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侗族研究叢書侗語語音語法及名物的多視角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5483
- 條形碼:9787516185483 ; 978-7-5161-854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侗族研究叢書侗語語音語法及名物的多視角研究 本書特色
本著作對侗語語音、語法和名物進行了多視角、多層面、多方位的深入分析研究。 語音方面,從語言年代學視角探討侗臺語分化時限,提出侗語是1000年前左右從侗臺語中分化出來等觀點;運用歷史比較法對侗族語音史進行構擬,認為古代侗語有復輔音、前喉塞和濁塞音聲母;對目前學界的侗語方言土語劃分提出異見,運用區別性特征、通解度等理論進行調研,證實其劃分確有不當之處、亟須修正。 語法方面,從比較語法學、形態語法學、標記理論等角度對侗語語法進行多層面研究,指出侗語除了具有分析型語法特征外,也具有形態學語法特征;而侗語動物植物人物的前綴、報京侗語所有前綴等,都具有語法“標記范疇”的功能。 詞匯方面,將詞匯學與生物系統學及人類學傳統知識研究的方法相結合,對日益深陷瀕危的侗語傳統地名、傳統人名、自然名物(特別是動植物名稱詞)進行了搶救性的整理和研究,對于推動侗語詞匯學研究走向縱深和促進民族名物學在中國的發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中國侗族研究叢書侗語語音語法及名物的多視角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民族語研究與漢語研究、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傳統理論研究與現代理論研究相結合的宏觀與微觀視角,對侗語的語音、聲調、語法以及人名、地名、民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本書對侗語語音語法的探視、發現、認識極為深刻,這是非本民族學者所不及的。侗語聲調被稱為聲調演變的活化石。侗語有10個共時調位和15個歷史調類。侗語聲調由無到有,由少到多,其聲調經歷了五次漫長的演變過程,侗語應是世界聲調語言中聲調很多及演變很快的語言。侗語韻母輔音韻尾的發展演變也是漢藏語韻尾演變的歷史再現。此外 ,本書從語言人類學的視野,對侗族的人名、地名和民歌進行了獨到透徹地分析研究。
中國侗族研究叢書侗語語音語法及名物的多視角研究 目錄
中國侗族研究叢書侗語語音語法及名物的多視角研究 作者簡介
石林,1943年生,貴州錦屏人,侗族。1968年本科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1979年考取南開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師從邢公畹教授,專攻漢語侗臺語比較研究,1982年畢業后留校任教。先后擔任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侗臺語研究所所長,日本神奈川大學外國語學部特任教授,貴州大學西南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研究所、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貴州師范學院貴州民族學與人類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等職,現為貴州山地研究院人文社科部中國山地民族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侗族語言與文化、侗臺語比較研究、民族名物學。出版有《侗臺語比較研究》《侗語漢語語法比較研究》《湘黔桂邊區的三個族群方言島》等多部專著,發表論文80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