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北半球積雪及其變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25427
- 條形碼:9787030625427 ; 978-7-03-062542-7
- 裝幀:圓脊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半球積雪及其變化 本書特色
《北半球積雪及其變化》全面系統地介紹中國近年來積雪研究的主要成果和進展,特別是在中緯度高原山區和森林地帶復雜地形條件下積雪研究所取得的卓越成果。內容包括積雪野外調查、觀測和測量方法的比較研究,復雜地形條件下積雪光學遙感和積雪微波遙感算法及其驗證,歐亞大陸降雪變化與氣候變化的關系,青藏高原、歐亞大陸至北半球不同時空尺度積雪變化特征及其與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球變暖情景下未來積雪變化預估等。
北半球積雪及其變化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青藏高原、歐亞大陸、北半球積雪區大量多尺度觀測與模擬研究, 系統闡明了積雪變化及其對氣候系統的響應機制以及時空變異性并預估了未來的變化趨勢。以站點觀測、遙感觀測及模型模擬等為基礎, 研究了積雪面積、積雪深度、雪水當量等的時空變化特征。
北半球積雪及其變化 目錄
目錄總序一總序二前言第1章 緒論 11.1 積雪研究的重要意義 11.2 國內外積雪研究現狀 31.2.1 定點觀測 31.2.2 光學遙感 41.2.3 微波遙感 41.2.4 光學和微波融合 51.3 中國積雪研究簡史 9第2章 全球積雪密度觀測方法比較 112.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32.1.1 研究區概況 132.1.2 野外觀測方法 132.1.3 積雪密度觀測方法 152.1.4 數據處理方法 192.2 積雪密度觀測方法準確性整體評估 192.3 不同植被類型積雪密度觀測方法準確性評估 222.4 不同積雪層積雪密度觀測方法準確性評估 232.5 積雪密度觀測方法穩定性評估 252.6 誤差來源分析 26第3章 復雜地形積雪的光學遙感方法 303.1 光學遙感衛星資料 303.2 積雪范圍光學遙感反演 333.2.1 光學遙感積雪監測原理 333.2.2 常見光學積雪遙感資料 343.2.3 MODIS積雪制圖算法及產品 353.3 林區可見光積雪遙感 403.3.1 林區光學積雪遙感的研究進展 403.3.2 山區林地積雪制圖算法 413.4 光學積雪遙感產品去云處理 43第4章 復雜環境下的積雪微波遙感方法 484.1 被動微波遙感獲取中國雪深長時間序列產品 484.1.1 數據 484.1.2 反演方法 494.1.3 其他散射體的剔除 494.1.4 精度分析 504.2 基于積雪特性先驗信息的被動微波雪深反演算法 514.2.1 建立查找表 514.2.2 反演方案 564.2.3 驗證 574.3 森林地區被動微波雪深反演方法 614.3.1 森林積雪微波輻射傳輸過程 614.3.2 透過率優化 624.3.3 雪深反演結果與驗證 634.4 積雪同化方法 674.4.1 同化系統 674.4.2 實驗與結果 744.5 主動微波積雪反演 804.5.1 主動微波積雪范圍提取 804.5.2 山區主動微波遙感反演雪水當量方法 82第5章 被動微波積雪遙感算法驗證 855.1 資料來源與方法 855.1.1 站點數據 855.1.2 遙感數據 865.1.3 被動微波亮度溫度值提取 875.1.4 被動微波積雪像元提取決策樹 875.1.5 兩種被動微波雪深算法 895.2 結果與分析 89第6章 青藏高原積雪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關系 956.1 青藏高原積雪時空變化趨勢分析 956.2 積雪變化對氣候的影響 1036.3 時空響應異質分析 108第7章 歐亞大陸降雪及其變化 1117.