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孟子文獻集成:055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104593
- 條形碼:9787209104593 ; 978-7-209-1045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孟子文獻集成:055 內容簡介
《孟子文獻集成》是在孟子故里鄒城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下,由孟子研究院、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齊魯文化研究院、山東人民出版社協同合作,共同致力完成的一項大型儒家文獻的搜集、整理、出版學術工程。 孟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僅次于孔子的儒家學派重要代表人物。戰國時期,戰爭頻仍,“角戰英雄,六經泥蟠,百家颯駭”(《文心雕龍·時序》),孔學既黜,儒道中衰。孟子遵夫子之道,批邪說,正人心,發揚光大孔子學說,復興儒學,成為孔子之后重要的儒家傳人和先秦原始儒學理論體系的主要奠基人。韓愈論儒家道統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代代相傳,言及“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原道》),又說“自孔子沒,群弟子莫不有書,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送王墳秀才序》)。可見,后世尊孟子為“亞圣”,稱儒學為“孔孟之道”,實為孟子歷史地位使然! 坌血子》一書,是孟子及其弟子編著的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儒家經典著作。漢文帝時,即曾設立《孟子》學博士,全國推闡。六朝時期,玄學、佛學興盛,儒學式微,《孟子》亦受冷落,但唐宋以后,隨著孟子地位的大幅提升,《孟子》一書越來越受到統治者和學者文人的廣泛重視。唐代大儒韓愈倡論中國文化道統,其《原道》之說,影響甚大,已掀“孟子熱”;北宋時期,《孟子》與《論語》俱列入“十三經”之數;南宋朱熹作《四書章句集注》,將坌血子》列“四書”之中。南宋統治者更將其正式列入官方之學,設為科舉考試科目,欽定為必讀經典,學孟子、讀《孟子》,蔚然而成社會風氣。此后,孟子地位進一步提升:元文宗封孟子為“亞圣公”,尊其為“百世之師”;明清兩朝更大推“四書”,地位儼然超過“五經”。《孟子》與《論語》并行,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家有之,戶誦之,“所研究者惟‘四書’,所辨訂者亦惟‘四書’”(《四庫提要》語)。孟子思想,深入人心;《孟子》之學,遍布各地;《孟子》文獻,汗牛充棟。 根據我們的初步調查,歷代《孟子》文獻有兩干種之多。這些文獻,依孟子學史的發展,大致形成了以下幾點較鮮明的時代特征:宋元文獻多義理闡發,以朱熹《孟子章句集注》為代表;明代以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為代表,多從心性之學挖掘孟子豐富的思想內涵;清代孟子學盛,不僅產生了以乾嘉學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崔述《孟子事實錄》為代表的大量考據、辨偽著作,還出現了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的焦循《孟子正義》。大致可以說,以東漢趙岐《孟子章句》為發端,歷代學者多所闡釋研究。尤其宋元以來,孟學實為千年“顯學”。《孟子》文獻內容所涉注釋訓詁、義理闡發、思想挖掘、考證辨偽等所有方面,其對孟子及《孟子》文本的研究廣度,后難為繼。尤為重要的是,歷代學者秉持儒家人生理念,一生所系,立德立言,以“為往圣繼絕學”為生命追求之本,往往傾一生之力終注一經。孟子文獻不僅真實地展示了孟學及儒學發展的歷史,也留下了代代學者治學的心路,實在是應該認真迸行挖掘整理的傳統文化瑰寶。 然而,毋庸諱言,孟子文獻的收集整理向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這固然與二十世紀以來,儒學命運多舛有關:批孔之時,孟子亦受其累;近數十年來,“孔子熱”不斷升溫,孟子受冷落的現象卻未有大的改觀,歷代孟子文獻迄未收集整理即是一例。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包括臺灣在內的中國圖書館,現存宋元至清代的刻本與抄本計有一千二百余種之多。由于各種原因,百分之九十余未曾整理出版,而百分之七十以上仍處于人所罕見的塵封狀態。歷史的責任,現實的需要,未來的期盼,都在呼喚能有一套《孟子文獻集成》的編纂出版。
孟子文獻集成:055 目錄
凡例
纂定古今大全(孟子)七卷
明徐奮鵬撰明李元珍訂合
玄晏齋困思抄三卷
明孫慎行撰
鼎鐫睡庵湯太史四書脈(孟子)二卷
明湯賓尹輯著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