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一場游戲一次消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7006
- 條形碼:9787559817006 ; 978-7-5598-1700-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場游戲一次消遣 本書特色
六十年代初的法國,“我”在巴黎邂逅了四處游蕩的耶魯大學輟學生菲利普•迪安,一個“活著的偶像”。“我”和迪安駕駛著一輛德拉奇古董跑車尋歡作樂,直到迪安遇見法國女孩安-瑪麗,一個熾熱燃燒的幻夢的對象,由此展開了一段充滿感官魅惑的愛情故事。 “我”在窺視的片斷與想象之間追隨著迪安與安-瑪麗的羅曼史,猶如讀者的同謀般進入到令人目眩的欲念與情感深處。在短暫的時間及依附于它的一切之外,愛情究竟是什么?是否僅僅是藝術的構想,他人描述的不可能的虛幻之物,被創造出來只為以某種方式理解生命中的相聚和分離? 《巴黎評論》終身成就獎得主詹姆斯•索特的著名代表作,“《一場游戲一次消遣》為文學的主要工具——即想象力——確立了新的標準。一部關于法國戀情的悲劇小說,實際上卻頗具雄心而曲折地探究了故事講述本身的性質和意義,以及我們需要創造浪漫故事的深層原因。”(莎拉•霍爾)。
一場游戲一次消遣 內容簡介
六十年代初的法國,“我”在巴黎邂逅了四處游蕩的耶魯大學輟學生?迪安,一個“活著的偶像”。“我”和迪安駕駛著一輛德拉奇古董跑車尋歡作樂,直到迪安遇見法國女孩安-瑪麗,一個熾熱燃燒的幻夢的對象,由此展開了一段充滿感官魅惑的愛情故事。
一場游戲一次消遣 相關資料
“在世的小說家中,沒有人寫出比《一場游戲一次消遣》更令我仰慕的作品……它是我所知道的*接近完美的美國小說。” ——雷諾茲•普萊斯(著名作家、學者) “詹姆斯•索特寫出的句子勝過當今任何一個美國寫作者,這在小說讀者中是一個信仰。”——理查德•福特(普利策文學獎得主) “對于那些會從閱讀中獲得強烈樂趣甚至上癮的人來說,他是一個特別令人滿足的作家。我將詹姆斯•索特列為少數我渴望閱讀其全部作品的北美作家之一,并且迫不及待想看他還未出版的書。”——蘇珊•桑塔格(著名作家、藝術評論家) “自亨利·米勒以來的一部情色小說佳作……這本書無比誘人的是索特對法國第戎和南錫(有時是巴黎)的描寫,塵土飛揚的市鎮、廣場、咖啡館、墓園,這些地方不曾改變,亦不受侵蝕。”——《柯克斯評論》 “詹姆斯•索特僅用一個句子就能令人心碎。”——邁克爾•德達(著名評論家,普利策批評獎得主) “索特是那種*為稀罕的現象:實干家成為了一位成功的、比成功更卓越的藝術家——他的事業是海明威夢寐以求的。”——約翰•班維爾(布克獎得主) “索特的作品數量并不多,但具有不尋常的敏銳、智慧和美妙。”——喬伊斯•卡羅爾•歐茨(美國著名小說家) “一位敏感、傳奇、智慧的作家,擁有一流的平衡感。”——約瑟夫•海勒(美國著名小說家,黑色幽默小說代表人物,《二十二條軍規》作者) “詹姆斯•索特教我將寫作濃縮為*本質的東西。堅持正確的詞,并且記住‘少即是多’。他告訴我一個情節可以同時是一條直線和一幅拼貼畫,而張力和透視是流動的;還有,偉大的藝術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產生。這些教導還在繼續。”——裘帕•拉希莉(普利策文學獎得主) “詹姆斯•索特是一位技藝臻于完美的說故事的人。”——《巴黎評論》
一場游戲一次消遣 作者簡介
詹姆斯•索特(James Salter,1925—2015),美國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成長于紐約曼哈頓,畢業于西點軍校,做過空軍軍官和戰斗機飛行員。1957年出版長篇小說《獵手》,后退役全職從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一場游戲一次消遣》《光年》《獨面》《這一切》,短篇小說集《暮色》《昨夜》,回憶錄《燃燒的日子》等。 作為美國當代最受尊敬的文體家,索特被譽為“作家的作家”(《紐約時報》)、“美國當代文學被遺忘的英雄”(《衛報》)。曾獲得福克納獎(1989)、邁克爾•雷短篇小說獎(2010),2011年《巴黎評論》授予索特“哈達達獎”并推出專題文學月,裘帕•拉希莉、杰夫•戴爾等一眾名家撰文評述其創作,2012年獲得馬拉默德小說獎,2013年暌違三十年推出新長篇《這一切》,再度引起“詹姆斯•索特風潮”。 譯者,楊向榮,譯有《最藍的眼睛》《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斯通納》《孩子們的書》等,著有短篇小說集《果園之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