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機械設計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81609
- 條形碼:9787030281609 ; 978-7-03-028160-9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設計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共15章, 第1章緒論, 第2-9章為傳動基礎知識和各類傳動機構, 第10章聯(lián)接, 第11-13章為軸系零件, 第14章機械的平衡與速度波動的調節(jié), 第15章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簡介。
機械設計基礎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本課程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1.2 本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
1.3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一般過程
1.4 機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計算準則
1.5 機械零件的材料選擇
1.6 機械零件的結構工藝性
1.7 機械零件設計中的標準化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平面機構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2.1 運動副及其分類
2.2 平面機構運動筒圖
2.3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2.4 速度瞬心及其在機構速度分析上的應用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
3.1 鉸鏈四桿機構及其演化
3.2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3.3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凸輪機構
4.1 凸輪機構的組成和分類
4.2 推桿的運動規(guī)律
4.3 凸輪輪廓的設計
4.4 凸輪機構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齒輪傳動
5.1 齒輪傳動的特點和類型
5.2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
5.3 漸開線齒廓及其嚙合特點
5.4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基本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計算
5.5 漸開線標準齒輪的嚙合傳動
5.6 漸開線齒廓的切齒原理
5.7 根切、*少齒數(shù)及變位齒輪
5.8 齒輪的失效形式和齒輪材料
5.9 齒輪傳動的精度
5.10 直齒圓柱齒輪的強度計算
5.11 斜齒圓柱齒輪的強度計算
5.12 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5.13 齒輪的結構
5.14 齒輪傳動的潤滑和效率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蝸桿傳動
6.1 蝸桿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6.2 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
6.3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結構
6.4 圓柱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
6.5 圓柱蝸桿傳動的強度計算
6.6 圓柱蝸桿傳動的效率、潤滑和熱平衡計算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輪系、減速器和變速器
7.1 輪系的功用和分類
7.2 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7.3 周轉輪系及其傳動比
7.4 減速器
7.5 變速器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其他常用機構
8.1 棘輪機構
8.2 槽輪機構
8.3 不完全齒輪機構
8.4 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
9.1 帶傳動概述
9.2 帶傳動的工作原理
9.3 V帶傳動的結構及其尺寸參數(shù)
9.4 V帶傳動的工作能力和設汁計算
9.5 鏈傳動概述
9.6 鏈傳動的工作原理
9.7 套筒滾子鏈傳動的結構
9.8 套筒滾子鏈傳動的工作能力和設計計算
思考與練習
第10章 聯(lián)接
10.1 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知識
10.2 螺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鎖
10.3 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類型及螺紋聯(lián)接件
10.4 螺紋聯(lián)接的預緊和防松
10.5 單個螺栓聯(lián)接的強度計算
10.6 螺栓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10.7 螺栓組的結構設計
10.8 螺旋傳動簡介
10.9 鍵聯(lián)接
10.10 銷聯(lián)接
思考與練習
第11章 軸
11.1 概述
11.2 軸的結構設計
11.3 軸的強度計算
11.4 軸的剛度計算
11.5 軸的設計示例
思考與練習
第12章 軸承
12.1 概述
12.2 滑動軸承的結構
12.3 滑動軸承的材料
12.4 潤滑劑和潤滑裝置
12.5 非全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汁算
12.6 動壓潤滑的基本原理
12.7 滾動軸承的結構
12.8 滾動軸承的計算
12.9 滾動軸承組合設計
12.10 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的比較
思考與練習
第13章 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
13.1 概述
13.2 聯(lián)軸器的種類和特性
13.3 聯(lián)軸器的選擇
13.4 離合器
13.5 制動器
思考與練習
第14章 機械的平衡與速度波動的調節(jié)
14.1 機械的平衡
14.2 速度波動的調節(jié)
思考與練習
第15章 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簡介
15.1 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的概念及過程
15.2 機構組合原理與創(chuàng)新
15.3 機構演化、變異原理與創(chuàng)新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機械設計基礎 節(jié)選
《機械設計基礎》: 潤滑脂多用在低速及重載或擺動的軸承中。鈣基潤滑脂耐水性好,宜用于溫度為60~80℃處。鈉基潤滑脂對水較敏感,不能用于和水直接接觸或潮濕處,宦用于溫度為100~150℃處。高溫時,宜選用鈣鈉基潤滑脂或鋰基潤滑脂。 同體潤滑劑主要為石墨、二硫化鉬(MoS2)和聚四氟乙稀(PTFE)。氣體潤滑劑常用空氣和氫氣,多用于高速及不能用潤滑油或潤滑脂處。 潤滑劑的供應要在軸承工作間隙*大的一邊,同時在軸瓦上制出油槽(圖12—6),便于潤滑劑均勻分布在工作面上。 潤滑方法有分散潤滑和集中潤滑兩種。分散潤滑的潤滑方式主要有: 1.油孔潤滑 每隔適當時間,用油壺將油自軸承孔澆入,這是*簡單的供油方法。它只能做到間歇潤滑,不能調節(jié)也不可靠。適用于低速、輕載及不重要的軸承中。 2.滴油潤滑 圖12—7、圖12—8所示的針閥油杯和油芯油杯都可做到連續(xù)滴油潤滑。針閥油杯的結構特點是有一針閥,油經過針闊流到摩擦表面上,靠手柄的臥倒或豎立以控制針閥的啟閉,從而調節(jié)供油量或停止供油。它使用可靠,可以觀察油的進給情況。但要保持均勻供油,必須經常加以觀察和調節(jié)。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