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外包隊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機制:全球價值鏈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07769
- 條形碼:9787521807769 ; 978-7-5218-0776-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外包隊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機制:全球價值鏈視角 本書特色
二十世紀后半期,外包作為一種組織和治理力量,將同一產品不同環節作為外包訂單跨國分散,由此形成緊密協作的國際分工體系。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通過承接外包訂單,加入國際分工體系,可以迅速對接國際技術前沿;但是,外包活動的利得分配從來就不是靜態的和單維的。國際分工體系的組織和治理力量——外包——對經典理論提出了許多挑戰,對發展中國家趕超戰略的拷問更是發人深省的。為此,本書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出發,研究外包對經濟波動、區域協調發展、國民收入分配和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經濟效應與傳導機制,不僅能豐富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內涵與維度;而且能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時調整自身的趕超戰略。
外包隊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機制:全球價值鏈視角 內容簡介
《外包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機制:全球價值鏈視角》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出發,研究外包對經濟波動、區域協調發展、國民收入分配和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經濟效應與傳導機制,不僅能豐富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內涵與維度;而且能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時調整自身的趕超戰略。 一,外包與經濟波動。該書利用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在采用帶有Driscoll-Kraay標準誤的固定效應估計方法等穩健性回歸之后,發現外包對經濟波動的效應顯著為正,并且可以通過出口和進口兩種渠道造成經濟波動。進一步,該書發現小企業、外資企業和低技術行業的比重越高,外包造成的經濟波動就越大。此外,該書還發現外包沖擊造成經濟波動的機制表現為,主要是通過增加既有企業生產和就業的波動性——密度邊際波動實現的;而不是通過增加企業數的波動性——擴展邊際波動實現的。 第二,外包與地區差距。該書測度了中國八大區域的國際外包水平和國內外包水平,發現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皆在國際外包體系中處于低附加值的分工環節;東部地區對中西部的產業關聯效應更多地體現為將其壓制在低級要素供應商的地位;國際外包體系與國內外包體系之間、國內區域間外包體系與國內區域內外包體系之間皆存在割裂。隨后通過構建聯立方程模型的實證發現,從整體上看,國際外包體系與國內外包體系之間,區域間外包體系與區域內外包體系之間均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種割裂關系可能就是造成中國地區差距擴大的微觀機理。 第三,外包與勞動收入份額。該書認為外包可以通過價格驅動、低端鎖定和世界勞動力市場一體化三種渠道,降低發展中國家勞動力的報酬及其在國民收入中的份額。該書隨后利用中國的行業面板數據,采用帶有Driscoll-Kraay標準誤的固定效應估計方法等穩健性檢驗后,發現外包對勞動收入份額的效應顯著為負。國際外包體系表面上增加了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需求,實質上是發達國家的資本壓榨發展中國家的勞動的機制。 第四,外包與內資企業產業升級。在利用中國制造業的面板數據,采用工具變量法克服了模型的內生性問題和區分了進出口的不同渠道后,該書揭示了在中國貿易急劇增長的表象下,隱藏著外包這樣一種組織和治理的力量,可以對內資企業產業升級產生抑制效應。國際外包體系,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本質上屬于一種被生產者驅動型和購買者驅動型價值鏈協同封鎖,陷入進口和出口互相引致,技術和市場雙重追趕的“俘獲型”網絡。
外包隊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機制:全球價值鏈視角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五節 可能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 外包組織治理下的國際貿易:特征性事實
**節 外包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六個特征性事實
第二節 外包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引入外包的經濟全球化:界定與測度
**節 全球化“三位一體”的進程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指數的構建:引入外包
第三節 中國經濟全球化指數的測度與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外包與經濟波動
**節 全球化時代經濟波動的新來源
第二節 分析框架和理論假說
第三節 模型設定與變量說明
第四節 模型檢驗和實證分析
第五節 經濟波動的傳導機制:企業規模、產權與行業特征
第六節 經濟波動的邊際分析
第七節 就業波動的方差分解
第八節 小結
第五章 外包與地區差距
**節 中國的兩個“中心一外圍”格局
第二節 中國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的現狀與特征
第三節 國際外包與國內外包的測度方法
第四節 中國各區域的國際外包與國內外包水平
第五節 計量模型和理論含義
第六節 實證研究的發現
第七節 小結
第六章 外包與勞動收入份額
**節 中國勞動收入份額和外包指數的趨勢
第二節 兩條研究路徑
第三節 分析框架和理論假說
第四節 模型設定與變量說明
第五節 模型檢驗和實證分析
第六節 外包影響勞動收入份額的具體渠道
第七節 小結
第七章 外包與內資企業產業升級
**節 中國內資企業的低端鎖定
第二節 傳統與新興兩個研究視角
第三節 分析框架和理論假說
第四節 模型設定與變量說明
第五節 模型檢驗和實證分析
第六節 小結
第八章 總結與啟示
附錄1 行業劃分標準
附錄2 穩健性檢驗
附錄3 國際外包指數與國內外包指數的推導過程
附錄4 中國八大區域的國際外包指數與國內外包指數
附錄5 行業對照表
附錄6 生產者和購買者驅動型行業的分組
參考文獻
后記
外包隊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機制:全球價值鏈視角 作者簡介
張少軍,現為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價值鏈、省際貿易。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6項國家級課題。在《經濟學》(季刊)與《管理世界》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所發論文多次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出版專著一本。連續兩次獲得中國國際經貿領域最高學術研究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連續三次獲得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