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楚文化的東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417704
- 條形碼:9787556417704 ; 978-7-5564-1770-4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楚文化的東漸 內容簡介
《楚文化的東漸》是《荊楚文庫·研究編》2017年備選書目,1995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書重點在于介紹楚文化東漸的過程,即楚文化向長江下游、淮河中下游一帶的影響滲透。從楚文化的勃興及其特征、商周時期的“東方”、楚文化的東漸、楚文化中心的東移、戰國晚期的楚墓五個方面圍繞楚文化“東漸”這一主題作了詳細的介紹,同時也論述了楚文化的興起、楚文化對我國古代文化所起的作用、楚文化的特征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系。《楚文化的東漸/荊楚文庫》從“東漸”的新視角介紹楚文化的發展,為讀者全面了解楚文化提供了便利。
楚文化的東漸 目錄
導言
**章 楚文化的勃興及其特征
**節 楚文化勃興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楚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商周時期的“東方”
**節 考古的發現
第二節 淮夷和徐夷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方國
第三章 楚文化的東漸
**節 江淮地區的水利開發
第二節 蔡國和蔡器
第三節 群舒文化面貌的演變
第四節 徐器的風貌
第五節 吳楚文化的交流
第六節 越人葬俗的變化
第七節 皖南地區的古銅礦
第四章 楚文化中心的東移
**節 楚都東遷
第二節 郢城——壽春
第三節 鄂君啟金節
第四節 出土的楚幣
第五章 戰國晚期的楚墓
**節 壽縣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
第二節 長豐楊公楚墓
第三節 小型楚墓和遺物
第四節 東境楚墓的特點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壽縣及其鄰縣地面戰國城址調查表
二、壽縣及其鄰縣地面戰國墓葬調查表
后記
**章 楚文化的勃興及其特征
**節 楚文化勃興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楚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商周時期的“東方”
**節 考古的發現
第二節 淮夷和徐夷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方國
第三章 楚文化的東漸
**節 江淮地區的水利開發
第二節 蔡國和蔡器
第三節 群舒文化面貌的演變
第四節 徐器的風貌
第五節 吳楚文化的交流
第六節 越人葬俗的變化
第七節 皖南地區的古銅礦
第四章 楚文化中心的東移
**節 楚都東遷
第二節 郢城——壽春
第三節 鄂君啟金節
第四節 出土的楚幣
第五章 戰國晚期的楚墓
**節 壽縣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
第二節 長豐楊公楚墓
第三節 小型楚墓和遺物
第四節 東境楚墓的特點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壽縣及其鄰縣地面戰國城址調查表
二、壽縣及其鄰縣地面戰國墓葬調查表
后記
展開全部
楚文化的東漸 作者簡介
劉和惠,安徽合肥市人,畢業于南京大學歷史系。曾任安徽省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現為全國楚文化研究會名譽理事,安徽省考古學會名譽理事。長期從事考古和歷史文獻研究,以楚文化研究和徽州文化研究最為突出。治學主實,長于考證,微觀研究與宏觀考察并重。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