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宗教與哲學:第8輯:Vol.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7612
- 條形碼:9787520157612 ; 978-7-5201-5761-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宗教與哲學:第8輯:Vol.8 本書特色
《宗教與哲學》輯刊已連續出版七輯。《宗教與哲學(第八輯)》匯集了國內有代表性的一批宗教哲學與宗教學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的*力作,內容涵蓋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宗教與哲學的關系、宗教學理論等諸多領域,在中西哲學和不同宗教的比較視域中,著重對核心宗教哲學問題進行探討。本輯刊充分展現了國內宗教哲學與宗教學研究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宗教與哲學:第8輯:Vol.8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國內有代表性的一批宗教哲學與宗教學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的*新力作,內容涵蓋西方宗教哲學、宗教與哲學的關系、對中國哲學思想的宗教信仰考察、猶太思想、伊斯蘭哲學、宗教學理論等諸多領域,充分展現了國內宗教哲學與宗教學研究的*新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宗教與哲學:第8輯:Vol.8 目錄
宗教哲學
康德與宗教問題相關的往來書信總輯 李秋零 譯
康德的“目的論”情結——《判斷力批判》的前史 李秋零
“宗教性”的問題緣起與意義闡釋
——以宗教疑義為語境、以舍勒信仰現象學和施萊爾馬赫宗教情感論為視鏡 田薇
海德格爾思想的神學淵源——神人關系的現象學重建之一 王恒
設計還是涌現?——基于休謨—演化論視角的類比設計論考察 錢雪松
擴展的自由意志辯護及其內在局限 劉金山 經典詮釋
“融散”與“福傳”之辨——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引出的問題 楊慧林
跨經典的詮釋學:“字面與寓意之爭”和“古今之爭”的“辯讀”與比較 梁慧
一場關于天主觀的當代爭議
——以神學家詹森的《追尋永生之天主》與主教團立場的沖突為中心 朱曉紅 陶姍
人格尊嚴的基督教哲學解讀 梁衛霞
民主損失·政治友誼·虔敬與感恩——亞當·艾特爾的民主德性主張 李科政 思想視野
重新認識“宗教與中國文化傳統” 張志剛
論古希臘羅馬思想中的光之美學 宋旭紅
雙重視角下的撒瑪利亞婦人 劉時工
德占時期青島的社會結構、文化理念與傳教模式 呂紹勛
“節日”重溫——讀羅楊《守望中國節》的啟示 趙波 宗教研究
面對現代思想和社會變革挑戰的基督教會及其回應 張慶熊
奧古斯丁譯名之演變 周偉馳
16世紀歐洲再洗禮運動中的門諾會 劉甜甜
康德與宗教問題相關的往來書信總輯 李秋零 譯
康德的“目的論”情結——《判斷力批判》的前史 李秋零
“宗教性”的問題緣起與意義闡釋
——以宗教疑義為語境、以舍勒信仰現象學和施萊爾馬赫宗教情感論為視鏡 田薇
海德格爾思想的神學淵源——神人關系的現象學重建之一 王恒
設計還是涌現?——基于休謨—演化論視角的類比設計論考察 錢雪松
擴展的自由意志辯護及其內在局限 劉金山 經典詮釋
“融散”與“福傳”之辨——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引出的問題 楊慧林
跨經典的詮釋學:“字面與寓意之爭”和“古今之爭”的“辯讀”與比較 梁慧
一場關于天主觀的當代爭議
——以神學家詹森的《追尋永生之天主》與主教團立場的沖突為中心 朱曉紅 陶姍
人格尊嚴的基督教哲學解讀 梁衛霞
民主損失·政治友誼·虔敬與感恩——亞當·艾特爾的民主德性主張 李科政 思想視野
重新認識“宗教與中國文化傳統” 張志剛
論古希臘羅馬思想中的光之美學 宋旭紅
雙重視角下的撒瑪利亞婦人 劉時工
德占時期青島的社會結構、文化理念與傳教模式 呂紹勛
“節日”重溫——讀羅楊《守望中國節》的啟示 趙波 宗教研究
面對現代思想和社會變革挑戰的基督教會及其回應 張慶熊
奧古斯丁譯名之演變 周偉馳
16世紀歐洲再洗禮運動中的門諾會 劉甜甜
展開全部
宗教與哲學:第8輯:Vol.8 作者簡介
趙廣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哲學學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主要從事純粹哲學和宗教哲學方面的研究。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