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機采棉優質高產新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43230
- 條形碼:9787511643230 ; 978-7-5116-432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采棉優質高產新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10章。系統介紹了棉花基礎知識、機采棉技術規程及配套栽培技術、棉花營養與施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棉花病蟲草害防治技術;編者立足實際,對棉花防早衰技術、棉花化控技術、棉花干播濕出技術、棉花全程控草技術、棉花抗高溫技術、南疆棉區棉花栽培管理月歷等作為專門介紹。本書編者大都是從事棉花教學研究與技術推廣,培育品種、良種繁育,種子管理多年的棉花科技教育工作者,本書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即有理論方面的闡述,又注重科普圖書的科普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可供廣大棉區農技人員和廣大棉農閱讀,也可作為各類棉花科技示范項目和“技術培訓”的學習資料,也可作為農業高等院校師生和科研單位相關學科的教學及科研人員參考。
機采棉優質高產新技術 目錄
**章概述()
**節中國棉花發展面臨的新環境()
第二節機采棉發展的現狀()
一、國外機采棉的發展現狀()
二、新疆棉區機采棉發展現狀()
第三節機采棉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機采棉生產成本下降、效益提升()
二、棉農發展機采棉生產積極性高漲()
三、機采棉種植模式已大面積推廣應用()
四、采棉機機械擁有量增長迅速()
五、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迅猛并發揮重要作用()
六、**師推廣機采棉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鑒()
第四節機采棉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棉農的土地面積小且分散,不利于機采棉技術
實施()
二、缺乏優良的機采品種,機采棉的品質、等級低()
三、機采棉配套栽培技術不到位,影響采棉效益()
四、配套設備設施不足,影響機采棉的加工、
銷售種植()
第五節機采棉與人工采棉的經濟效益分析()
第二章棉花的基礎知識()
**節棉花生產的基礎知識()
一、棉花的生長特性()
二、棉花的分類()
三、棉花的加工與檢驗()
四、棉花的主要用途()
五、棉花的分級()
六、棉花的儲存()
七、棉花主要品種()
第二節棉花生產的相關概念()
一、品種及品系()
二、種子檢驗()
三、種子處理()
四、棉花形態結構()
五、棉花生長發育期指標()
六、棉花生長發育的氣候條件()
七、棉花生長發育的生理指標()
八、棉花加工的質量指標()
第三節棉花良種的應用()
一、棉花良種()
二、棉花良種的特性()
三、棉花良種的作用()
四、棉花良種的選購()
五、自留棉種的危害()
第四節新疆棉花生產對優良品種的要求()
一、新疆棉花生產對優良品種的要求()
二、優良品種的選用原則()
第五節新疆棉花優良品種的引種及良種繁育()
第六節關于棉花轉基因的知識()
第七節機采棉的育種方式()
一、常見育種方式()
二、現代高新技術在機采棉育種中應用()
第三章機采棉管理要求與技術規程()
**節機采棉要求的特征特性()
一、對結鈴吐絮要求()
二、對棉花植株形態結構的要求()
三、對棉花生育期的要求()
四、對脫葉劑敏感度的要求()
第二節機采棉的種植管理要求()
一、品種選擇()
二、行株距配置()
三、塑造理想株型()
四、化學藥劑脫葉()
五、機械采收()
第三節機采棉栽培技術操作規程()
第四節機采棉滴灌系統操作及運行管理()
一、以設備為單位,配備相應操作人員()
二、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實行規范化操作()
三、滴灌系統的運行管理()
第五節機采棉整地播種機械作業技術規范()
一、棉花播前準備及殘膜回收()
二、犁地()
三、整地()
四、播種技術要求()
第六節脫葉催熟劑噴施作業操作規程()
第七節噴藥機具及操作規程()
第八節機械化采棉作業技術規程()
第四章機采棉綜合配套實用技術()
**節棉花干播濕出實用技術()
一、“干播濕出”概念()
二、“干播濕出”技術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棉花一播全苗實用技術()
一、影響新疆棉花產量和質量的因素()
