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土木工程制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74180
- 條形碼:9787568274180 ; 978-7-5682-741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土木工程制圖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內容有緒論, 制圖的基本知識, 投影基本知識, 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 基本幾何體的投影, 投影變換, 立體的截交線與相貫線, 軸測投影, 組合體的投影, 剖面圖和斷面圖, 標高投影等內容, 前后聯系緊密, 每章開始設置有教學要求, 方便學習。
土木工程制圖 目錄
0 緒論
0.1 本課程的性質、任務
0.1.1 本課程的性質
0.1.2 本課程的任務
0.2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0.2.1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
0.2.2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0.3 本課程的學習方法
1 制圖的基本知識
1.1 制圖基本規定
1.1.1 圖幅
1.1.2 標題欄、會簽欄與圖紙編排順序
1.1.3 圖線
1.1.4 字體
1.1.5 比例
1.2 制圖工具和使用方法
1.2.1 圖板
1.2.2 丁字尺和三角板
1.2.3 圓規和分規
1.2.4 繪圖工具
1.2.5 建筑模板與曲線板
1.2.6 比例尺
1.3 尺寸標注
1.3.1 尺寸的組成
1.3.2 常用尺寸的排列、布置及注寫方法
1.3.3 尺寸的簡化標注
1.4 幾何作圖
1.4.1 直線
1.4.2 多邊形及圓內接正多邊形
1.4.3 圓弧連接
1.4.4 橢圓的畫法
1.5 平面圖形的分析與畫法
1.5.1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
1.5.2 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
1.5.3 作平面圖形的一般步驟
1.6 制圖的一般步驟
1.6.1 準備工作
1.6.2 畫底稿
1.6.3 圖樣加深
1.6.4 圖樣校對與檢查
1.6.5 圖樣復制
2 投影基本知識
2.1 投影的概念及分類
2.1.1 投影的概念
2.1.2 投影的分類
2.1.3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
2.2 平行投影的特性
2.3 物體三視圖
2.3.1 三面投影體系的建立
2.3.2 三視圖的形成
2.3.3 三視圖之間的投影關系
2.3.4 三視圖之間的位置關系
2.3.5 物體與三視圖之間的方位關系
2.3.6 畫三視圖的方法與步驟
3 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
3.1 點的投影
3.1.1 點的投影規律
3.1.2 點的坐標
3.1.3 兩點的相對位置
3.2 直線的投影
3.2.1 直線的投影特性
3.2.2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3.3 平面的投影
3.3.1 平面的表示法
3.3.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3.3.3 平面上的點和直線
3.3.4 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線和*大坡度線
3.4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
3.4.1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
3.4.2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相交
3.4.3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
4 基本幾何體的投影
4.1 概述
4.2 平面立體的投影
4.2.1 棱柱
4.2.2 棱錐
4.3 曲面立體的投影
4.3.1 曲線與曲面的基本概念
4.3.2 回轉曲面
4.3.3 幾種常見的非回轉曲面
4.3.4 圓柱螺旋面
5 投影變換
5.1 投影變換概述
5.2 變換投影面法
5.2.1 新投影面的建立
5.2.2 點的投影變換
5.2.3 直線的變換
5.2.4 平面的變換
5.2.5 應用舉例
5.3 旋轉法
5.3.1 繞投影面垂直軸線旋轉
5.3.2 繞投影面平行軸線旋轉
5.3.3 應用舉例
6 立體的截交線與相貫線
6.1 概述
6.2 平面與立體相交
6.2.1 平面與平面立體表面相交
