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壩區高效種植模式與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44725
- 條形碼:9787511644725 ; 978-7-5116-447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貴州壩區高效種植模式與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集成了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眾多學科的*科研成果,結合貴州生態特點,重點針對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百余種高效種植模式,并分別介紹了配套種植技術。全書分為六章,*章介紹貴州壩區農業產業,第二章介紹稻田水旱輪作高效種植模式,第三章介紹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第四章介紹旱地高效種植模式,第五章介紹關鍵配套技術,第六章介紹高效產業技術模式實例。本書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可作為科研教學單位、農業部門、農業技術人員及種植大戶的參考書和培訓教材。
貴州壩區高效種植模式與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集成了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眾多學科的*新科研成果,結合貴州生態特點,重點針對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百余種高效種植模式,并分別介紹了配套種植技術。全書分為六章,**章介紹貴州壩區農業產業,第二章介紹稻田水旱輪作高效種植模式,第三章介紹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第四章介紹旱地高效種植模式,第五章介紹關鍵配套技術,第六章介紹高效產業技術模式實例。本書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可作為科研教學單位、農業部門、農業技術人員及種植大戶的參考書和培訓教材。
貴州壩區高效種植模式與技術 目錄
**章 貴州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 **節 貴州500畝以上壩區分布 第二節 推進壩區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壩區農業產業發展目標 第四節 壩區農業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一、全面夯實基礎設施 二、全面實行標準化基地生產 三、全面應用綠色增產增效技術 四、全面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五、全面推行“全鏈條”式產業融合發展 六、全面建立產銷銜接機制 第五節 合理選擇產業模式及技術第二章 稻田水旱輪作高效種植模式 **節 一年三熟模式 一、冬春蔬菜-優質稻-秋冬蔬菜輪作 二、春蔬菜-優質稻-食用菌輪作 第二節 一年二熟模式 一、優質稻-高效蔬菜輪作 二、優質稻-食用菌輪作 三、優質稻-草莓輪作 四、優質稻-馬鈴薯輪作 五、優質稻-油菜輪作 第三節 二年三熟模式第三章 稻田綜合種養模式 **節 稻-漁/禽共生模式 一、稻-魚共生模式 二、稻-鴨共生模式 三、稻-蝦共生模式 四、稻-蛙共生模式 五、稻-鱉共生模式 六、稻-蟹共生模式 七、稻-鰍共生模式 第二節 稻-漁-漁/禽共生模式 一、稻-魚-鴨共生模式 二、稻-魚-鱉共生模式第四章 旱地高效種植模式 **節 三季四收立體種養模式 第二節 一年三熟模式 一、三季蔬菜輪作 二、二季蔬菜-大球蓋菇輪作 第三節 一年二季三收模式 一、辣椒間套白菜-芹菜(萵筍)種植模式 二、鮮食玉米間套春白菜-芹菜種植模式 三、鮮食玉米間套春白菜-復種秋菜豆種植模式 四、鮮食玉米間套春白菜-秋冬萵筍種植模式 第四節 一年二熟輪作模式 一、二季蔬菜輪作模式 二、蔬菜-食用菌輪作模式 三、馬鈴薯-蔬菜輪作模式 四、山藥-蔬菜輪作模式 五、油料作物輪作模式 第五節 一年一季套種模式 一、新植幼齡經果林套種大豆 二、向日葵套種馬鈴薯 三、向日葵套種魔芋 四、向日葵套作辣椒 五、向日葵套種花生-秋冬蔬菜 六、油用紫蘇/藥用紫蘇套種半夏 七、藥用紫蘇套種太子參 八、藥用紫蘇套種黃精 第六節 二年四熟模式 第七節 單一作物技術模式 一、韭黃 二、折耳根 三、白及第五章 關鍵配套技術 **節 優質水稻高效種植技術 一、水稻優質精確栽培技術 二、水稻毯苗機插栽培技術 三、水稻缽苗機插育秧技術 四、水稻機械直播栽培技術 五、水稻分廂丟秧栽培技術 第二節 稻田高效種養技術 一、稻-魚共作技術 二、稻-鴨共作技術 三、稻-蝦共作技術 四、稻-蛙共作技術 五、稻-鱉共作技術 六、稻-蟹共作技術 七、稻-鰍共作技術 八、稻-魚-鴨共作技術 九、稻-魚-鱉共作技術 第三節 蔬菜高效種植技術 一、番茄高效栽培技術 二、茄子全年高效栽培技術 三、辣椒綠色高效栽培技術 四、黃瓜高效栽培技術 五、瓠瓜高效栽培技術 六、南瓜高效栽培技術 七、苦瓜高效栽培技術 八、絲瓜高效栽培技術 九、四季豆高效栽培技術 十、豇豆高效栽培技術 十一、鮮食玉米高效栽培技術 十二、大白菜高效栽培技術 十三、萵筍無公害栽培技術 十四、甘藍高效栽培技術 十五、花菜高效栽培技術 十六、芹菜高效栽培技術 十七、青菜高效栽培技術 十八、大蒜栽培技術 十九、折耳根栽培技術 二十、韭黃栽培技術 二十一、山藥栽培技術 二十二、生姜栽培技術 二十三、大蔥高效栽培技術 二十四、佛手瓜高效栽培技術 第四節 食用菌高效種植技術 一、大球蓋菇栽培技術 二、羊肚菌栽培技術 三、黑木耳栽培技術 第五節 草莓高效種植技術 一、露地草莓高效種植技術 二、大棚草莓高效種植技術 第六節 油料作物高效種植技術 一、油菜高效種植技術 二、大豆高效種植技術 三、向日葵高效種植技術 四、紫蘇高效種植技術 第七節 中藥材高效種植技術 一、白及優質種苗組培快繁技術 二、白及馬鞍型組培種莖馴化技術 三、白及生態栽培技術 第八節 馬鈴薯高效種植技術第六章 高效種植模式實例 **節 稻田綜合種養 一、稻-鴨綜合種養模式案例 二、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案例 三、稻-魚綜合種養模式案例 四、稻-蛙綜合種養模式案例 五、稻-鱉綜合種養模式案例 第二節 稻田水旱輪作 一、優質稻-草莓水旱輪作模式案例 二、冬春辣椒(茄子)-水稻-秋冬南瓜種植模式案例 三、稻-油(觀光)模式案例 第三節 旱地高效輪作 一、辣椒間套春白菜-萵筍種植模式案例 二、佛手瓜-春大白菜-夏季小白菜(菠菜、芫荽、芹菜)-大球蓋菇-蜜蜂養殖立體種養模式案例 三、白及種植模式案例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貴州壩區高效種植模式與技術 作者簡介
周維佳,男,1965年生,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二級研究員,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期從事水稻精確栽培研究與農業科研管理工作,主持貴州省跨世紀人才計劃、貴州省科技基金、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貴州省重點領域成果轉化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主持制定貴州省水稻栽培地方標準3項,發表論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得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二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