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汽車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44564
- 條形碼:9787122344564 ; 978-7-122-3445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 本書特色
《汽車的環境污染及防治對策》首先介紹了汽車(包括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生命周期內的環境危害、環境污染物的產生機理、排氣污染物的測量及評價方法、減少污染物生成和排放的方法;其次,介紹了我國輕型汽車國6(GB 18352.6-2016)、重型車國6(GB 17691-2018)以及歐6排放標準、美國環保署Tier3標準、日本“次期”排放標準;再次,介紹了傳統汽車針對上述排放法規的污染物控制技術,重點介紹了GDI汽油車及清潔柴油車排氣污染防治的新技術;*后,介紹了汽車環境污染的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分析了汽車生命周期內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并對電動汽車進行了案例分析。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車輛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汽車)、動力機械及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汽車排放與控制”“環境工程”“內燃機排放與控制”“交通污染與控制”等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汽車、內燃機、交通、環境保護和化工等行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使用。
汽車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 內容簡介
本書書首先介紹了汽車 (包括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生命周期內的環境危害、環境污染物的產生機理、排氣污染物的測量、評價方法和減少污染物生成和排放的方法 ; 其次, 介紹了我國輕型汽車國6 (GB 18352.6-2016) 、重型車國6 (GB 17691-2018) 、歐6排放標準、美國環保署Tier3標準和日本“次期”排放標準 ; 再次, 介紹了傳統汽車面對上述排放法規的污染物控制技術, 重點介紹了GDI汽油車及清潔柴油車排氣污染防治的新技術 ; *后, 介紹了汽車環境污染的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 分析了汽車生命周期內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并對電動汽車進行了案例分析。
汽車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 目錄
**節 環境污染與汽車的環境污染 / 1
一、環境污染與環境污染物的概念 / 1
二、汽車生命周期內的環境污染 / 1
三、環境空氣污染及室內空氣污染 / 3
四、汽車排氣中的空氣污染物 / 5
五、汽車車室內的空氣污染 / 6
六、汽車零件磨損等產生的非排氣懸浮顆粒空氣污染物 / 7
七、汽車的CO2 排放問題 / 8
第二節 汽車排放的氣體污染物的主要危害及防治對策 / 9
一、汽車排放的氣體污染物的主要危害 / 9
二、汽車排放的氣體污染物的主要防治對策 / 12
第三節 汽車生命周期內的液體及固體污染 / 12
一、 廢液及固體污染物的來源與種類 / 12
二、液體類污染物的主要特性與危害 / 13
三、廢棄固體污染物的主要特性與危害 / 13
第四節 汽車的噪聲污染及防治方法 / 15
一、噪聲的危害及道路交通噪聲的現狀 / 15
二、汽車噪聲的來源 / 16
三、汽車的噪聲標準 / 17
四、汽車噪聲的防治方法 / 18
第五節 報廢汽車固、液廢棄物污染的防治對策 / 20
一、汽車的材料組成 / 20
二、報廢汽車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 / 22
第六節 汽車的熱、電磁波及光污染 / 24
一、汽車的熱污染及防治對策 / 24
二、汽車的電磁波污染及防治對策 / 25
三、汽車的光污染 / 26
第七節 電動汽車的優勢與面臨的問題 / 27
一、電動汽車的結構特點與種類 / 27
二、純電動汽車的主要優勢、不足及應用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 28
三、燃料電池車的優勢、不足及面臨的問題 / 30
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主要優勢及不足 / 33
第八節 汽車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 / 34
一、汽車環境污染的宏觀防治對策 / 34
二、汽車使用中的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 36
參考文獻 / 37
第二章 汽車排氣污染物的生成機理與防治原理/ 42
**節 汽車內燃機的燃燒與燃燒污染物 / 42
一、汽車內燃機的燃燒與燃燒產物 / 42
二、燃料燃燒的基元反應 / 43
三、反應速率的概念 / 44
第二節 CO 的生成機理與防治方法 / 45
一、CO 生成的主要化學反應 / 45
二、CO 生成量的近似計算 / 47
