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藍皮書夏季號(2018-2019)中國經濟增長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5045
- 條形碼:9787520155045 ; 978-7-5201-5504-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藍皮書夏季號(2018-2019)中國經濟增長報告 本書特色
本書屬于經濟藍皮書夏季號。本報告共分為兩個部分,*部分為宏觀報告,第二部分為區域經濟發展前景報告。
宏觀報告回顧了2018-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的經驗事實,隨著中國GDP不斷增長,2019年中國城市化率將突破60%,以城市人口聚集推動的服務業和消費比重不斷上升,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逐步替代增長靠工業、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物質生產模式。經濟新常態開啟了中國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轉換。轉向高質量增長的核心是要從大規模物質生產為目標導向轉向“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消費和服務,通過人力資本累積、人的新鏈接與互動推動創新發展,形成消費-人力資本-創新的跨期效率補充機制。第二部分為中國區域經濟前景報告。通過對1990~2019年中國各省區市可持續發展情況和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得出了中國30個省區市1990~2019年、“八五”至“十三五”的發展前景和各一級指標經濟增長、增長潛力、政府效率、人民生活和環境質量的指數、分級和排名情況。并進行影響因素、雷達圖等相關分析。
經濟藍皮書夏季號(2018-2019)中國經濟增長報告 內容簡介
本書屬于經濟藍皮書夏季號。本報告共分為兩個部分,部分為宏觀報告,第二部分為區域經濟發展前景報告。 宏觀報告回顧了2018-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的經驗事實,隨著中國GDP不斷增長,2019年中國城市化率將突破60%,以城市人口聚集推動的服務業和消費比重不斷上升,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逐步替代增長靠工業、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物質生產模式。經濟新常態開啟了中國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轉換。轉向高質量增長的核心是要從大規模物質生產為目標導向轉向“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消費和服務,通過人力資本累積、人的新鏈接與互動推動創新發展,形成消費-人力資本-創新的跨期效率補充機制。第二部分為中國區域經濟前景報告。通過對1990~2019年中國各省區市可持續發展情況和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得出了中國30個省區市1990~2019年、“八五”至“十三五”的發展前景和各一級指標經濟增長、增長潛力、政府效率、人民生活和環境質量的指數、分級和排名情況。并進行影響因素、雷達圖等相關分析。
經濟藍皮書夏季號(2018-2019)中國經濟增長報告 目錄
.1 外部沖擊、名義GDP收縮與增強經濟體制韌性/001
一 外部沖擊引起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名義GDP收縮/003
二 外部沖擊的評估/007
三 高質量轉型的潛力評估/010
四 高質量增長與增強經濟韌性的國際比較/018
五 區域發展前景/031
六 增強經濟韌性的體制安排/040 Ⅱ 區域經濟發展前景報告
.2 1990~2019年中國各省區市發展前景評價
——高質量發展和增強經濟韌性/046
一 引言/047
二 中國各省區市發展前景評價結果/048
三 中國各省區市發展前景分級情況/098
四 中國各省區市發展前景的影響因素分析/115
五 結論/154
附錄1 評價結果相關圖表/156
附錄2 指標設計及數據處理/167 Abstract/231
Contents/233
經濟藍皮書夏季號(2018-2019)中國經濟增長報告 作者簡介
李 揚 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別于安徽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8~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經濟學部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第三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2011年被評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研究會副理事長。
曾五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和論文獎。已出版專著、譯著23部,發表論文400余篇,主編大型金融工具書6部。主持國際合作、國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項目40余項。
劉霞輝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承擔和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及社科院、經濟所重大課題研究。在《經濟研究》等核心刊物上發表了論文多篇。主要專著有:《改革年代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中國經濟增長前沿》(合著)。李 揚 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別于安徽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8~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經濟學部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第三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2011年被評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研究會副理事長。
曾五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和論文獎。已出版專著、譯著23部,發表論文400余篇,主編大型金融工具書6部。主持國際合作、國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項目40余項。
張 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參加和主持了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世界勞工組織等多項國際合作、社科基金重點課題和國家交辦的課題。負責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沿”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和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研究”等課題。合作四次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出版專著若干本,在《經濟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或合作發表了幾十篇論文,共計百余萬字。
劉霞輝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承擔和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及社科院、經濟所重大課題研究。在《經濟研究》等核心刊物上發表了論文多篇。主要專著有:《改革年代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中國經濟增長前沿》(合著)。
袁富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承擔和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經濟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主要專著有:《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分析》等。
張自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兩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或主要成員參與了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金融評論》、《經濟學(季刊)》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專著《中國城市化模式、演進機制和可持續發展研究》入選社科院文庫,并被評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10項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成果之一。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