6.2.2 平面與曲面立體表面相交
6.3 兩立體表面相交
6.3.1 兩平面立體相貫
6.3.2 平面立體與曲面立體相貫
6.3.3 兩曲面立體相貫
6.3.4 相貫線的近似畫法
6.3.5 屋面交線
7 軸測投影
7.1 軸測投影圖的基本知識
7.1.1 軸測圖的形成與作用
7.1.2 軸測圖的特性與基本概念
7.1.3 繪制軸測圖的步驟與方法
7.2 正軸測投影
7.2.1 正等測
7.2.2 正二測
7.3 斜軸測投影
7.3.1 斜等測
7.3.2 斜二軸測圖
7.4 圓的軸測投影
7.4.1 圓的正等測投影
7.4.2 圓的正二測投影
7.4.3 圓的斜二測投影
7.5 非圓曲線的軸測投影
7.6 軸測圖的選擇
7.6.1 軸測類型的選擇
7.6.2 投影方向的選擇
7.7 軸測圖的剖切
7.7.1 畫剖切軸測圖時應注意的問題
7.7.2 剖切軸測圖的畫法
8 組合體的投影
8.1 概述
8.1.1 組合體的組成方式
8.1.2 組合體的三視圖
8.2 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
8.2.1 形體分析
8.2.2 視圖選擇
8.2.3 畫出視圖
8.2.4 畫組合體投影圖的注意事項
8.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8.3.1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8.3.2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8.3.3 組合體尺寸標注中的注意事項
8.4 組合體的識讀方法
8.4.1 組合體三視圖讀圖的基本知識
8.4.2 組合體的讀圖方法
8.4.3 根據組合體的兩面投影補畫第三面投影
8.4.4 補繪圖中遺漏的圖線
9 剖面圖和斷面圖
9.1 視圖
9.1.1 基本投影視圖
9.1.2 鏡像投影視圖
9.2 剖面圖
9.2.1 剖面圖的形成
9.2.2 剖面圖的畫法
9.2.3 剖面圖的種類
9.2.4 剖面圖的尺寸標注
9.3 斷面圖
9.3.1 斷面圖的形成
9.3.2 斷面圖和剖面圖的區別
9.3.3 斷面圖的繪制
9.3.4 斷面圖的種類
9.4 軸測圖中形體的剖切
9.4.1 軸測剖面圖的形成
9.4.2 軸測剖面圖的畫法
9.5 第三角投影畫法簡介
10 標高投影
10.1 概述
10.2 點和直線的標高投影
10.2.1 點的標高投影
10.2.2 直線的標高投影
10.3 平面的標高投影
10.3.1 平面標高投影相關概念
10.3.2 平面的表示法
10.3.3 兩平面的相對位置
10.3.4 坡面交線、坡腳線或開挖線
10.4 曲面的標高投影
10.4.1 圓錐面的標高投影
10.4.2 同坡曲面的標高投影
10.4.3 地形面的標高投影
10.5 標高投影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10.5.1 平面與地形面的交線
10.5.2 曲面與地形面的交線
參考文獻
0.1 本課程的性質、任務
0.1.1 本課程的性質
0.1.2 本課程的任務
0.2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0.2.1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
0.2.2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0.3 本課程的學習方法
1 制圖的基本知識
1.1 制圖基本規定
1.1.1 圖幅
1.1.2 標題欄、會簽欄與圖紙編排順序
1.1.3 圖線
1.1.4 字體
1.1.5 比例
1.2 制圖工具和使用方法
1.2.1 圖板
1.2.2 丁字尺和三角板
1.2.3 圓規和分規
1.2.4 繪圖工具
1.2.5 建筑模板與曲線板
1.2.6 比例尺
1.3 尺寸標注
1.3.1 尺寸的組成
1.3.2 常用尺寸的排列、布置及注寫方法
1.3.3 尺寸的簡化標注
1.4 幾何作圖
1.4.1 直線
1.4.2 多邊形及圓內接正多邊形
1.4.3 圓弧連接
1.4.4 橢圓的畫法
1.5 平面圖形的分析與畫法
1.5.1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
1.5.2 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
1.5.3 作平面圖形的一般步驟
1.6 制圖的一般步驟
1.6.1 準備工作
1.6.2 畫底稿
1.6.3 圖樣加深
1.6.4 圖樣校對與檢查
1.6.5 圖樣復制
2 投影基本知識
2.1 投影的概念及分類
2.1.1 投影的概念
2.1.2 投影的分類
2.1.3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
2.2 平行投影的特性
2.3 物體三視圖
2.3.1 三面投影體系的建立
2.3.2 三視圖的形成
2.3.3 三視圖之間的投影關系
2.3.4 三視圖之間的位置關系
2.3.5 物體與三視圖之間的方位關系
2.3.6 畫三視圖的方法與步驟
