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南京古代文化變遷與文學演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138959
- 條形碼:9787565138959 ; 978-7-5651-389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京古代文化變遷與文學演進 本書特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古都南京,龍蟠虎踞,底蘊深厚,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斯文秀麗”,千載而下,不僅蘊育了氣象萬千的“金陵”文化,而且文脈源遠流長,奠定了其榮膺“世界文學之都”的厚重基底。《南京古代文化變遷與文學演進》,正是在這樣一個宏闊的背景上溯源析流,展開了南京古代文化與文學的詩性長卷。這部著作結合南京歷史文化迭代之流變,首次專述南京一地之古代文學史,對六朝古都南京悠久漫長的文化與文學發展歷程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探析,生動地展現了南京不同歷史時期的城市地位、文人心態、文藝思潮和文學風尚,其立意切近而涵遠,不僅填補了南京古代文學整體研究的空白,而且對于提升南京城市文化的軟實力,傳承發展金陵地域文化傳統、推介江蘇特色文化,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南京古代文化變遷與文學演進 內容簡介
本書是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首次對十朝古都南京悠久漫長的文化變遷與文學發展歷程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梳理和探析, 具有填補南京古代文學整體研究空白的學術價值。全書依循歷史文化演變軌跡, 全面梳理地域歷史文化資源, 深入挖掘并闡發各類文學創作的意旨、格調、情趣與南京古都文化之間的內在關聯, 探析南京地域文化特征, 研究不同歷史時期南京的城市地位、文人心態、文藝思潮、文學風尚, 剖析典型作家的藝術特征以及時代文化、地域特色的動因, 探析文學演進的實質, 系統地總結了不同時代南京文學的整體風貌、發展規律和價值意義。
南京古代文化變遷與文學演進 目錄
南京古代文化變遷與文學演進 節選
先秦至南北朝時期,南京于吳頭楚尾逐漸崛起,憑借其山川形勝,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孫權遷都于此,將南京建設成防守堅固、交通便利、富庶繁華的城市。永嘉東渡,晉室南遷,司馬皇族與高門士族之間建立起緊密合作的關系,由此形成了簡傲玄逸的東晉性格。劉裕代晉自立后,拉開了南朝歷史大幕,宋、齊、梁、陳四代均以此為都城,生活漸趨奢華,統治集團內部卻紛爭不斷,造成了戰亂頻仍、朝代更迭的滄桑巨變。 六朝是人的自覺的時代,宗教發展的多元融合,促使人們的思想更為自由、豐富、深刻,玄言思辨蔚然成風,由此推進了文學理論的發展,涌現出一批系統探究文學創作規律的鴻篇巨制,為中國文學的定型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南京作為六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杰地靈,生活富庶,也孕育了文學的繁榮:謝靈運開啟了中國山水詩創作的洋洋大觀;永明體詩歌引導出近體詩的發展道路;宮體詩細膩描摹宮廷生活,拓展了對于女性美的表現空間;南朝樂府民歌則展現出江南柔婉清麗的情韻格調;齊、梁駢賦典麗精工,成為賦體文學發展的重要階段;六朝志怪、志人小說的創作則盡顯魏晉名士風度,特富六朝仙靈之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概言之,唐代以來文學的開花結果,都已在六朝時代孕育萌芽,而南京則在此歷史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京古代文化變遷與文學演進 作者簡介
高峰,文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韻文學會會員,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副會長。多年從事中國文學與地域文化、唐宋詩詞學等領域的學術研究,先后主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已出版《花間詞研究》《江蘇詞文化史論》《亂世中的優雅——南唐文學研究》《彼年紅豆——中國古代愛情詩歌漫談》等多部學術論著,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期刊上發表一百多篇學術論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