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新書--兒童肥胖與相關性疾病 (中西醫診療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97046
- 條形碼:9787508097046 ; 978-7-5080-970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兒童肥胖與相關性疾病 (中西醫診療手冊) 內容簡介
兒童肥胖可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其嚴重程度和流行率在全球范圍一直呈遞增趨勢。《兒童肥胖與相關性疾病中西醫診療手冊》架構完備,條理清晰,對兒童肥胖及相關性疾病的發病、病機、診斷、傳統與現代治療方法及一些相關研究進展做了詳實的闡述,便于兒科臨床醫師系統掌握相關疾病的診療思路,具有較強的臨床實踐性與指導意義。
新書--兒童肥胖與相關性疾病 (中西醫診療手冊) 目錄
**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與發病機制
一、西醫病因病機
二、中醫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與并發癥
一、臨床表現
二、并發癥
第四節 西醫診斷與中醫辨證
一、西醫診斷
二、中醫辨證
第五節 鑒別診斷
第六節 治療
一、西醫治療及研究進展
二、中醫辨證治療及研究進展
三、單味中藥的研究
四、外治法
五、針灸治療
六、推拿治療
七、飲食療法
第七節 預防
第二章 肥胖兒童糖代謝異常
**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與發病機制
一、西醫病因病機
二、中醫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
第四節 西醫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西醫診斷
二、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一、治療目的
二、非藥物治療
三、藥物治療
四、代謝手術
五、中醫辨證治療與研究進展
第六節 預防與調護
一、節制飲食
二、適當運動
三、定期血糖監測
四、堅持規律生活
第三章 肥胖兒童高血壓
**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與發病機制
一、西醫病因病理
二、中醫病因病機
……
第四章 兒童代謝綜合征
第五章 兒童非酒精性脂肪肝
第六章 多囊卵巢綜合征
附表1 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
附表2 2~18歲兒童肥胖、超重篩查BMI界值點
附表3 中國兒童青少年血壓參考標準
新書--兒童肥胖與相關性疾病 (中西醫診療手冊) 節選
《兒童肥胖與相關性疾病中西醫診療手冊》: (二)病因病機 引起兒童肥胖的病因主要有:飲食、體質、情志因素。 1.飲食因素 《素問·通評虛實論》說:“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長期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超過了機體正常的需要,過剩的將轉化為膏脂,分布全身,發為肥胖。正所謂“氣血有余,化為膏脂”。同時,由于水谷精微的攝人過量,超過了臟腑自身的轉輸功能,生成的膏脂遍布全身,阻礙了氣機的升降出入,日久則氣機不暢致臟腑功能受損,尤以肝氣郁滯為重。肝氣郁滯,橫逆犯脾,致使脾失健運,不能將全部水谷精微上輸心肺轉化為氣血,過剩的水谷精微化為膏、濕、痰,停于人體各處。由于濕性重濁,阻礙氣機,痰邪更甚,痰濕人血,血行緩慢,而成血濁,三者為患,加重痰濕的形成。正如虞摶所說:“津液稠粘,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此外,暴飲暴食損傷脾胃,使脾氣虛弱,往復如此,痰濁濕更重,也加重了肥胖的形成。張景岳指出“蓋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脾強胃健,如少壯者流,則隨食隨化,皆成氣血,焉得留而為痰。唯其不能盡化,而十留其一二,則一二為痰矣,十留三四,則三四為痰矣”。 2.體質因素 《醫學實在易·卷之四》云:“素稟之盛,由于先天……大抵素稟之盛,從無所苦,惟是濕痰頗多。”提出肥胖與體質和先天稟賦密切相關,這與現代醫學研究中“肥胖受遺傳基因影響”不謀而合。先天稟賦不足,五臟虛弱,特別是脾腎素虛、氣虛體質者,是肥胖病的重要內在因素。腎為先天之本,主水,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液、水谷精微,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促進、協同作用,病理上亦互為因果。先天稟賦不足,脾腎兩虛,或后天失調,過于安逸少動,傷及一身之氣,如張介賓說:“久臥則陽氣不伸,故傷氣;久坐則血脈滯于四體,故傷肉。”脾腎兩虛,氣化輸布失司,水濕不運,聚濕成痰,脂膏內蓄,壅滯于體內、肌膚,發為肥胖。肥胖之人多有氣虛,《景岳全書·雜證謨·非風》日:“何以肥人反多氣虛?蓋人之形體,骨為君,肉為臣也。肥人者柔勝于剛,陰勝于陽也,肉以血成,總屬陰類,故肥人多有氣虛證。”其中,以肺脾氣虛證*為常見。肺主行水,其氣虛,不能將脾臟轉輸至肺的水谷精微正常布散,聚而為濕、為痰;脾臟氣虛,運化轉輸水谷精微的功能減弱,不能正常運化則為膏、為濕、為痰,從而加重肥胖的發生。此外,素體陰虛或熱病耗傷陰津,肝陰不足,肝失所養,或肝陽上亢,灼津為痰,壅于體內、肌膚,發為肥胖。 3.情志因素 過度或長期的思慮、緊張等情志刺激,五志過極則氣機郁結,以肝臟*為明顯。肝性喜條達而惡抑郁,主疏泄,調暢一身之氣機,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肝郁化火上犯于肺;肝氣郁滯,橫逆犯脾,致脾失健運;肝腎同源,肝陰不足,下及腎陰,致腎陰不足。肺脾腎三臟受損,氣機不利,水液不能正常輸布運化,而為膏、為濕、為痰、為濁,造成肥胖;情緒不穩,或饑飽不節,或暴飲暴食,或憂思傷脾,脾失健運,水濕不化,聚濕生痰,脂膏壅聚,形成肥胖。 本病病位在脾、胃、肝、腎、肺,因其功能失常,痰濕、脂膏在體內蓄積,蘊于肌膚而發。脂膏來源于食物,屬津液之一。正常情況下,經過脾胃的運化吸收、肺的輸布、肝的疏泄、腎的蒸騰氣化,維持動態平衡,營養周身。若脾胃肝腎功能失調,脂膏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利用失常,則水濕、脂膏停于體內,外而四肢百骸,內而臟腑經絡,無處不有,停于血中則血脂增高,停于體內、肌膚則肥胖。由此可見,肥胖的病變臟腑主要與脾、胃、肝、腎有關,少數與肺有關。 ……
新書--兒童肥胖與相關性疾病 (中西醫診療手冊) 作者簡介
張桂菊,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青年委員,山東省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教育研究會理事。 從事中醫兒科醫、教、研工作十余年,擅長治療小兒內分泌、呼吸、消化系統疾病。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厭食、便秘、腹瀉、肥胖病、性早熟、矮小癥等疾病方面頗有心得。 先后主持、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類三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編著作3部,此外,參加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醫兒科學(第2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實用中醫兒科學》、華夏出版社《小兒呼吸系統常見病診療手冊》等編寫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