三、CO 生成的影響因素 / 48
四、CO 的防治措施 / 48
第三節 HC 的生成機理與防治方法 / 48
一、汽油機排氣中HC 的生成機理與防治方法 / 49
二、柴油機排氣中HC 的生成機理與防治方法 / 53
三、 燃油蒸發和泄漏的HC 排放 / 54
第四節 氮氧化物的生成與防治方法 / 54
一、NO 的生成機理 / 54
二、NO2 的生成機理 / 60
三、N2 O 的生成機理 / 61
四、氮氧化物的防治方法 / 62
第五節 顆粒物的生成機理與防治方法 / 62
一、顆粒物的生成條件 / 62
二、顆粒物的生成過程與機理 / 63
三、顆粒物生成的計算模型 / 65
四、碳煙微粒生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 66
五、碳煙微粒的氧化燃燒 / 68
六、基于φ-T 圖的顆粒物排放防治方法 / 69
第六節 光化學煙霧的生成機理與防治方法 / 70
一、光化學煙霧的生成條件 / 70
二、光化學煙霧生成的主要化學反應 / 70
三、光化學煙霧的防治措施 / 71
參考文獻 / 71
第三章 汽車排氣污染物的測量方法/ 74
**節 汽車排氣污染物的測量系統 / 74
一、排氣污染物的評價指標 / 74
二、排氣污染物測量的有關規定 / 74
三、排氣污染物的發動機臺架測量系統 / 75
四、排氣污染物的整車測量系統 / 75
五、排氣取樣方法 / 77
第二節 排氣成分的分析方法 / 80
一、非分散式氣體分析法 / 80
二、氫火焰離子化分析法 / 84
三、化學發光分析法 / 84
四、氣相色譜分析法 / 86
五、紫外熒光分析法 / 88
六、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法 / 90
第三節 汽車排氣中顆粒物的測量方法 / 92
一、PM 的測量方法 / 92
二、PM 的測量系統 / 92
三、顆粒物數量的測量系統 / 98
第四節 實際行駛排放污染物的測量裝置 / 101
一、PEMS 的主要組成及功能 / 101
二、PEMS 的主要性能參數 / 102
三、PEMS 的PM 和PN 測試裝置 / 103
第五節 柴油車排氣煙度的測量方法 / 104
一、柴油機的排煙種類及評價方法 / 104
二、過濾式煙度計 / 104
三、不透光式煙度計 / 105
參考文獻 / 110
第四章 汽車排放標準及試驗規范/ 112
**節 汽車排放標準的發展歷程 / 112
一、我國國家標準的發展歷程 / 112
二、歐盟、美國和日本國家標準的發展歷程 / 114
三、汽車排放標準的框架 / 116
四、汽車排放標準的常用術語 / 117
第二節 全球統一的汽車測試循環 / 119
一、全球統一汽車測試循環推廣的必要性 / 119
二、全球統一的輕型汽車測試循環 / 120
三、全球統一的重型發動機測試循環 / 122
第三節 輕型汽車的型式檢驗、生產一致性、在用符合性檢查及其限值 / 124
一、型式檢驗試驗的類型與限值 / 124
二、生產一致性檢查試驗 / 128
三、在用符合性檢查 / 129
第四節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試驗的相關規定簡介 / 129
一、Ⅰ型試驗的主要規定及要求 / 129
二、Ⅱ型試驗的主要規定及要求 / 130
三、Ⅲ型試驗的主要規定及要求 / 132
四、Ⅳ型試驗的主要規定及要求 / 133
五、Ⅴ型試驗的主要規定及要求 / 135
六、Ⅵ型試驗的主要規定及要求 / 138
七、Ⅶ型試驗的主要規定及要求 / 139
第五節 重型汽車的排放標準及測試規范簡介 / 140
一、重型汽車污染物排放試驗項目 / 140
二、車輛或發動機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 141
三、發動機非標準循環(WNTE)和整車實際道路排放測試規程 / 142
四、曲軸箱排放試驗、排放控制裝置的耐久性和排放質保期的主要規定 / 143
五、耐久性運行試驗的主要規定 / 144
第六節 歐盟、美國和日本的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試規范簡介 / 144
一、歐盟的排放限值及測試規范簡介 / 144
二、美國聯邦(加利福尼亞州除外)的汽車限值及測試規范簡介 / 147
三、日本排放限值及測試規范簡介 / 152
參考文獻 / 155
第五章 汽油車的排氣污染與防治對策/ 157
**節 汽油車排放污染物的防治方法 / 157
一、汽油機排氣成分隨空燃比的變化特性與汽油機工作模式 / 157
二、汽油車空氣污染物的主要防治方法 / 159
三、EGR 的原理及EGR 系統的基本構成 / 161
四、熱反應器 / 162
五、二次空氣系統 / 164
六、燃料蒸發污染物凈化裝置 / 164
七、曲軸箱污染物凈化裝置 / 166
八、汽油及潤滑油組分優化 / 167
第二節 汽油車排氣催化凈化器的種類及其評價指標 / 168
一、排氣催化凈化器的種類 / 168
二、催化劑及其載體的種類 / 169
三、 載體的種類及主要結構參數 / 170
四、催化器的性能評價參數 / 172
第三節 三效催化凈化器 / 174
一、 三效催化凈化器的組成 / 174
二、三效催化凈化系統的構成 / 179
三、三效催化凈化系統中空燃比的監測方法 / 180
四、裝備三效催化凈化系統汽油車的主要不足 / 183
五、汽油車冷啟動后的凈化措施 / 185
第四節 缸內直噴汽油機的發展趨勢及其氣體污染物凈化技術 / 188
一、缸內直噴汽油車的發展趨勢 / 188
二、GDI 汽油機的燃燒模式及排放特點 / 189
三、GDI 汽油機汽車排氣中氣體污染物的后處理系統 / 190
第五節 稀混合氣GDI 汽油機排氣污染物的凈化技術 / 191
一、GDI 汽油機稀混合氣燃燒模式的實現方法 / 192
二、稀混合氣GDI 汽油機汽車的優勢與不足 / 193
