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經典碑帖全本放大靈飛經/經典碑帖全本放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921227
- 條形碼:9787547921227 ; 978-7-5479-2122-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碑帖全本放大靈飛經/經典碑帖全本放大 本書特色
《靈飛經》,全名《靈飛六甲經》,是道家經書之一。此小楷書于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二月初一,唐玉真長公主奉敕檢校寫,是唐代小楷名作。
此作為明代《渤海藏真帖》所收錄,刊刻精良,為世所重。刻于明崇禎三年(一六三〇),浙江海寧陳甫伸(元瑞)自董其昌家借出墨跡,摹刻上石。*初兩家似有抵押手續,后董氏又贖歸轉賣,其中或有糾紛。《渤海藏真帖》摹刻時,此作并非全本,少十二行,可能為初次抵押時董氏扣留,陳氏所未見。后此作又合又分,至*終董氏贖回時,陳氏扣留了四十三行,也便是現在所能見得到的《四十三行墨跡本靈飛經》了。墨跡本乾隆初年曾在無錫秦蕙田處,嘉慶時嘉善謝恭銘刻入《望云樓帖》,刻法與《渤海藏真帖》不同。后輾轉為常熟翁氏所得,至翁同龢已歷三代。《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雖為楷書,卻有行書的流暢與飄逸,后人學習小楷多以此為范本。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皆以《靈飛經》乃唐鐘紹京書,此說雖有臆測之嫌,然影響較大。今以敦煌所出唐代寫經觀之,《靈飛經》亦應為唐代經生所書,惜未留下姓名。本次選用《渤海藏真帖》初拓本為朵云軒所藏,本次出版系原色全本放大影印。墨跡本為翁氏后人所藏,珍貴異常,今原色原大影印,刻本墨跡可對照鑒賞、學習。
經典碑帖全本放大靈飛經/經典碑帖全本放大 內容簡介
《靈飛經》,全名《靈飛六甲經》,是道家經書之一。此小楷書于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二月初一,唐玉真長公主奉敕檢校寫,是唐代小楷名作。此作為明代《渤海藏真帖》所收錄,刊刻精良,為世所重。刻于明崇禎三年(一六三〇),浙江海寧陳甫伸(元瑞)自董其昌家借出墨跡,摹刻上石。很初兩家似有抵押手續,后董氏又贖歸轉賣,其中或有糾紛。《渤海藏真帖》摹刻時,此作并非全本,少十二行,可能為初次抵押時董氏扣留,陳氏所未見。后此作又合又分,至很終董氏贖回時,陳氏扣留了四十三行,也便是現在所能見得到的《四十三行墨跡本靈飛經》了。墨跡本乾隆初年曾在無錫秦蕙田處,嘉慶時嘉善謝恭銘刻入《望云樓帖》,刻法與《渤海藏真帖》不同。后輾轉為常熟翁氏所得,至翁同龢已歷三代。《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雖為楷書,卻有行書的流暢與飄逸,后人學習小楷多以此為范本。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皆以《靈飛經》乃唐鐘紹京書,此說雖有臆測之嫌,然影響較大。今以敦煌所出唐代寫經觀之,《靈飛經》亦應為唐代經生所書,惜未留下姓名。本次選用《渤海藏真帖》初拓本為朵云軒所藏,本次出版系原色全本放大影印。墨跡本為翁氏后人所藏,珍貴異常,今原色原大影印,刻本墨跡可對照鑒賞、學習。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