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李克煌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18156
- 條形碼:9787564918156 ; 978-7-5649-181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克煌文集 本書特色
李克煌教授是我國自然地理學家,河南大學地理學文庫編委會編著的《李克煌文集》包括李先生的自傳、35張珍貴的照片和35篇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代表性論文,內容涉及綜合自然地理、氣候學、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自然地理界面等方面的研究,是對先生科研歷程的回顧和梳理,也讓地理學界同人從一個側面了解河南大學自然地理學的發展。
李克煌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包括李先生的自傳、35張珍貴的照片和35篇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代表論文, 內容涉及綜合自然地理、氣候學、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自然地理界面等方面的研究。包括: 傳記、論文選兩大部分。
李克煌文集 目錄
**部分 傳記
求學之路
勞動鍛煉與西藏考察
教學路上的探索
系主任工作實踐
教學與科研
第二部分 論文選
西藏高原地貌發育的五個問題及其在生產建設中的意義
開封西北郊景觀形態單位的調查研究
河南省綜合自然區劃問題的探討
豫南“77.7”大暴雨過程的能量分析
太陽總輻射與作物光能生產潛力的氣候學計算方法
河南太陽總輻射的計算方法和分布特征
河南作物生產潛力的估算和分析
伏牛山地的溫度場和亞熱帶北界
豫西山地平均降水量的推算和分析
豫西山地亞熱帶北界的劃分
論豫西山地區的水分平衡和氣候干燥度
河南省的太陽能資源及其利用區劃
論豫西山地區氣候資源的利用問題
干旱指標的初步探討
論縣級資源一經濟一生態系統優化模式
西峽縣土地利用*優結構模式的初步研究
地下室的氣候特點和太陽能利用
論地理系統的研究方法
縣級資源一經濟一生態系統模式初探
利用太陽能改善地下室氣候環境的研究
山區植物生產潛力及土地人口承載力初探
論山區發展中的環境整治問題
豫西山地自然資源的農業開發
論降雨徑流的集存
秦嶺黃淮平原交界帶地表面輻射平衡的計算和分析
秦嶺黃淮平原交界帶地表面熱量平衡的計算和分析(上)
秦嶺黃淮平原交界帶地表面熱量平衡的計算和分析(下)
豫西地區水分資源與旱地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
秦嶺一黃淮平原交界帶氣候邊際效應初探
試論自然地理界面
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帶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豫西地區降水資源對旱地糧食作物產量的影響與對策
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的特點與辨識
山地平原交界帶自然災害與資源環境評價
全球變暖及其對策
附錄一:記事
附錄二:著述目錄
求學之路
勞動鍛煉與西藏考察
教學路上的探索
系主任工作實踐
教學與科研
第二部分 論文選
西藏高原地貌發育的五個問題及其在生產建設中的意義
開封西北郊景觀形態單位的調查研究
河南省綜合自然區劃問題的探討
豫南“77.7”大暴雨過程的能量分析
太陽總輻射與作物光能生產潛力的氣候學計算方法
河南太陽總輻射的計算方法和分布特征
河南作物生產潛力的估算和分析
伏牛山地的溫度場和亞熱帶北界
豫西山地平均降水量的推算和分析
豫西山地亞熱帶北界的劃分
論豫西山地區的水分平衡和氣候干燥度
河南省的太陽能資源及其利用區劃
論豫西山地區氣候資源的利用問題
干旱指標的初步探討
論縣級資源一經濟一生態系統優化模式
西峽縣土地利用*優結構模式的初步研究
地下室的氣候特點和太陽能利用
論地理系統的研究方法
縣級資源一經濟一生態系統模式初探
利用太陽能改善地下室氣候環境的研究
山區植物生產潛力及土地人口承載力初探
論山區發展中的環境整治問題
豫西山地自然資源的農業開發
論降雨徑流的集存
秦嶺黃淮平原交界帶地表面輻射平衡的計算和分析
秦嶺黃淮平原交界帶地表面熱量平衡的計算和分析(上)
秦嶺黃淮平原交界帶地表面熱量平衡的計算和分析(下)
豫西地區水分資源與旱地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
秦嶺一黃淮平原交界帶氣候邊際效應初探
試論自然地理界面
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帶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豫西地區降水資源對旱地糧食作物產量的影響與對策
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的特點與辨識
山地平原交界帶自然災害與資源環境評價
全球變暖及其對策
附錄一:記事
附錄二:著述目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