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64314
- 條形碼:9787519264314 ; 978-7-5192-643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科學社會學的科學共同體理論為指導, 采用問卷調查、文獻計量等多種研究方法, 從群體結構、運行機制、研究活動等三個方面對中國檔案學共同體展開研究, 考察檔案學共同體的內部規律、學術和學科功能、現狀等, 探究其對推動中國檔案學不斷向前發展的作用, 并為進一步拓展中國檔案學的發展空間進行探索。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研究 目錄
1 緒論
1.1 選題緣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綜述
1.2.1 外文文獻分析
1.2.2 中文文獻分析
1.3 相關概念的界定
1.3.1 默頓模式與庫恩模式
1.3.2 科學共同體
1.3.3 檔案學共同體
1.4 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邏輯聯系
1.4.1 研究的主要內容
1.4.2 研究的邏輯聯系
2 科學共同體的適用性及基本認知
2.1 科學共同體在檔案學中的適用性
2.1.1 檔案學是科學嗎
2.1.2 科學社會學的“社會”之義
2.2 科學共同體的基本認知
2.2.1 從“什么是科學社會學”談起
2.2.2 科學共同體概念的演進
2.2.3 科學共同體研究的兩種模式
2.2.4 科學共同體的含義解讀
2.2.5 科學共同體的分析框架
3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群體結構
3.1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基本問題
3.1.1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形成與否
3.1.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概念界定
3.1.3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問題分析
3.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歷史回顧
3.2.1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孕育階段(20世紀30年代一1949年)
3.2.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雛形階段(1949-1976年)
3.2.3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形成階段(1976-1987年)
3.2.4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成長階段(1988年至今)
3.3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分層結構
3.3.1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分層研究考察
3.3.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社會分層
4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運行機制
4.1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運行機制的核心——學術承認
4.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運行趨勢—馬太效應
4.2.1 馬太效應的必然出現
4.2.2 馬太效應的作用結果
4.2.3 馬太效應的作用效果
4.3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現實運行一—動力形式
4.3.1 自主權利
4.3.2 集體權利
4.3.3 外部權利
4.4 經驗分析:基于對高校檔案學專業教師的問卷調查
4.4.1 調查背景及基本情況
4.4.2 調查數據梳理與分析
5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研究活動
5.1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研究行為
5.1.1 合作行為
5.1.2 投稿行為
5.1.3 評價行為
5.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研究內容
5.2.1 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5.2.2 內容分析與規律總結
6 基于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檔案學發展空間再尋找
6.1 中國檔案學的功能與實現
6.1.1 分析背景—科學學的求索歷程
6.1.2 前提論證——中國檔案學與科學的關系闡釋
6.1.3 基本功能—社會體制的中國檔案學
6.1.4 功能實現—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學術活動
6.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的行為規范
6.2.1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學術研究的普遍主義
6.2.2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學術研究的公有性
6.2.3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學術研究的非謀利性
6.2.4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學術研究的有組織的懷疑主義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問卷調查
后記
中國檔案學共同體研究 作者簡介
邢變變,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鄭州大學直聘副教授、校級青年骨干教師,現為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檔案學專業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檔案學基礎理論、檔案信息傳播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河南省檔案局科技項目各1項,編著圖書1部,發表論文20余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