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復觀雜文集: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097059
- 條形碼:9787205097059 ; 978-7-205-09705-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徐復觀雜文集: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本書特色
《徐復觀雜文集:萬物并作,吾以觀復》精選徐復觀關于生活、藝術、教育、文化等方面諸多文章,包含徐復觀先生對親情、對愛情的諸多感悟,對讀書與寫作的深入思考,對藝術的獨特理解等。
書中頗多真知灼見,義理明晰,風骨超然,閱讀大師與我們分享的文字,讓我們對生活、對人生、對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并從這些文字中汲取更強大的力量。
徐復觀雜文集: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內容簡介
1.如《浮生六記》般真摯,如《自在獨行》般深刻;新儒學大家徐復觀的經典雜文。徐復觀是中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新儒家開山祖師、國學大師、“新儒學八大家”之一。
2.56篇精選文章,有魯迅的犀利也有王小波的柔情,包含徐復觀先生對親情、對愛情的諸多感悟,對讀書與寫作的深入思考,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3.文章極具歷史感與研究價值。將徐復觀的時代經驗、生命歷程、道德人品、思想著述融于一體,這是一筆值得珍視的思想遺產。
4.名人評語
我想在現代學術史上,徐先生扮演的是一個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他的學術經驗和政治經驗一樣,可以說都不是正統的,但是其價值正在這種地方,他在價值上并不追攀主流或當權派,學術上也表示出偉大的異端的精神。——余英時
徐先生乃斯世之英豪,他已盡了其鳴時代之艱難與民生之疾苦之責任。——牟宗三
徐復觀雜文集: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目錄
目錄
當時只道是尋常
“愛情”的內容卻經常是混沌、矛盾的,
情境是如在醉中,如在夢里,曖昧難明。
使人有時覺得它是在自己生命之中,有時又覺得它是遠離生命而他去。
味道是甜酸苦辣的雜拌,情意是悲歡離合的混合。
舊夢·明天 / 002
和妻在一起 / 006
春蠶篇 / 009
春節懷舊 / 013
話鬼 / 017
我的母親 / 021
我的父親 / 030
紙上得來終覺淺
一個人要做寫作的準備,如果是文藝方面的,
應養成隨時觀察事物特性的習慣。
如果一般文史方面的,應養成隨手抄錄資料的習慣。
為學習而寫作 / 042
應當如何讀書? / 045
哀唐生 / 050
如何開始文藝寫作 / 053
我看大學的中文系 / 059
我的讀書生活 / 064
我的教書生活 / 072
藝術,時代的嗅覺
怪的東西*容易作偽,平淡天真的東西便無法作偽。
古人謂畫鬼易而畫人難,這是粗線條的比喻。
今人乃以畫鬼為創造,以畫人為模仿,何哉?
摸索中的現代藝術 / 084
與張大千先生的兩席談 / 087
中國藝術雜談 / 091
看畫雜綴 / 095
泛論形體美 / 098
論院派花鳥畫——為唐鴻教授畫展而作 / 101
我在畫學會金爵獎中的答詞 / 103
看《梁祝》之后 / 106
永恒的幻想
人類是生活于真實之中,同時也是生活于幻想之中。
弗洛伊德對現代文學的影響 / 110
泛論報紙小說 / 114
偶讀偶記 / 117
永恒的幻想 / 122
白話、白話文、白話文學 / 125
敬答中文大學《紅樓夢》研究小組汪立穎女士 / 128
老覺淡妝差有味 / 143
契訶夫與魯迅 / 145
難得糊涂
它所象征的春,正是春的巔峰,而它的凋謝,
也正是春的銷歇。仿佛春是被它一手包辦了。
櫻花時節又逢君——東京旅行通訊之一 / 148
不思不想的時代——東京旅行通訊之二 / 153
思想與時代 / 161
什么是傳統? / 164
傳統與文化 / 168
一個新的探索 / 172
一個生物學家看人性問題 / 176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當時在落日蒼黃中分手,先生所說的種種,
一直在腦筋中翻騰上下,引起很復雜的感想。
迄今二十多年,不僅我個人百無一成,
連先生當時叮囑的鄭重的語言,也記憶得模糊不清了。
五四運動的一個角落 / 180
悼念熊十力先生 / 184
有關熊十力先生的片鱗支爪 / 188
憶念劉鳳章先生 / 196
王季薌先生事略 / 202
我對何雪公性格的點滴了解 / 206
燒在何公雪竹墓前的一篇壽文 / 209
明代內閣制度與張江陵(居正)的權、奸問題 / 212
軍隊與學校 / 229
忽然想到
杭州西湖,不僅是風景多,而且每一風景,
都積累了、染上了,前人所留下的古跡,
這便為湖光山色,增加了深度、厚度,
而這些深度、厚度的情味,又嘗假文化人的妙聯妙語,
把它指點出來,更使人流連不已。
由秦俑的聯想 / 236
風景·幽情 / 241
杰奎琳再婚的若干聯想 / 245
不是結婚幾次的問題 / 248
書與人生——向有錢者進一言 / 250
在中國*成功的一個美國人——蕭查禮博士 / 254
劉備白帝城托孤 / 259
工業江湖 / 262
東與西的心的接觸 / 266
滄海遺珠 / 270
展開全部
徐復觀雜文集: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作者簡介
徐復觀(1903-1982),湖北浠水人,熊十力弟子,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典范。與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張君勱、梁漱溟、馮友蘭、方東美并稱為“新儒學八大家”。原名秉常,字佛觀,后由熊十力更名為復觀,取義《老子》“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著作有《中國藝術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