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5064
- 條形碼:9787520345064 ; 978-7-5203-450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 本書特色
作者對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麗江古城、石林“阿詩瑪文化”、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遺產、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田野調查,總結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的成就和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作者認為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在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用文化目的論引領文化工具論,科學保護和開發民族文化遺產;要樹立文化生態自覺,維護云南民族地區文化和生態的相互依存和多樣調適格局;少數民族村落文化遺產的復興與開發,是促進民族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并推動鄉村整體振興的重要動力。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 內容簡介
作者對迪慶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麗江古城、石林“阿詩瑪文化”、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遺產、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田野調查,總結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的成就和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作者認為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在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用文化目的論引領文化工具論,科學保護和開發民族文化遺產;要樹立文化生態自覺,維護云南民族地區文化和生態的相互依存和多樣調適格局;少數民族村落文化遺產的復興與開發,是促進民族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并推動鄉村整體振興的重要動力。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 目錄
前言???????????????????????????? (1)
**章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總論????? (1)
一 文化遺產與少數民族文化遺產?????????????? (1)
二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概況??????????????? (3)
三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歷程?????????? (4)
四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的成就與經驗?? (15)
(一)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就??????????????? (15)
(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就?????????????? (17)
(三)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文化產業開發成就???????? (19)
(四)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基本經驗????? (23)
五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
對策????????????????????????? (28)
(一) 問題??????????????????????? (28)
(二) 對策??????????????????????? (34)
第二章 迪慶“香格里拉” 文化發明與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建設???????????????????????? (43)
一 以藏族為主體多民族格局的歷史形成??????????? (43)
二 以藏文化為主體多民族文化遺產的豐富多彩???????? (52)
(一) 物質文化遺產??????????????????? (52)
(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 (52)
三 “香格里拉” 文化的發明和“文化興州” 戰略的實施??? (61)
四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申報與建設????????? (67)
(一) 申報過程與前期規劃???????????????? (67)
(二) 建設內容????????????????????? (68)
(三) 建設進展與成就?????????????????? (70)
五 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77)
(一) 存在問題????????????????????? (77)
(二) 對策建議????????????????????? (81)
六 文化生態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的兩個成功案例??????? (85)
(一) 獨克宗古城的重建、保護與開發??????????? (85)
(二) 普達措國家公園建設???????????????? (89)
第三章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保護與開發?????????? (94)
一 麗江古城的自然與文化價值??????????????? (94)
(一) 麗江古城的地理區位與氣候????????????? (94)
(二) 麗江古城的整體空間布局與形態??????????? (94)
(三) 麗江古城的人文社會環境?????????????? (95)
二 麗江古城文化遺產資源概況??????????????? (96)
(一) 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概況??????????????? (96)
(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型及其特征??????????? (97)
三 麗江古城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傳統與變遷????????? (99)
(一) 麗江古城的村落和民居建筑特點??????????? (99)
(二) 麗江古城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傳統規約???????? (100)
(三) 麗江古城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當代際遇???????? (103)
(四) 麗江古城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代機制的構建?????? (117)
四 麗江古城文化產業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123)
(一) 麗江古城文化產業開發的雙面效應?????????? (123)
(二) 麗江古城社會文化生活的變遷???????????? (134)
(三) 麗江古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建立??????? (138)
五 對麗江古城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思考????????? (151)
(一) 麗江古城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51)
(二) 麗江古城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對策建議??????? (153)
第四章 石林“阿詩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160)
一 «阿詩瑪» 的收集整理及多種藝術形式的影響?????? (160)
(一) «阿詩瑪» 的全面系統收集整理??????????? (161)
2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
(二) «阿詩瑪» 多種藝術形式及其影響?????????? (166)
(三) «阿詩瑪» 走向世界???????????????? (167)
(四) «阿詩瑪» 與旅游業的初步結合??????????? (167)
二 從敘事長詩«阿詩瑪» 到“阿詩瑪文化” ???????? (169)
(一) 解放思想、輿論先行? 加強阿詩瑪文化研究?????? (170)
(二) 明確思路? 打造品牌???????????????? (171)
(三) 大力發展阿詩瑪文化產業?????????????? (172)
三 阿詩瑪文化的傳統形態???????????????? (172)
(一) 與石林自然環境相適應??????????????? (172)
(二) 反映了撒尼人的生產方式?????????????? (173)
(三) 反映了撒尼人的生活方式?????????????? (174)
(四) 反映了撒尼人的民間宗教信仰???????????? (176)
(五) 反映了撒尼人民的核心價值觀???????????? (178)
四 阿詩瑪文化的內涵和外延??????????????? (179)
(一) 繼承傳統的阿詩瑪文化??????????????? (179)
(二) 發明創造新的阿詩瑪文化?????????????? (179)
(三) 廣泛吸收現有的阿詩瑪文化研究成果????????? (181)
(四) 廣泛吸納實際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 (183)
(五) 本書提出的阿詩瑪文化概念????????????? (187)
五 阿詩瑪文化保護與發展: 成就、問題與對策??????? (192)
(一) 成就??????????????????????? (192)
(二) 問題??????????????????????? (198)
(三) 對策??????????????????????? (203)
第五章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208)
一 楚雄州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概況???????????? (208)
(一) 加大經費投入??????????????????? (210)
(二) 在鄉村建立文化遺產傳習所????????????? (210)
(三) 以彝族歌舞文化為基礎的舞臺藝術作品大放光彩???? (211)
(四) 大力推進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楚雄區域的民族文化產業
發展??????????????????????? (211)
二 “梅葛” 和“彝劇” 的保護與開發??????????? (216)
目 錄3
(一) “梅葛” 的保護與開發??????????????? (216)
(二) 彝劇的保護與開發????????????????? (223)
三 幾點認識?????????????????????? (228)
第六章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
———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老達保村為例???????? (236)
一 “土、洋” 并存傳統村落文化的形成?????????? (237)
二 傳統村落文化的沉寂、復興與開發??????????? (243)
三 幾點認識?????????????????????? (250)
后記??????????????????????????? (253)__
展開全部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 作者簡介
郭家驥,1955年7月出生于昆明,1983年云南大學畢業分配到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從事民族學人類學研究至今,現任省社科院二級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有:社會人類學的民族關系研究、生態人類學、民族文化保護、民族問題與民族地區發展、云南藏區研究等。有個人專著5種,主編專著十余種,論文100多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云南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稱號,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