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章 緒論 1
**節 生命科學的概念 1
一、生命科學的基本概念 1
二、學習生物學的意義 3
第二節 生命科學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3
一、改善農業生產,解決糧食短缺 3
二、控制疾病危害,延長人類壽命 4
三、治理環境污染,提供再生資源 5
四、啟發設計靈感,改良工程材料的性能 6
主要參考文獻 7
第二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 8
**節 生命系統的特征 8
一、生命對化學元素的選擇 8
二、各種化合物是元素的存在形式 10
三、生命形式多樣性 11
第二節 生命系統的環境 11
一、水是生命系統的環境基礎 11
二、生物體的緩沖系統 13
三、生命系統大環境——生物圈 14
第三節 糖類化合物 16
一、糖類的結構和分類 16
二、糖類的生物學功能 22
三、糖類的研究與應用 22
第四節 脂類化合物 24
一、脂類化合物的分類與結構 25
二、生物膜 27
三、脂類化合物的生物學功能 28
第五節 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蛋白質 29
一、蛋白質的結構 29
二、蛋白質的理化特性 33
三、絕大部分酶是生命體重要的蛋白質 34
四、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 36
第六節 遺傳現象的物質基礎——核酸 37
一、核酸的結構 38
二、核酸的生物學功能 41
三、核酸類物質的應用 42
第七節 營養與健康 45
一、人體和動物的消化與吸收 45
二、能量與營養 50
三、營養失衡與疾病 58
主要參考文獻 63
第三章 細胞與細胞工程 64
**節 細胞的增殖與周期 64
一、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64
二、細胞周期的時相及類型 67
三、細胞周期的調控 68
第二節 細胞的分化 72
一、細胞的全能性 72
二、細胞的分化及形態發生 74
第三節 細胞工程 77
一、細胞培養技術 77
二、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 80
三、胚胎干細胞與胚胎工程 85
四、細胞克隆技術 90
主要參考文獻 101
第四章 分子遺傳與生物信息學 102
**節 遺傳學的發展 102
一、遺傳學的歷史 102
二、基因的由來 107
三、原核基因 108
四、真核基因 110
第二節 基因工程 113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114
二、基因擴增技術 114
三、DNA重組技術 118
四、轉基因技術 120
五、基因工程的應用 122
第三節 生物信息學 124
一、生物信息學概論 124
二、生物信息數據庫 126
三、序列分析 129
四、蛋白質結構功能預測 130
五、生物系統模擬與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 133
第四節 人類遺傳病與基因治療 136
一、人類遺傳病及防治 136
二、基因治療 152
三、展望 163
主要參考文獻 163
第五章 微生物與健康 165
**節 微生物簡介 165
一、微生物的概念 165
二、微生物五大共性 166
三、微生物的分類與命名 168
四、微生物的結構 169
第二節 微生物生命活動規律 186
一、微生物的營養 186
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190
三、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191
四、微生物的基因表達與調控 195
五、基因突變與微生物育種 196
六、有害微生物的防控 199
第三節 微生物工程(發酵工程)203
一、微生物工程的概念 203
二、發酵生產的工藝流程 203
三、發酵產品的類型及其應用 205
第四節 微生物與健康 216
一、感染與免疫 216
二、病原微生物概述 221
三、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 224
四、病毒與疾病 227
五、生物制品及其應用 232
主要參考文獻 235
第六章 環境與人體健康 237
**節 環境與污染 239
一、環境與污染的基本概念 239
二、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轉化 240
三、環境污染物在體內的生物轉運和生物轉化 241
四、環境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濃縮、積累與放大 249
五、環境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 250
第二節 水體環境與人體健康 255
一、水資源簡介 255
二、水污染 256
三、飲用水與健康 258
第三節 土壤環境與人體健康 260
一、土壤環境簡介 260
二、土壤的污染 261
第四節 大氣環境與人體健康 263
一、大氣與大氣污染 263
二、大氣污染的危害 265
第五節 環境物理因素與人體健康 270
一、物理性污染簡介270
二、輻射及健康影響 271
三、噪聲及其健康影響 274
第六節 居住環境與人體健康 275
一、人居環境 275
二、居住區和人體健康 275
三、室內空氣污染 276
四、不良建筑物綜合征 278
主要參考文獻 278
第七章 生物材料與仿生工程學 280
**節 生物材料 280
一、生物材料概述 280
二、生物材料的應用及發展前景 281
三、生物醫用材料 285
四、納米生物材料 289
第二節 仿生學 291
一、仿生學簡介及其應用前景 292
二、仿生材料及其應用 292
三、信息仿生 292
四、控制仿生 294
五、擬態仿生 298
六、結構仿生 298
七、化學仿生 300
八、生物醫學仿生 303
主要參考文獻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