二、確保一播全苗的主要措施()
第三節棉花雙膜覆蓋播種植棉新技術()
一、雙膜覆蓋播種新技術及增產效果概述()
二、雙膜覆蓋播種新技術栽培要點()
三、注意事項()
第四節棉花化控實用技術()
一、棉花化控的依據()
二、縮節胺化控技術()
第五節棉花全程控草實用技術()
一、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二、播種期的土壤處理()
三、苗期的莖葉處理()
四、花蕾期的莖葉處理()
第六節鹽堿地改良實用新技術()
一、“鹽堿地”概念及分類()
二、新疆鹽堿地的特征()
三、鹽堿地土壤改良實用技術()
第七節棉花防早衰實用新技術()
一、棉花早衰的主要癥狀()
二、棉花發生早衰的原因()
三、棉花防早衰的措施()
第八節棉花抗高溫新技術()
一、南疆地區高溫天氣的特點()
二、高溫對蕾、花、鈴、棉纖維的影響()
三、生產上應對高溫采取的技術措施()
第九節自然災害發生及對策()
一、霜凍和低溫冷害()
二、風災()
三、冰雹()
第十節棉花化學打頂新技術()
一、化學打頂的目的與意義()
二、棉花化學打頂的現狀()
三、強化和規范使用技術()
四、化學打頂技術()
第五章棉花營養與施肥技術()
**節棉花生長發育與施肥原則()
一、棉花的生長發育規律()
二、棉花營養特性()
三、棉花施肥原則()
第二節化學肥料的施用技術()
一、主要營養元素的作用()
二、微量元素肥料()
三、復合肥料()
第三節有機肥的施用技術()
一、有機肥料的概念與特性()
二、有機肥的作用()
三、商品有機肥的種類()
四、商品有機肥的鑒別()
五、施用有機肥注意的事項()
第四節沼液對棉花的增產增效作用及使用技術()
一、沼液的主要功效()
二、沼液在棉花上的使用技術()
第五節生物菌肥的施用技術()
一、生產上常用的生物菌肥的種類()
二、枯草芽孢桿菌作用()
三、生物菌肥混用對土壤和棉花植株的影響()
第六節生物刺激素的施用技術()
一、氨基酸()
二、黃腐酸()
三、腐植酸()
第六章水肥一體化和棉花膜下滴灌技術()
**節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棉花膜下滴灌技術()
一、棉花膜下滴灌節水效果()
二、棉花膜下滴灌栽培管理的關鍵技術()
第七章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節棉花主要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棉花主要害蟲及防治技術()
第二節棉花主要病害發生與防治()
一、棉花苗期病害()
二、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措施()
三、棉花枯萎。ǎ
四、棉花黃萎。ǎ
五、棉花爛鈴。ǎ
第三節棉花主要雜草發生與防治()
一、棉田雜草的為害()
二、常見棉田雜草的種類、發生特點及分布()
三、棉田雜草的防除()
第八章雜交棉優質高產栽培新技術()
**節國內雜交棉推廣種植情況()
第二節新疆雜交棉生產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第三節雜交棉二代的優勢利用問題()
第四節推廣利用雜交棉經濟效益分析()
第五節新疆棉花人工雜交制種技術()
第九章采棉機械()
**節普通采棉機械()
一、滾筒式水平摘錠采棉機()
二、垂直摘錠式采棉機()
三、摘棉鈴機()
四、氣力復合式采棉機()
五、氣吸式采棉機()
六、氣吹式采棉機()
七、刷式采棉機()
第二節約翰迪爾采棉機械()
一、9970型自走式(4-5行)采棉機()
二、 9996(9976,9986)型自走式(6行)采棉機()
三、7660型自走式(6行)棉箱采棉機()
四、7760型自走式打包采棉機()
五、7260型牽引式采棉機()
第三節凱斯采棉機械()
一、凱斯 Cotton express620自走式采棉機()
二、凱斯 Module express635自走打包式采棉機()
第四節貴航平水采棉機械()
一、主要技術參數()
二、結構特點()
第五節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
一、4MZ-3A型自走式棉花收獲機()
二、4MZ-5A型自走式棉花收獲機()
三、4MZ-6A型自走式棉花收獲機()
第十章南疆棉區棉花栽培管理月歷()
3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4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5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6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7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8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9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10月()
