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新境界與中國發展變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7762
- 條形碼:9787542667762 ; 978-7-5426-677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新境界與中國發展變革研究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新境界與中國發展變革研究》從主體性演化的角度,按歷史與現狀由革命與建設篇、改革開放篇和新時代篇三大板塊公十二章內容構成,聚焦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成果與中國社會的實踐結合,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以及新時代相關問題的探索與梳理,把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果放置于時間與時代的發展進程中,客觀呈現中國發展變化的立體面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新境界與中國發展變革研究 目錄
**章 抗美援朝運動與新中國社會價值觀的變革與重塑
**節 抗美援朝運動的緣起
第二節 “愛國公約運動”塑造了民眾的愛國意識
第三節 “捐獻武器運動”塑造了民眾的無私奉獻意識
第四節 “增產節約運動”增強了民眾的集體主義意識
第五節 抗美援朝運動奠定了新中國社會價值觀的基礎
第二章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時事宣傳教育”運動
**節 超越政治動員的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
第二節 社會價值觀視域下的思考
第三節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中國夢”的歷史邏輯和毛澤東的貢獻
**節 “中國夢”的歷史邏輯
第二節 實現“中國夢”:毛澤東的貢獻
第三節 實現“中國夢”要重視和汲取毛澤東的精神養分
改革開放篇
第四章 全球化與中國的發展
**節 全球化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與中韓經貿關系的發展
第五章 從“和平發展”到“和平崛起
**節 “和平崛起”與世界秩序
第二節 從“和平發展”到“和平崛起”:中國外交戰略思想的發展
第三節 “和平崛起”與中國外交策略的選擇
第四節 “和平崛起”與中韓關系的發展
第六章 “科學發展觀”與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變革
**節 “科學發展觀”與中國應對世界金融危機
第二節 “科學發展觀”與當今世界的變革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提出的時代命題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和理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辟了新境界
第三節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為依歸和檢驗的標準
第四節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具有新的時代探索意義
新時代篇
第八章 從十月革命到新時代:全球史觀視域中的“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的命運
**節 十月革命與全球史觀
第二節 從全球發展的視角審視十月革命的意義
第三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十月革命開辟的人類進步正義事業推進到新時代
第九章 從G7到G20:中國方案與舊世界的變革
**節 G20超越G7是歷史邏輯的體現與結果
第二節 G20超越G7是時代邏輯的體現與必然反映
第三節 G20超越G7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邏輯和當代世界發展問題邏輯的體現
第十章 “一帶一路”:習近平新時代的國家戰略
**節 “一帶一路”倡議研究現狀
第二節 習近平“一帶一路”倡議的邏輯起點與思想源泉
第三節 習近平“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戰略性
第十一章 相關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回應
**節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涉及國家狀況
第二節 相關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回應
第三節 韓國社會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反應
第四節 “一帶一路”倡議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第十二章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周邊外交
**節 “一帶一路”:立足于中國周邊外交的創新戰略
第二節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使中國周邊外交結出累累果實
第三節 “一帶一路”國際戰略在周邊外交實踐中的經驗與啟示
后記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新境界與中國發展變革研究 節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新境界與中國發展變革研究》: 第三節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價值觀建設要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又能夠發揮出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這就需要我們從歷史中尋找經驗與資源,總結其得失,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天的實踐。那么,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對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到底能提供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與啟示呢?筆者以為以下三個方面在今天仍具有強烈的指導意義。 **,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和遍及全社會的宣傳網絡。這是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成功的根源,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有價值的經驗與啟示之一。 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開始之初,中央就設立了領導這一運動的組織——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1951年3月又更名為“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負責領導全國人民的“時事宣傳教育”運動。依據中央的要求,各省、市、地、縣的各黨派、群眾團體、工廠、機關、學校內也設立了相應的分會領導機構,組織領導開展時事學習活動。同時,為推動運動向城鄉居民及農村拓展,遍及全社會,1951年1月,依據中央關于建立宣傳網的指示,各地依據實際情況設立了遍及城鄉的宣傳網,建立了宣傳員制度。為保證“時事宣傳教育”運動落到實處,各級領導機關都極為重視對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進展情況的檢查,普遍組織檢查組對各地的“時事宣傳教育”運動定期進行檢查、調查、抽查,發現缺口漏洞及時要求補上。正因為有強有力的領導,才使得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整個運動期間“全國有80%以上的人民受到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教育”,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要與具體的各項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在推進到第二階段后,中央及時提出新的運動方向和目標,就是號召人民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緊密團結起來,在各自的崗位上以實際行動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而奮斗。例如,在工廠,工人們提出“工廠就是戰場,機器就是刀槍”的口號,積極開展愛國主義生產競賽、捐獻槍炮活動。在農村,農民們發出“努力生產多打糧,打敗美帝野心狼”的誓言,踴躍交納愛國公糧。工商界人士也“愛國不落人后”,普遍舉行集體納稅和各種捐獻活動。青年學生則以極大的愛國主義熱情投身于保衛國防和建設國防的事業之中,積極參軍和報考軍校。概括而言,就是通過控訴、愛國公約運動、增產捐獻運動、土改、優待烈軍屬、鎮反、三反、五反、赴朝慰問團等具體生產社會實踐活動,使其具有明確的導向性。顯然,在人們的內心深處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堅持和追求什么,通過“時事宣傳教育”運動,完成了對人們價值觀的重塑和強化。 第三,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種途徑和手段來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一種有意識地控制社會心理的活動,社會宣傳是一個社會改變或形成民眾特殊態度、意見和輿論的重要工具,顯而易見,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就是一場社會宣傳,而且采取和探索出了多種形式、多種途徑與手段,使得“時事宣傳教育”運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而言,一是新聞媒體的全方位多層面的參與。從1950年11月到1953年7月,從中央的《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到地方的各種新聞媒體,都全方位參與到了宣傳報道抗美援朝“時事宣傳教育”運動的活動,利用專刊、漫畫等載體,持續開展了宣傳教育活動。有人做過統計,從1951年到1954年,僅《人民日報》關于抗美援朝的宣傳文字平均每月就達兩萬字左右;二是各種集會和講座。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新境界與中國發展變革研究 作者簡介
石建國,1964年出生,歷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朝鮮史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海外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民國外交史、韓國獨立運動史、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等。現己出版《陸征祥傳》、《上海圣約翰大學:1879—1952》(合著)、《卜舫濟傳記》、《中華民國史》第十卷(合著)、《共和!共和!晚清風云與民國志士》(合著)、《中國境內韓國反日獨立復國運動研究》、《外交總長陸征祥》等著作,己在《世界歷史》《抗日戰爭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