經》學研究 目錄
注疏篇
壹、《毛詩注疏》之《詩經》詮釋及其得失
一、前言
二、《毛詩注疏》之形式結構
三、《毛詩注疏》之詮釋內容
四、《毛詩注疏》中所見《毛詩》詮釋之傳承與發展
五、《毛詩注疏》詮釋之得失
六、結論
貳、論標點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中的幾個問題
一、前言
二、關于《毛詩正義》書名
三、關于注、疏之標點
四、關于《經典釋文》之標點
五、關于校勘記
六、結論
叁、《毛詩·關雎》篇《序》、《傳》、《箋》、《疏》之詮解及其解經性格
一、前言
二、《序》、《傳》之詮解
三、《箋》、《疏》之詮解
四、《毛詩·關雎》篇《序》、《傳》、《箋》、《疏》之解經性格
五、結論
……
通論篇
日韓篇
東亞《詩經》學研究 作者簡介
張寶三,臺灣省云林縣人,1956年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臺灣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8-1997.7)、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2001.6-2001.9)、芝加哥大學(2002.8-2003.7,2009.8-2011.2)等校訪問學人,美國傅爾布菜特基金會獎助資深學者(2009.8-2010.5)。現任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著有:《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經部》(2019)、《五經正義研究》(2010)、《東亞(詩經)學論集》(2009)、《唐代經學及日本近代京都學派中國學研究論集》(1998);編有:《臺灣大學圖書館藏珍本東亞文獻目錄——中國古籍篇》(2013)、《臺灣大學圖書館藏珍本東亞文獻目錄一日本漢籍篇》(2008)、《臺灣大學圖書館藏珍本東亞文獻目錄一日文臺灣資料篇》(2005)等書。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