3 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
3.1 點的投影
3.1.1 點的投影規律
3.1.2 點的坐標
3.1.3 兩點的相對位置
3.2 直線的投影
3.2.1 直線的投影特性
3.2.2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3.3 平面的投影
3.3.1 平面的表示法
3.3.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3.3.3 平面上的點和直線
3.3.4 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線和*大坡度線
3.4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
3.4.1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
3.4.2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相交
3.4.3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
4 基本幾何體的投影
4.1 概述
4.2 平面立體的投影
4.2.1 棱柱
4.2.2 棱錐
4.3 曲面立體的投影
4.3.1 曲線與曲面的基本概念
4.3.2 回轉曲面
4.3.3 幾種常見的非回轉曲面
4.3.4 圓柱螺旋面
5 投影變換
5.1 投影變換概述
5.2 變換投影面法
5.2.1 新投影面的建立
5.2.2 點的投影變換
5.2.3 直線的變換
5.2.4 平面的變換
5.2.5 應用舉例
5.3 旋轉法
5.3.1 繞投影面垂直軸線旋轉
5.3.2 繞投影面平行軸線旋轉
5.3.3 應用舉例
6 立體的截交線與相貫線
6.1 概述
6.2 平面與立體相交
6.2.1 平面與平面立體表面相交
6.2.2 平面與曲面立體表面相交
6.3 兩立體表面相交
6.3.1 兩平面立體相貫
6.3.2 平面立體與曲面立體相貫
6.3.3 兩曲面立體相貫
6.3.4 相貫線的近似畫法
6.3.5 屋面交線
7 軸測投影
7.1 軸測投影圖的基本知識
7.1.1 軸測圖的形成與作用
7.1.2 軸測圖的特性與基本概念
7.1.3 繪制軸測圖的步驟與方法
7.2 正軸測投影
7.2.1 正等測
7.2.2 正二測
7.3 斜軸測投影
7.3.1 斜等測
7.3.2 斜二軸測圖
7.4 圓的軸測投影
7.4.1 圓的正等測投影
7.4.2 圓的正二測投影
7.4.3 圓的斜二測投影
7.5 非圓曲線的軸測投影
7.6 軸測圖的選擇
7.6.1 軸測類型的選擇
7.6.2 投影方向的選擇
7.7 軸測圖的剖切
7.7.1 畫剖切軸測圖時應注意的問題
7.7.2 剖切軸測圖的畫法
8 組合體的投影
8.1 概述
8.1.1 組合體的組成方式
8.1.2 組合體的三視圖
8.2 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
8.2.1 形體分析
8.2.2 視圖選擇
8.2.3 畫出視圖
8.2.4 畫組合體投影圖的注意事項
8.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8.3.1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8.3.2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8.3.3 組合體尺寸標注中的注意事項
8.4 組合體的識讀方法
8.4.1 組合體三視圖讀圖的基本知識
8.4.2 組合體的讀圖方法
8.4.3 根據組合體的兩面投影補畫第三面投影
8.4.4 補繪圖中遺漏的圖線
9 剖面圖和斷面圖
9.1 視圖
9.1.1 基本投影視圖
9.1.2 鏡像投影視圖
9.2 剖面圖
9.2.1 剖面圖的形成
9.2.2 剖面圖的畫法
9.2.3 剖面圖的種類
9.2.4 剖面圖的尺寸標注
9.3 斷面圖
9.3.1 斷面圖的形成
9.3.2 斷面圖和剖面圖的區別
9.3.3 斷面圖的繪制
9.3.4 斷面圖的種類
9.4 軸測圖中形體的剖切
9.4.1 軸測剖面圖的形成
9.4.2 軸測剖面圖的畫法
9.5 第三角投影畫法簡介
10 標高投影
10.1 概述
10.2 點和直線的標高投影
10.2.1 點的標高投影
10.2.2 直線的標高投影
10.3 平面的標高投影
10.3.1 平面標高投影相關概念
10.3.2 平面的表示法
10.3.3 兩平面的相對位置
10.3.4 坡面交線、坡腳線或開挖線
10.4 曲面的標高投影
10.4.1 圓錐面的標高投影
10.4.2 同坡曲面的標高投影
10.4.3 地形面的標高投影
10.5 標高投影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10.5.1 平面與地形面的交線
10.5.2 曲面與地形面的交線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