三、稀混合氣GDI 汽油機汽車NOx 的控制方法 / 195
第六節 GDI 汽車排氣顆粒物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 200
一、GDI 汽車排氣顆粒物產生的原因 / 200
二、GDI 汽車排氣顆粒物的評價指標及特性參數 / 201
三、顆粒物的主要組成元素及其顆粒數量排放率 / 202
四、缸內直噴汽油機排氣顆粒物的影響因素 / 204
第七節 GDI 汽車排氣顆粒物的防治對策 / 209
一、GDI 汽車排氣顆粒物的防治對策 / 209
二、GPF 的結構參數及性能指標 / 210
三、GPF 的布置方案示例 / 212
四、GPF 推廣應用情況及其面臨的主要問題 / 213
參考文獻 / 215
第六章 柴油車的排氣污染與防治對策/ 221
**節 柴油機排放的特點與主要防治對策 / 221
一、柴油機排氣污染物的種類及特點 / 221
二、柴油機PM 和NOx 的排放特點 / 221
三、柴油機HC 的排放特點 / 224
四、現代柴油車排污染物的主要防治對策 / 224
第二節 柴油及潤滑油特性對柴油車排氣污染物的影響 / 226
一、柴油特性參數的影響 / 226
二、潤滑油特性的影響 / 229
第三節 柴油機的排氣再循環及閉式曲軸箱通風系統 / 231
一、EGR 的NOx 降低效果及其對柴油機其他性能的影響 / 231
二、柴油機EGR 的種類及工作原理 / 231
三、閉式曲軸箱通風系統 / 233
第四節 柴油車的氧化催化凈化器 / 234
一、氧化催化凈化器的種類及其應用情況 / 234
二、DOC 的污染物凈化機理 / 236
第五節 柴油車排氣顆粒物的過濾凈化技術 / 238
一、顆粒過濾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 238
二、DPF 濾芯的幾何結構及其特性參數 / 239
三、DPF 的主要性能指標 / 242
第六節 柴油車NOx 的凈化技術 / 244
一、NOx 的凈化原理與凈化器的種類 / 244
二、NOx 吸附催化還原凈化技術 / 244
三、NOx 的尿素選擇催化還原凈化技術 / 247
四、NOx 的HC 選擇催化還原凈化技術 / 249
第七節 現代柴油車的排氣后處理系統 / 250
一、現代柴油車的排氣后處理技術 / 250
二、現代柴油車后處理系統示例 / 253
參考文獻 / 257
第七章 電動汽車的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 262
**節 電動汽車環境污染的評價方法 / 262
一、電動汽車環境污染的特點與評價方法 / 262
二、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環境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流程 / 264
三、汽車制造用原材料的排放因子 / 266
四、汽車制造用燃料排放因子 / 268
五、電力生產過程的污染物排放因子 / 269
六、火力發電的環境污染及污染物排放因子 / 271
七、汽車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環境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方法 / 274
第二節 汽車全生命周期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素分析 / 276
一、汽車材料、制造、使用(行駛) 和報廢階段的CO2 排放 / 276
二、電力排放因子對汽車全生命周期各階段CO2 排放比例的影響 / 277
三、材料組成對汽車全生命周期環境污染及CO2 排放的影響 / 278
四、行駛里程對汽車全生命周期CO2 排放量的影響 / 279
五、百公里能耗對汽車使用過程CO2 排放率的影響 / 280
第三節 純電動汽車的環境污染 / 280
一、PEV 行駛中的主要異地環境污染物 / 280
二、PEV 汽車生產制造中的環境污染 / 282
三、PEV 生命周期中的環境污染 / 285
四、PEV 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287
第四節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環境污染與防治 / 287
一、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結構特點 / 287
二、燃料電池系統的組成與主要原材料種類 / 289
三、FCEV 生命周期內環境污染物排放及環境影響評價實例 / 294
四、FCEV 行駛過程異地環境污染的計算流程及計算實例 / 296
五、FCEV 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302
參考文獻 / 305
汽車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 作者簡介
李興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車輛工程和新能源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汽車環境保護技術、汽車內燃機燃燒污染及控制等,主持過的科研項目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項目、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項目、北京市重點學科建設子項目等二十余項科研項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