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對話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75048
- 條形碼:9787300275048 ; 978-7-300-27504-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對話中國 本書特色
本書邀請中外知名學者就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熱點問題深入探討和交流,從不同視角向國內外讀者介紹新時代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向、發展道路、政策主張,系統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各方面發展的關切,客觀闡述中國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和觀點,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成就。本書兼具學術性、理論性與可讀性,是一本適合國內外讀者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簡明讀物。
對話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邀請中外知名學者就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熱點問題深入探討和交流,從不同視角向靠前外讀者介紹新時代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向、發展道路、政策主張,系統回應靠前社會對中國各方面發展的關切,客觀闡述中國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和觀點,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成就。本書兼具學術性、理論性與可讀性,是一本適合靠前外讀者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簡明讀物。
對話中國 目錄
001 李君如與庫恩
讀懂中國,關鍵是讀懂中國共產黨
029 吳曉求與杰弗里·薩克斯
中國與世界的70年:過去、現在和未來
051 臧峰宇與羅蘭·博爾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內涵與現實價值
075 王義桅與馬丁·阿爾布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關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對話
103 韓震與卡林·羅馬諾
中國哲學、中國文化與馬克思主義
119 賀耀敏與金勝一
中華優秀文化的世界意義
133 燕繼榮、張善若、王裕華
中國國家治理的模式與面臨的挑戰
155 劉復興與白杰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對話中國 作者簡介
李君如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兼任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助理、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副局長,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主持編寫了《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若干理論問題學習綱要》。出版18卷《李君如著作集》,發表數百篇論文,多部著作和多篇論文獲國家級 獎項。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 博士,國際公司戰略家和投資銀行家,庫恩基金會主席。在BBC、CNN、CCTV等多個媒體擔任評論員,《中國日報》和《南華早報》的專欄作家,中國國際電視臺《走近中國》欄目的聯合創始人、撰稿人和主持人。出版了30多本關于中國、企業戰略、金融、科學和哲學等方面的著作,其中包括《中國領導人是如何思考的》和中國2005年的暢銷書《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曾獲“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臧峰宇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中國人民大學“杰出青年學者”。在《哲學研究》《教學與研究》《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轉載或轉摘。出版專著《馬克思政治哲學引論》《通往智慧之路》《晚年恩格斯哲學經典文本的內在邏輯研究》,譯著《不同的路徑》《恩格斯傳》。曾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獎、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獎。 羅蘭·博爾(Roland Boer) 當代最富有創造力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之一,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教授,曾受聘中國人民大學“海外人才”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其著作《天國的批判:論馬克思主義與神學》、《宗教批判:論馬克思主義與神學》(三卷本)等因角度新穎,被翻譯為丹麥語、意大利語、俄羅斯語、土耳其語及中文出版。發表論文和評論300多篇,應邀在中國多所高校講學。 王義桅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生導師,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歐盟研究中心研究員、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兼任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等。出版專著《讀懂人類命運共同體》《十問“一帶一路”》《王義桅講“一帶一路”故事》《大國擔當》《再造中國:領導型國家的文明擔當》《“一帶一路”:中國崛起的天下擔當》《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海殤?――歐洲文明啟示錄》等24部,譯著《大國政治的悲劇》等3部;主編《中國北約研究叢書》(10卷本)、《全球視野下的中歐關系》。在《中國社會科學》《美國政治和社會科學學院年刊》等期刊發表論文260余篇,在《求是》《人民日報》《歐洲的世界》等國內外媒體發表時評1·100余篇。 馬丁·阿爾布勞(Martin Albrow) 劍橋大學博士,曾任威爾士卡迪夫學院社會學教授、美國華盛頓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研究員、德國波恩大學K·te Hamburger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現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包括社會理論、組織理論和馬克斯·韋伯的思想,因在全球化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享譽國際。著作《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的國家與社會》在1997年獲得了歐洲阿馬爾菲獎。其他作品包括:《官僚主義》《馬克斯·韋伯的社會理論建構》《全球化,知識和社會》《機構有感情嗎?》《社會學:基礎知識》《全球公民社會年鑒》《社會和文化變革的全球時代論文》《中國在人類未來共享中的作用:全球領導理論》。 韓震 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長、哲學思維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國家督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主編。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主要著作有《西方歷史哲學導論》《生成的存在:關于人和社會的哲學思考》《重建理性主義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五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論》等,主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叢書》(中文版、英文版各12卷),譯著有《自我的根源》(合譯)、《歷史與轉義:隱喻的興衰》等。著作多次入選中宣部年度主題出版物,多次榮獲教育部、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卡林·羅馬諾(Carlin Romano) 曾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學士學位、耶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現就職于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尤西紐斯學院,主要講授哲學和媒體理論。曾就職于《費城問詢者報》,并為《華爾街日報》和《紐約客》等媒體撰稿。2005年獲普利策文藝批評提名獎。專著有America the Philosophical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