一、工作目標()
二、工作內容()
參考文獻()
機采棉優質高產新技術 節選
**節中國棉花發展面臨的新環境 棉花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和國家戰略物資,是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國棉花種植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三個主要棉區。其中,西北內陸棉區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書簡稱新疆)。新疆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優勢和面積優勢,使新疆棉花播種面積和總產分別占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的70%以和80%以上,棉花品質也優于長江和黃河流域棉區生產的棉花,是我國優質棉的重要生產基地。 近年來,隨著棉花生產成本快速上漲,季節性生產用工短缺,植棉效益受到明顯抑制,尤其是棉花采摘成本過高,勞力不足的問題已成為嚴重制約棉花發展戰略的瓶頸。棉花機械化采摘技術的推廣應用是實現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必須突破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增產增效的重要手段。 如何提高采棉效率,提升棉花品質以及促進棉農持續增收和棉產業健康發展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棉花機械化采收技術,是降低棉花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的重要舉措,據測算,每臺采棉機日作業量相當于600~900個拾花勞力一天的工作量,可緩解每年從內地引進大量拾花勞力的壓力,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積極開展機采棉示范、推廣工作勢在必行。 第二節機采棉發展的現狀 一、國外機采棉的發展現狀 美國從1850年開始研究采棉機,至今已有160余年的發展歷史,目前100%實現機采。前蘇聯自1924年開始研制采棉機械,前蘇聯1970年機采棉達316%。我國從1952年新疆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簡稱,也簡稱兵團,全書同)購進前蘇聯C艤-48型和CMX-48M犁單行采棉機算起,至今也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 前蘇聯機采棉的主要特點:全部采用垂直錠式采摘部件,結構簡單(2行型配摘錠96根),造容易,價格低。適宜采收棉株較矮,分枝少,棉桃較集中,吐絮率在60%左右需多次采收的棉花。采摘性能較差,籽棉含雜率為10%~12%,采凈率85%左右,落地棉10%~12%。班次生產率較美國采棉機低20%左右,作業速度3~5km/h。采棉機多采用懸掛式,動力利用率高,但自動化控制水平低,操作性能較差,人工輔助作業時間多。 美國機采棉的主要特點:全部采用水平摘錠,結構復雜(2行型配96個摘錠),但制造工藝水平高,質量可靠。適宜采收棉株高80~120cm,株形大,棉桃較松散,吐絮率高(90%以上)的棉花。機采籽棉含雜率低(6%~8%)、采凈率高達90%以上,落地棉少(5%~10%)。生產率及作業速度高,一般為567km/h。采用自走式,自動化控制水平高,操作性能好,但造價高。 二、新疆棉區機采棉發展現狀 新疆是*有條件率先實現棉花生產機械化的地區。兵團自從1996年起引進機采棉項目和實驗,通過近23年的試驗示范,成功地解決了機械化植棉、采棉、清棉的三大主要技術難題,已經探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適合機械采收的優質高產栽培模式。 北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采棉發展,在新疆機采棉發展中起步早,規模大,處于領先地位,農一師自1996年在八團開始試驗示范推廣機采棉,已經有23年的歷史,地方棉區特別是南疆起步晚,發展緩慢。 以新疆阿克蘇地區為例,該地區于2011年開展機采棉模式試點種植,2012年正式啟動棉花機械化采摘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2017年以后進入快速。