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17.1.1 資料來源 1117.1.2 觀測數據集質量控制 1127.1.3 研究方法 1137.2 歐亞大陸降雪空間分布特征 1167.2.1 多年平均降雪空間分布特征 1177.2.2 逐月降雪空間分布特征 1187.2.3 分類降雪空間分布特征 1207.3 歐亞大陸降雪時空變化特征 1217.3.1 降雪時空變化特征 1217.3.2 逐月降雪時空變化特征 1237.3.3 分類降雪時空變化特征 1277.4 歐亞大陸**降雪空間分布特征 1297.4.1 **降雪閾值空間特征 1307.4.2 **降雪空間分布特征 1317.4.3 **降雪天數空間分布特征 1327.5 歐亞大陸**降雪時空變化特征 133第8章 歐亞大陸積雪及其變化 1368.1 數據來源與方法 1368.1.1 站點觀測資料 1368.1.2 積雪時間的定義 1388.2 歐亞大陸積雪分類 1398.2.1 分類方法 1398.2.2 歐亞大陸季節性積雪類型的劃分 1408.2.3 與原有劃分方法的比較 1428.3 歐亞大陸積雪時間及其變化 1438.3.1 積雪時間的空間分布特征 1438.3.2 積雪時間的變化特征 1478.3.3 積雪時間與氣候因子的關系 1508.4 歐亞大陸北部部分地區積雪密度及其變化 1528.4.1 積雪密度的空間分布特征 1538.4.2 積雪密度的變化特征 1588.5 歐亞大陸積雪深度及其變化 1678.5.1 積雪深度的空間分布特征 1678.5.2 積雪深度的變化特征 168第9章 北半球積雪范圍和積雪深度及其變化 1839.1 數據及方法 1839.1.1 多源數據融合的北半球積雪范圍數據 1839.1.2 積雪范圍變化趨勢分析方法 1869.1.3 全球長時間序列積雪深度數據集 1879.1.4 **積雪深度的研究背景及方法 1879.2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范圍的變化分析 1899.2.1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范圍的年際變化 1899.2.2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范圍的季節變化 1909.2.3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范圍的逐月變化 1929.3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日數的變化分析 1939.3.1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日數的時間變化 1939.3.2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日數的空間分布 1949.3.3 2000~2015年北半球積雪日數的變化趨勢 1969.4 1988~2014年北半球積雪深度的時空分布及變化 2029.4.1 1988~2014年北半球積雪深度的空間分布 2029.4.2 1988~2014年北半球積雪深度的年內變化 2039.4.3 1988~2014年北半球積雪深度的年際變化 2079.5 1988~2014年北半球**積雪深度的時空分布及變化 2109.5.1 1988~2014年北半球**積雪深度的閾值分布及變化 2109.5.2 1988~2014年北半球**積雪深度持續時間的分布及變化 212第10章 北半球和歐亞大陸積雪未來變化預估 21510.1 資料來源與方法 21510.1.1 模式數據 21510.1.2 集合預估方法 21710.2 積雪預估的不確定性 21810.3 歐亞大陸積雪覆蓋率預估 22010.3.1 積雪覆蓋率時間變化 22010.3.2 積雪覆蓋率空間變化 22110.4 歐亞大陸積雪深度預估 22310.4.1 積雪深度時間變化 22310.4.2 積雪深度空間變化 22510.5 北半球雪水當量預估 22810.5.1 雪水當量時間變化 22810.5.2 雪水當量空間變化 22910.5.3 全球升溫1.5℃和2.0℃閾值下北半球雪水當量變化 233第11章 結論與展望 23711.1 復雜地形積雪遙感及方法改進 23711.2 復雜地形積雪光學遙感方法改進 23811.3 青藏高原積雪變化及其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24011.4 歐亞大陸降雪及其變化 24111.5 歐亞大陸積雪及其變化 24211.6 北半球積雪和雪水當量及其變化 24311.7 歐亞大陸和北半球積雪未來變化預估 24511.8 展望 246參考文獻 24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