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財政政策
第1講 看得見的手
“看得見的手”說的是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凱恩斯認為,供給不會自動創造需求。當一國經濟不景氣時,國家可以加大財政赤字、通過發行國債來刺激經濟發展,政府可以運用宏觀調控手段來解決 經濟問題。政府要刺激需求,拉動經濟,要靠這只“看得見的手”。
第2講 經濟中的平衡_ 009
你想了解一國經濟究竟是怎樣平衡的?你想知道政府每天都在忙什么嗎?就是讓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但是不管政府怎樣刺激需求,使出什么招數,經濟就是不能平衡,這時怎么辦?宏觀經濟怎么平衡?只能用價格來找平。
第3講 GDP:國內生產總值_ 016
用什么來計算一國的經濟總量?用 GDP。用什么來衡量國家之間的差距?用 GDP。用什么來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用人均GDP。
第4講 市場會失靈嗎 ?_ 021
經濟大蕭條來臨時,顯示了市場之手的無助。人們發現,原來有些事情是市場不能做的,市場在某些方面存在失靈。市場失靈表現為三個方面:經濟中的外部性、公共物品的缺失、社會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第5講 政府扮演的經濟角色 _ 027
政府究竟在經濟生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它又怎樣來扮演好這些角色呢?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穩定經濟、提供公共服務、提供公平競爭的條件、解決收入再分配的問題。
第6講 財政的收入與支出 _ 034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每天都離不開財政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了解財政知識,了解財政的收入與支出,也就是財政的錢從哪里來,又花到哪里去了。
第7講 中國的分稅制 _ 040
我國現行的分稅制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開征稅,一個是中央稅,一個是地方稅,還有一個是共享稅。稅收的人事權也分開了,分為國稅局和地稅局,國稅局替中央政府收稅,地稅局替地方政府收稅。
第8講 財政赤字與國債 _ 047
我們生活在社會上需要公共物品,而國家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需要錢,支出多了就會出現財政赤字,這個窟窿怎么填上呢?就需要發行國債,這國債怎么還呢?是用納稅人的錢去還。
第9講 財政政策有哪些? _ 053
我們將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比喻為開車,當經濟太熱時政府需要“踩剎車”;當經濟過冷時則政府需要“踩油門”。減稅和擴大政府
支出是“踩油門”,加稅和減少政府支出是“踩剎車”。
貨幣理論
第10講 貨幣的產生 _ 061
貨幣具有四種職能: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值尺度、延期支付。貨幣的每一種職能都在告訴大家理財的思路:怎樣使你手中的錢保值和增值,這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第11講 銀行如何創造貨幣 _ 068
銀行通過信用創造貨幣供給,銀行的信譽越好,它創造貨幣供給的能力就越大。一國的法定準備金率越低,銀行創造的貨幣供給就越多。現代社會經濟是一環接一環扣在銀行身上加速運行的。
第12講 信用是經濟運行的基石 _ 075
銀行是在信用的基礎上產生的。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銀行在更大的基礎上創造了信用,它在不斷創造著貨幣供給。現代銀行對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企業、每個城市乃至每個國家而言 ,都充當著出納的角色,而信用是經濟運行的基石。
第13講 美國中央銀行的誕生 _ 082
在美國出現中央銀行之前,JP.摩根一個人起到了中央銀行的作用。但一個國家的財政和金融問題全靠一個人來解決,這就太脆弱了。于是美國誕生了中央銀行,也就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簡稱美聯儲。
第14講 中央銀行的作用 _ 089
中央銀行在經濟生活中要解決兩個問題:**,保護儲戶的利益;第二,保持健康的融資渠道。
第15講 貨幣的幾個重要概念 _ 095
貨幣的數量就叫貨幣供給。人們持有貨幣主要有三種需求:交易需求、預防需求、投機需求。貨幣流通速度的高低與貨幣需求有著密切的關系。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發的鈔票。貨幣乘數的大小取決于貨幣的定義,貨幣定義越廣,乘數就越大。
第16講 格林斯潘的故事 _ 101
人們這樣形容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美國總統一跺腳,打顫的僅僅是白宮,可格林斯潘一打噴嚏,那全世界就得下雨。可見,在貨幣問題上美國中央銀行行長比美國總統還要權威。
第17講 貨幣政策的三大法寶 _ 108
一國的貨幣政策影響了經濟的冷與熱,影響了錢的多與少,這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貨幣政策有三大工具:法定準備金率、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
第18講金融市場為我們提供了什么? _ 114
金融市場是一個融資的場所,在這里可以進行間接融資或直接融資,其模式主要分為銀行融資和股市融資兩種。金融市場又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主戰場是貨幣市場,而不是資本市場,尤其是不能調控股票市場。
第19講 宏觀經濟政策的組合拳 _ 119
政府調控經濟有三大政策:一是財政政策,二是貨幣政策,三是對外經濟政策。政府宏觀調控的思路是經濟冷時“踩油門”,經濟熱時“踩剎車”,這些都是逆周期調節。掌握這些基本理論和政策,就能看懂宏觀政策的出臺,在面對消費、投資和理財決策時,你的選擇就會合理得多。
第20講 中國經濟回暖了嗎? _ 124
2019年**季度,我國經濟出現了好轉跡象,但受到貿易進出口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表現為乍暖還寒。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通貨膨脹
第21講 通貨膨脹的基本知識 _ 131
通貨膨脹是宏觀經濟中*令人關心的話題了,它又是各國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的難題。通貨膨脹的危害究竟是什么?它對宏觀經濟會產生什么影響?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么影響呢?
