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篇 臨床檢驗基礎 / 1
**章 血液標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備 / 1
第二章 紅細胞檢查 / 6
第三章 白細胞檢查 / 16
第四章 血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 / 22
第五章 血型和輸血 / 27
第六章 尿液生成和標本采集及處理 / 32
第七章 尿理學檢驗 / 36
第八章 尿有形成分檢查 / 40
第九章 尿液化學檢查 / 45
第十章 尿液分析儀及其臨床應用 / 51
第十一章 糞便檢驗 / 56
第十二章 腦脊液檢驗 / 59
第十三章 漿膜腔積液檢驗 / 63
第十四章 精液檢查 / 68
第十五章 前列腺液檢查 / 71
第十六章 陰道分泌物檢查 / 74
第十七章 羊水檢查 / 77
第十八章 脫落細胞學檢查 / 79
第二篇 臨床血液學檢驗 / 85
**章 概論 / 85
第二章 造血與血細胞分化發育 / 85
第三章 骨髓細胞學檢查的臨床意義 / 88
第四章 血細胞化學染色的臨床應用 / 92
第五章 血細胞超微結構檢查的臨床應用 / 96
第六章 血細胞染色體檢查的臨床應用 / 97
第七章 貧血及其細胞學檢驗 / 99
第八章 白血病概述 / 115
第九章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其實驗診斷 / 119
第十章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及其實驗診斷 / 122
第十一章 慢性白血病及其實驗診斷 / 125
第十二章 特殊類型白血病及其實驗診斷 / 128
第十三章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其實驗診斷 / 130
第十四章 惡性淋巴瘤及其實驗診斷 / 133
第十五章 漿細胞病及其實驗診斷 / 134
第十六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實驗診斷 / 138
第十七章 惡性組織細胞病及其實驗診斷 / 140
第十八章 其他白細胞疾病及其實驗診斷 / 142
第十九章 血栓與止血的基本理論 / 145
第二十章 血栓與止血檢驗的基本方法 / 151
第二十一章 常見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 / 156
第二十二章 常見血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 / 159
第二十三章 抗凝與溶栓治療的實驗室監測 / 162
第二十四章 出凝血試驗的自動化 / 163
第三篇 臨床化學檢驗 / 165
**章 緒論 / 165
第二章 糖代謝紊亂及糖尿病的檢查 / 166
第三章 脂代謝及高脂血癥的檢查 / 176
第四章 血漿蛋白質檢查 / 187
第五章 診斷酶學 / 194
第六章 體液平衡紊亂及其檢查 / 201
第七章 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 / 210
第八章 治療藥物監測 / 216
第九章 心肌損傷的生化標志物 / 219
第十章 肝膽疾病的實驗室檢查 / 225
第十一章 腎功能及早期腎損傷的檢查 / 236
第十二章 胰腺疾病的檢查 / 246
第十三章 內分泌疾病的檢查 / 251
第十四章 臨床化學常用分析技術 / 257
第十五章 臨床化學自動分析儀 / 264
第四篇 臨床免疫學和免疫學檢驗 / 267
**章 概論 / 267
第二章 抗原抗體反應 / 275
第三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備 / 279
第四章 單克隆抗體與基因工程抗體的制備 / 287
第五章 凝集反應 / 292
第六章 沉淀反應 / 297
第七章 放射免疫分析 / 305
第八章 熒光免疫技術 / 308
第九章 酶免疫技術 / 314
第十章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 / 319
第十一章 生物素-親和素放大技術 / 322
第十二章 固相膜免疫測定 / 325
第十三章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 327
第十四章 免疫細胞的分離及其表面標志檢測技術 / 330
第十五章 免疫細胞功能檢測技術 / 336
第十六章 細胞因子與細胞黏附因子的測定 / 341
第十七章 流式細胞儀分析技術及應用 / 349
第十八章 體液免疫球蛋白和循環免疫復合物測定 / 352
第十九章 補體檢測及應用 / 360
第二十章 免疫檢驗自動化儀器分析 / 367
第二十一章 臨床免疫檢驗的質量保證 / 371
第二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與感染免疫檢測 / 374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應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 377
第二十四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 385
第二十五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 396
第二十六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檢測 / 399
第二十七章 腫瘤免疫與免疫學檢驗 / 403
第二十八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檢測 / 408
第五篇 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學檢驗 / 413
**章 概論 / 413
第二章 細菌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 418
第三章 細菌的生理與遺傳變異 / 421
第四章 細菌感染的病原學診斷 / 427
第五章 抗菌藥物敏感試驗 / 438
第六章 細菌的分類與命名 / 442
第七章 革蘭陽性球菌 / 443
第八章 革蘭陰性球菌 / 447
第九章 腸桿菌 / 449
第十章 不發酵革蘭陰性菌屬 / 457
第十一章 其他革蘭陰性桿菌 / 462
第十二章 弧菌科 / 466
第十三章 彎曲菌與螺桿菌 / 470
第十四章 需氧革蘭陽性桿菌 / 472
第十五章 棒狀桿菌 / 474
第十六章 分枝桿菌屬 / 476
第十七章 放線菌屬與諾卡菌屬 / 479
第十八章 厭氧菌 / 481
第十九章 螺旋體 / 485
第二十章 支原體 / 487
第二十一章 衣原體 / 490
第二十二章 立克次體 / 492
第二十三章 真菌學總論 / 494
第二十四章 淺部感染真菌 / 497
第二十五章 深部感染真菌 / 497
第二十六章 病毒學總論 / 500
第二十七章 呼吸道病毒 / 504
第二十八章 腸道病毒 / 508
第二十九章 肝炎病毒 / 511
第三十章 皰疹病毒 / 516
第三十一章 黃病毒 / 519
第三十二章 反轉錄病毒 / 520
第三十三章 其他病毒、朊粒 / 523
第三十四章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 526
第三十五章 消毒滅菌和醫院感染 / 527
第三十六章 細菌耐藥性監測 / 532
第三十七章 微生物自動化檢測 / 535
第三十八章 微生物學檢驗的質量保證 / 537
第三十九章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標本的采集 / 537
第六篇 寄生蟲學檢驗部分 / 540
**章 總論 / 540
第二章 醫學蠕蟲 / 541
第三章 醫學原蟲 / 550
第四章 醫學節肢動物 / 555
第五章 寄生蟲學檢驗技術 / 557
第七篇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與醫學倫理學 / 561
**章 醫院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 / 561
第二章 醫學倫理學 /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