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第十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311679
- 條形碼:9787521311679 ; 978-7-5213-1167-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第十卷 本書特色
《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第十卷》收錄了國際著名的科學期刊《自然》從2002年到2007年期間發表的經典論文36篇。在這期間,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均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科瓦奇等人在南極觀測了宇宙大爆炸后的余輝;耶尼施等人從成熟嗅覺神經元中克隆出小鼠;D0國際合作組對頂夸克的質量進行了一次新的精確測量……百年自然科學的波瀾壯闊,盡在《百年科學經典》!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第十卷 內容簡介
《百年科學經典》由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擔任總顧問,并由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路甬祥院士、《自然》雜志前任主編約翰·馬多克斯爵士(Sir John Maddox)和前任主編菲利普·坎貝爾爵士(Sir Philip Campbell)出任主編。
《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是國內一套英漢雙語對照版的《自然》論文精選集,匯集了自《自然》雜志1869年創刊以來近150年間自然科學各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天文、材料、基礎醫學、地球科學等)的重大發現和發明。每篇文章均配有由《自然》雜志編輯撰寫的簡短導讀,中文譯文由國內各領域的專家審稿把關。全書通過原汁原味的科學論文,回顧了自然科學各個領域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第十卷 目錄
英國羊群可能的BSE感染帶來的人類健康風險評估
The Role of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in Abrupt Climate Change
溫鹽環流在氣候突變中的作用
Detecting Recent Positive Selection in the Human Genome from Haplotype Structure
從單倍型結構檢測人類基因組近期的正選擇
Initial Sequenc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ouse Genome
小鼠基因組的初步測序和對比分析
Detection of Polarization i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Using DASI
利用DASI探測宇宙微波背景的偏振
Upper Limits to Submillimetre-range Forces from Extra Space-time Dimensions
來自額外空間維度在亞毫米尺度上力程的上限
An Extended Upper Atmosphere Around the Extrasolar Planet HD209458b
太陽系外行星HD209458b擴展的高層大氣研究
The Principle of Gating Charge Movement in a Voltage-dependent K Channel
電壓依賴性K+通道的門控電荷運動的原理
The International HapMap Project
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and Large-scale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宇宙微波背景和大尺度結構的相關
Mice Cloned from Olfactory Sensory Neurons
從嗅覺神經元克隆小鼠
A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he Mass of the Top Quark
頂夸克質量的精確測量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
遺傳學證據支持漢文化的擴散源于人口擴張
A New Small-bodied Hominin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of Flores,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晚更新世一身材矮小人族新成員
Unusual Activity of the Sun during Recent Decade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11,000 Years
*近幾十年太陽活動的異動:與過去的11,000年相比
Tomographic Imaging of Molecular Orbitals
分子軌道的層析成像
Stratigraphic Placement and Age of Modern Humans from Kibish, Ethiopia
來自埃塞俄比亞基比什的現代人的地層位置和年代
The DNA Sequence of the Human X Chromosome
人類X染色體的DNA序列
Infrared Radiation from an Extrasolar Plane
來自一顆系外行星的紅外輻射
Origin of the Cataclysmic Late Heavy Bombardment Period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類地行星激變晚期重轟擊期的起源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ly Produced Antineutrinos with KamLAND
KamLAND對地質來源的反中微子的實驗研究
First Fossil Chimpanzee
**個黑猩猩化石
Molecular Insights into Human Brain Evolution
從分子角度洞察人類大腦的演化
Anthropogenic Ocean Acidification ove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Its Impact on Calcifying Organisms
21世紀人類活動引起的海洋酸化效應及其對鈣質生物的影響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1918 Influenza Virus Polymerase Genes
1918年流感病毒聚合酶基因的特點
Implications for Prediction and Hazard Assessment from the 2004 Parkfield Earthquake
從2004年帕克菲爾德地震看地震預測和災害評估的啟示
A Haplotype Map of the Human Genome
人類基因組的單體型圖譜
Rain, Winds and Haze during the Huygens Probe’s Descent to Titan’s Surface
惠更斯空間探測器下落至土衛六表面過程中的雨、風和霧霾
Discovery of a Cool Planet of 55 Earth Masses through 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
通過微引力透鏡發現一顆55倍地球質量的冷行星
Folding DNA to Create Nanoscale Shapes and Patterns
折疊DNA以形成納米尺度的形狀和圖案
Long γ-ray Bursts and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Hav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長伽馬射線暴與核坍縮超新星具有不同的環境
The Association of GRB 060218 with a Supernov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hock Wave
GRB 060218與一個超新星成協以及激波的演化
Analysis of One Million Base Pairs of Neanderthal DNA
對尼安德特人DNA的一百萬堿基對的分析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Functional Elements in 1% of the Human Genome by the ENCODE Pilot Project
通過ENCODE先導計劃鑒定與分析人類基因組1%區域內的功能元件
Generation of Germline-competen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具有種系功能的誘導多能干細胞的產生
In Vitro Reprogramming of Fibroblasts into a Pluripotent ES-cell-like State
體外重編程技術將成纖維細胞誘導到ES樣細胞的多能性狀態
Appendix: Index by Subject
附錄:學科分類目錄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第十卷 相關資料
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版過如此大部頭的《自然》雜志的科學論文精選集,這套選集將很有可能成為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科學史研究甚而近現代社會發展研究的第1手資料。
——英國著名科學和科普作家 《自然》雜志顧問編輯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
在《自然》上,發表的是新穎的、創新的、對世界確實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內容。這不僅對新一代的人去思考問題,產生一些新的思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學科交叉中有重大的發現。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
滕吉文
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國外的一些出版單位合作,把《自然》一百多年來出版的論文的精選部分翻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可以幫助讀者追蹤自然科學發展的軌跡與脈絡,提高讀者的科學素養和對于科學方法的認識。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中科院院士
吳新智
經過嚴格的、高水平的英文翻譯,再經過嚴格的審校,能幫助我們對一百多年科學發展的歷史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理解。
——清華大學教授
尚仁成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第十卷 作者簡介
約翰·馬多克斯(Sir John Maddox),《自然》雜志前任主編,著名物理學家,兩度擔任《自然》主編達23年之久。
菲利普·坎貝爾(Sir Philip Campbell),《自然》雜志前任主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獲得航空工程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威斯特費爾學院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萊斯特大學獲得上層天體物理博士學位,并在萊斯特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
路甬祥,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水力機械專業畢業,聯邦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機械系液壓氣動研究所研修,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