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域水潦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7320
- 條形碼:9787100177320 ; 978-7-100-17732-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旱域水潦 本書特色
本書為《田野·社會叢書》第三輯中的一本,在城市環境史的維度下凝練問題,以揭示水患與城市辯證、多元的互動關系為依歸,將歷史時期城市水患提升到城市環境史的層面來研究。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水患與防治”,以兩章的篇幅對山陜黃土高原城市水患的發生狀況、致災原因、防治措施等進行全面考察;下篇“多元探討”,以個案的形式聚焦作為環境災難的水患遷城、水患之于城市的利害相生特性、洪水塑造下的城市水域與民眾生活等三個議題,在更高層面建構水患語境下城市環境史研究的基本知識體系。
全書征引文獻豐富且多元,地圖資料豐富,包括明清實錄、地方志書、洪澇檔案史料、報紙雜志等,其中直接征引的方志資料近250余種,清繪地圖40余幅,書末5萬余字的附錄是有關明代以降山陜黃土高原城市水患的大事年表,內容詳盡完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且能夠為當下的城市防洪減災工作提供歷史借鑒。
旱域水潦 內容簡介
1.本書集中關注明代以來山陜黃土高原城市地帶水多為患的現象,有一定的學術創新、學術價值和現實關懷。
2.全書征引文獻豐富、多元,地圖資料豐富。書后附有明代以來山陜黃土高原城市水患的大事年表,內容詳盡。
旱域水潦 目錄
導 言 …………………………………………………………………… 1
上篇 水患與防治
**章 山西省的城市水患與防治 ……………………………… 18
**節 山西城市水患的整體狀貌 ……………………………… 18
第二節 山西南部四城 …………………………………………… 28
第三節 山西中部四城 …………………………………………… 40
第四節 山西北部四城 …………………………………………… 66
第五節 小結 …………………………………………………… 82
第二章 陜西黃土高原地帶的城市水患與防治 ……………………… 86
**節 陜西黃土高原城市水患的整體狀貌 …………………… 87
第二節 關中四城 ………………………………………………… 99
第三節 陜北四城 ……………………………………………… 126
第四節 小結 ………………………………………………… 148
下篇 搖多元探討
第三章 積漸所致: 洪水災難與榮河、 河津二城的遷移 ………… 152
**節 議題: 作為環境災難的水患遷城現象 ……………… 152
第二節 榮河縣城的洪水災難與城市遷移 …………………… 155
第三節 河津縣城的水患現象與城市遷移 …………………… 170
第四節 小 結 ………………………………………………… 180
第四章 關系千萬重: 呂梁山東麓三城的洪水災害與城市水環境 … 183
**節 議題: 洪水之于城市的利害相生特性 ……………… 183
第二節 城市洪災的產生 ……………………………………… 184
第三節 洪水影響下的城市水體景觀 ………………………… 191
第四節 地方治洪及城市水環境效應 ………………………… 201
第五節 小 結 ………………………………………………… 208
第五章 文瀛湖: 山西省城內的一處洪澇適應性景觀與城市生活 … 209
**節 議題: 城市洪澇適應性景觀在民眾生活中的角色 … 209
第二節 明清傳統時代的文瀛湖及周邊 (1436—1885 年) …… 212
第三節 晚清民國時期的文瀛湖及周邊 (1885—1937 年) …… 222
第四節 小 結 ………………………………………………… 234
第六章 鳳翔東湖: 關中地區的一處城市水域與日常生活 ……… 237
**節 引子: 作為洪澇適應性景觀的鳳翔東湖 …………… 237
第二節 追尋東坡的足跡: 東湖的形成與明清時期的湖景造 …………240
第三節 “美主嘉賓成雅會冶: 明清士人在東湖的雅集與書寫 ………… 252
第四節 民國以降東湖水域的景觀營建與民眾生活 ………… 265
第五節 小 結 ………………………………………………… 276
結 語 ………………………………………………………………… 280
附錄 山陜黃土高原城市水患大事年表 (1368—1979 年) ……… 285
圖片目錄 ……………………………………………………………… 433
表格目錄 ……………………………………………………………… 435
參考文獻 ……………………………………………………………… 436
后 記 ………………………………………………………………… 465
展開全部
旱域水潦 作者簡介
李嘎,1979年生,山東鄒平人,復旦大學歷史學(歷史地理專業)博士,F為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2018年入選“三晉英才”支持計劃。研究方向為歷史地理學、環境史、城市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1項,出版著作2部(含合著),在《考古》《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等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