第22講 德國的惡性通貨膨脹 _ 137
1923年的惡性通貨膨脹是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早的導火索。“二戰”后德國再度爆發了惡性通脹,導致貨幣制度崩潰。人們用美國的香煙代替貨幣。德國的通脹讓我們看到,貨幣是交換媒介,當人們都不要一種貨幣時,貨幣就變成了廢紙。
第23講 俄羅斯的惡性通貨膨脹 _ 144
1992年,俄羅斯爆發了惡性通貨膨脹。人們拿著盧比買不到吃的,通貨膨脹率達到 2 500%,所有人的現金儲蓄都成了廢紙,俄羅斯政府通過印鈔的方式,把他們國家的中產階級都變成了無產者。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第24講津巴布韋的惡性通脹 _ 151
2009年津巴布韋爆發了的惡性通脹。在那里,去一趟洗手間要100萬津元,買一盤魚香肉絲要 1.2億津元。*后,它們印出了 5億、10億、20億、100億、100萬億的大額紙鈔。人們推一車鈔票卻買不到東西。惡性通脹讓這個曾經的“非洲糧倉”面目皆非。
第25講如何衡量通貨膨脹 _ 156
各國都用價格指數來表示本國的通脹率。我國有兩種價格指數,一個是社會商品零售物價總指數,另一個是消費價格指數(CPI),我國用 CPI來衡量通貨膨脹率。當你看到 CPI上漲或下跌時,就了解我國通脹率的高與低。
第26講 誰為通脹買單? _ 163
通貨膨脹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不負責任。在1948年國民政府遇到難題,工資和軍餉都發不出去,*后印了大量金圓券,導致物價飛漲,*終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爆發。為通貨膨脹買單的一定是普通老百姓。
金融危機
第27講 索羅斯出山 _ 173
國際金融投資家喬治·索羅斯看準美元貶值、日元升值的趨勢,賺到了錢;接著,他看準英鎊貶值、馬克升值的趨勢,又賺到了錢。索羅斯多次攻擊各國的匯率體系,讓他的個人收入在 1992年位,居華爾街十大收入排行榜榜首,高達 6.5 億美元。
第28講 泰銖貶值 _ 180
1997年亞洲爆發了金融危機,首當其沖的是泰國。泰國的匯率被徹底擊垮,泰銖貶值 40%以上,泰國人的財富和經濟都遭受了巨大損失。索羅斯是怎樣攻擊泰銖的?國際金融炒家又是如何用匯率賺錢的呢?
第29講 港幣保衛戰 _ 187
索羅斯等國際炒家們*后一戰落到了香港。在索羅斯攻擊港幣的過程中,在匯市上沒有得逞,他們想讓香港股市崩盤。香港政府和炒家展開了一場股市保衛生死戰,用 1 200億元港幣打退了國際炒家。
第30講 俄羅斯債務危機 _ 194
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不好,俄政府沒錢,先發鈔后發債,結果債務越發越大。1998年,俄羅斯政府無法償還借的外債,于是爆發了債務危機。盧布大幅貶值,經濟一瀉千里。
第31講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 _ 201
從 2001年起,美國的商業銀行不斷放貸,投資銀行不斷把次級貸款打包賣出,雪球越滾越大,房價越炒越高,吹大了美國房地產的泡沫。美國政府出來救市。然而,巨大的窟窿讓美國政府無力回天,*終引爆了美國的金融危機。
第 32講 全球金融危機 _ 208
2008年,對于美國乃至全世界來說都是歷史性的一年。這一年,爆發了以美國華爾街為中心的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兩房”公司宣布破產,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公司股價暴跌,第四大投行雷曼公司宣布破產,*終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機!面對此次金融危機,美國政府又是怎么做的?采取了什么樣的貨幣政策呢?
第 33講 2010年歐債危機 _ 215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政府救市,就把金融危機引向了歐洲。歐債危機爆發后,歐洲經歷了巨大動蕩,政府債臺高筑。歐債危機的啟示是,借債一定要用到產生效益的地方,否則就會出問題。
第 34講 危機啟示錄 _ 222
世界爆發金融危機后,各國政府都在救市,我國政府救市了嗎?我國 4萬億元的救市計劃又帶來了哪些新問題?美國、歐洲和中國在救市上同樣使用了財政和貨幣手段,但為什么美國經濟四年后能走出谷底,歐洲經濟也復蘇了,中國經濟卻是先漲后跌、大起大落呢?
后 記 _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