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試點期(2011年) 2011年,阿克蘇市試點機采棉種植模式,當年種植1萬畝,并在哈拉塔鎮金田農場召開棉花機械采收現場會。10—11月,地區農業、農機部門分別組織各縣(市)有關工作人員到農一師各團場觀摩調研,制定機采棉生產技術實施方案,指導縣(市)制訂方案、購買采棉機、改造播種機、改造(新建)加工生產線等工作。 第二階段:系統推進期(2012—2013年) 2012年,在阿克蘇市、庫車縣、新和縣、沙雅縣、阿瓦提縣五個縣(市)示范推廣機采棉。共爭取自治區機采棉發展專項資金520萬元,機采棉總投資達129億元,分別在阿克蘇市、阿瓦提縣、庫車縣、新和縣、沙雅縣五縣(市)推廣“精量播種+機采棉種植模式(帶狀式)+節水灌溉+病蟲防治”綜合配套技術機采棉面積2122萬畝,主要品種為新陸中36、新陸中47、中棉40等。各示范縣(市)出臺了一系列機采棉優惠政策,將新購置的機采棉播種機、采棉機(國產)、打藥機納入補貼范圍,舉辦機采棉培訓班12期,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大戶1 300余人次,更新機采棉播種機522臺,訂購采棉機16臺,新建或改造加工生產線6條,實現了當年示范推廣種植、當年機械采摘、當年加工銷售。 2013年,在政府推動、政策資金扶持的共同作用下,阿克蘇地區機采棉得到快速發展,地區農業部門爭取自治區專項機采棉資金600萬元。在阿瓦提建立5萬畝機采棉示范區,輻射帶動全地區完成機采棉標準化種植模式3288萬畝,主要品種為新陸中36、新陸中47等,實施機采面積1112萬畝(1hm2=15畝,全書同)。各縣(市)落實采棉機(購置或租賃)24臺,新建或改造加工生產線11條。機采棉工作系統化整體推進,從播種到管理到脫葉、從種植到收獲到加工、從認識到機械到運行機制,已經初步完成了體系構建。 第三階段:低落期(2014—2016年) 2014—2016年間,雖然地區積極爭取自治區優質棉基地提升工程項目,采取對阿瓦提縣、沙雅縣發放采棉機,對阿克蘇市、溫宿縣等縣(市)棉花加工廠機采棉清花設備給予補貼等形式,鼓勵各地發展機采棉,但由于紡織企業對棉花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受機采棉效益不突出等因素影響,尤其是機采棉種植戶與收購企業之間因水雜問題、價格問題矛盾重重,機采棉交售難成為限制地區機采棉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植棉戶對發展機采棉的熱情不高,僅零星種植大戶在自行發展。因此,雖然機采棉標準化種植模式得到推廣,但機采面積明顯下降,每年僅維持在7萬~8萬畝,機采棉發展進入低迷期。 第四階段:爆發增長期(2017—2018年) 2017年,受拾花工短缺影響,政府加大對機采棉扶持力度,棉花生產企業、私營農場、植棉大戶發展機采棉積極性空前高漲,阿克蘇地區機采棉發展呈爆發式增長。據調查,阿克蘇地區棉花機采棉種植模式面積已達到7531萬畝,各縣(市)擁有大型采棉機數量58臺,目前正大面積實施機采作業,預計阿克蘇市2萬畝、庫車縣15萬畝,阿瓦提縣85萬畝、沙雅縣12萬畝、新和縣82萬畝,包括未統計在內的零星機采,全地區預計將達到40萬畝左右的機采面積;目前地區收購、加工機采棉的加工廠有28家(其中阿克蘇市10家,沙雅縣13家,新和縣2家,阿瓦提縣3家),年生產加工能力84萬t,正在投資建設本年度計劃投產使用的3家,計劃新建的2家。 機采棉發展歷程中**至第三階段發展的特點是以政府主導為主,生產企業、私營農場、植棉大戶、合作經營組織被動參與,基本形成了一套初具雛形的機采棉生產技術系統和發展模式,但要達到標準化、規模化的要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第四階段轉為政府引導與私營農場、植棉大戶、合作經營組織積極發展并重,尤其是各種形式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大量涌現,機采棉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以阿瓦提縣為例,該縣積極吸取、引進周邊團場機采棉生產管理技術和經驗,從財政資金中拿出300多萬元資金用于機采棉技術推廣和配套機械補貼,通過制定機采棉優惠政策、選派專人跟蹤技術指導等方式,引導和激發棉農種植機采棉的熱情;基本農戶、私營農場、植棉大戶等民間組織積極響應,通過合作社、“企業+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等多種市場化運行方式,*大限度地發揮土地、裝備、技術、資金、加工、銷售、信息等方面優勢,推動了當地機采棉的發展,該縣2018年種植機采棉模式26萬畝,新增3條機采棉加工生產線,實現機采面積85萬畝,并在魯泰豐收棉業進行了長絨棉機采試采。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