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道路交通警務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459988
- 條形碼:9787501459988 ; 978-7-5014-599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路交通警務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是道路交通警務理論與實踐, 主要立足道路交通警務的現實和發展, 圍繞其基本范疇、歷史發展、基本理論、專業工作、警務變革等問題開展研究, 期望能夠對警務基礎理論發展和道路交通警務工作開展有所裨益。
道路交通警務理論與實踐 目錄
**節 道路交通警務的內涵界定
第二節 道路交通警務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道路交通警務的理論體系
第二章 道路交通警務的歷史發展
**節 古代我國的道路交通管理
第二節 近代我國道路交通警務的初步形成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道路交通警務的穩固發展
第四節 新時期我國道路交通警務的發展趨勢
第三章 道路交通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其特性理論
**節 道路交通參與者及其特性理論
第二節 車輛及其特性理論
第三節 道路及其特性理論
第四節 交通環境及其特性理論
第四章 道路交通警務的主體和客體
**節 道路交通警務的主體
第二節 道路交通警務的客體
第五章 道路交通警務執法規范
**節 道路交通警務法律體系
第二節 道路交通警務執法規范化建設
第六章 道路交通日常警務
**節 道路交通巡邏值守警務
第二節 道路交通參與者安全管理
第三節 車輛安全管理
第四節 道路規劃組織與管理
第五節 道路交通事故預防與處理
第六節 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第七章 道路交通應急警務
**節 道路交通警衛
第二節 突發事件道路交通管制
第三節 道路攔截堵截
第八章 道路交通警務保障
**節 道路交通警務機制保障
第二節 道路交通警務資源保障
第三節 道路交通警察權益保障
第九章 智慧交通時代道路交通警務的變革
**節 智慧交通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智慧交通對傳統道路交通警務的影響
第三節 道路交通警務工作變革
參考文獻
道路交通警務理論與實踐 節選
《道路交通警務理論與實踐》: 2.適應性 視覺適應主要是指視覺器官的感受性隨外界亮度的突然變化而變化的現象。光線突然由亮變暗時的適應過程稱為“暗適應”,反之稱為“明適應”。視覺的明暗適應能力在時間上是有較大差別的。暗適應的時間較長,需要3—6分鐘基本適應,30—40分鐘才能完全適應,而明適應可以在1分鐘內達到完全適應。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眼的明暗適應速度都會有所減緩。 暗適應過程對安全行車影響*大,如汽車在白天駛入公路隧道時,光線突然由明變暗,在進入隧道*初的幾秒鐘內,駕駛員可能感到視覺障礙,為了適應人眼的特性,隧道人口處應加強照明,汽車進入隧道后必須打開前照燈。 3.眩目 眩目是指人的眼睛突然受到強光照射時,由于視覺神經受刺激而失去對眼睛的控制,本能地閉上眼睛或看不清暗處物體的生理現象,這種現象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眩目會使人的視力下降,下降程度取決于光源的強度、光源與視線的相對位置、光源周圍的亮度和眼睛的適應性等多種因素。一般情況下,道路中心線上的行人比路側的行人更容易被駕駛員發現。但在夜間會車時,由于對向汽車前照燈引起的眩目作用,駕駛員反而不容易看清中心線附近的人和物,因此夜間走在道路中心線上的行人是很危險的。為防止夜間會車時發生眩目,汽車前照燈應備有遠近兩種燈光,會車時使用近光。在道路設施方面也要格外注意防眩,如在上下行車道間設置隔離帶、防眩板,加強路燈照明,以使車輛夜間行車時不必使用前照燈等。① (二)機動車駕駛入的反應特性 1.簡單反應與復雜反應 反應有簡單反應和復雜反應之分。簡單反應是指人對單一刺激物做出的確定反應,所需的時間稱為簡單反應時間。在簡單反應中,大腦中樞活動比較簡單,只要感知刺激物,不必過多地考慮與選擇,就能立即做出反應。當駕駛員對外界某種刺激信息做出反應時,看上去反應時間很短,但也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一般來說,簡單反應時間較短。在實驗室條件下,從眼到手這種反應是簡單反應,如要求按響喇叭,通常需要0.15~0.25秒;從眼到腳的反應也是簡單反應,如要求踩下制動踏板,約需0.5秒。 復雜反應是指駕駛員對各種可能出現的不同刺激物做出的不同反應,所需的時間稱作復雜反應時間。在這一反應中,大腦中樞活動較為復雜,包括識別、判斷和選擇等因素,因此也叫作選擇時間。隨著呈現的信息量越大,復雜反應時間越長。例如,駕駛員在超車過程中,既要知道自己車輛的行駛速度,又要估計前面被超越車輛的速度和路面情況,操作上便有選擇的準備超越時間。 2.影響反應特性的因素 (1)刺激。不同的刺激對于駕駛員的反應時間長短有所不同。對于不需要選擇就能做出的簡單反應,其對應的簡單反應時間就很短;而當行駛環境較為復雜,駕駛員所受干擾較多,或基于其他原因需要對不同刺激因素做出判斷時,選擇時間往往占據了復雜反應時間較長的部分。 (2)機體狀態。不同的駕駛員對于同一刺激做出的反應也各不相同。但總體來說,性別、年齡、情緒、性格等都是影響駕駛員反應狀態的內在因素。例如,年齡較大的駕駛員反應速度會有所下降,情緒低落等因素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導致駕駛員反應速度降低,這些都將影響行車安全。 (3)車速。車輛速度越快,駕駛員反應時間越長,車速慢時反應速度則短。從人的生理角度來看,車速越快.駕駛員的視野越窄,看不清視野以外的情況,情緒和中樞神經系統都處于相對緊張狀態,導致反應時間變長。隨著車輛運行速度的提高,駕駛員脈搏和眼動都加快,反應和感知變慢,對各種信息的感受刺激遲鈍,在會車和超車時往往對車速估計過低,且容易對距離做出錯誤估計,這都會對交通安全造成影響。 (4)技術熟練程度。通過較多的練習,可以改進駕駛操作。因此,在實際駕駛中的復雜反應時間是可以通過練習縮短的,這是因為減少了決策時間,猶豫不決是新手駕駛員的特性,而有經驗的駕駛員可以快速完成駕駛過程中的操作、判斷、選擇。 ……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