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追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49230
- 條形碼:9787519449230 ; 978-7-5194-492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夢 本書特色
14日,走進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鎮烏溪村官寨組,農家人的房前綠樹成蔭,屋后蒼竹翠林。院壩里,102歲的老壽星黃金先和隔壁84歲的祝秋山坐在一起拉家常,臉上掛滿了慈祥的笑容,顯得格外精神。
黃金先的兒媳婦說,當地生態環境好,空氣也好,天氣晴朗的時候,在家人的幫助下黃金先就會走出院子活動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黃金先居住的木黃鎮烏溪村官寨組,其森林植被覆蓋率達74%,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飲食文化、適宜的氣候和居住環境等,成為老人長壽的重要因素。在3萬多人口的木黃鎮里,像黃金先這樣百歲的老人就有5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264人。
……
追夢 內容簡介
本書為個人新聞作品集。全書輯稿120篇,新聞稿件已先后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貴州日報》《銅仁日報》等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公開發表。 全書共分消息綜合、深度聚焦、人物故事3個部分:**部分是“消息綜合”,集成40篇新聞稿件,包括各類消息、現場特寫等;第二部分是“深度聚焦”,集成50篇新聞稿件,包括深度報道、專題報道等;第三部分是“人物故事”,集成30篇新聞稿件,包括各類人物專訪、現場故事等。
追夢 目錄
印江黨代會會場搬到田間地頭
印江“危改”全面竣工八百戶群眾喜遷新居
印江青山綠水壽星多
印江依托三張名片推動旅游業井噴式增長
印江:治理石漠化綠山更富民
印江幫助群眾找準路子促增收
印江高標準農田建設讓農民得實惠
印江“村兩委 鄉賢”推進鄉村治理
印江“菜籃子”工程惠民富民
印江創新金融產品服務“三農”
印江電商打通物流“*后一公里”
印江吸納民營資本壯大城市綜合實力
印江:破解企業“孤島式”引進聚集產業“抱團式”發展
印江沙子坡小煤窯關了以后特色產業“綠金”鋪滿山野
印江杉樹鎮推行“龍頭企業 ”扶貧模式
龍津街道:“精扶貸”扶出致富新路
印江構建“2 N”社會綜合治稅體系
新寨鄉重拳治理干部“走讀”風
印江經濟開發區創新招商引資上演“鳳”自京城歸“雁”從嶺南來
印江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有實效
印江“倒排工期”刷新項目建設速度
印江:科技含量為“萬元田”添分量
印江周家灣村:立下護路公約村民輪流上陣
洋溪鎮茶葉專業合作社助推茶產業快速發展
印江特色產業促農增效助農增收
印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見實效
印江:農特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印江、石阡、思南三地協作排險
印江“兩棲”農民種地打工兩不誤
印江家庭農場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印江農村客運班線惠及35萬山村群眾
印江加快經果林發展讓邊風景別樣美
印江優化資源做大工業“蛋糕”
印江全域旅游風生水起
國開行放貸12億元扶持印江產業發展
印江細分“六型”農民助力精準脫貧
解析印江財政“民生賬本”
印江新業鄉創新扶貧扶出新希望
印江農民專業合作社凸顯“抱團經濟”效益
不賣黃金賣風景木黃彰顯綠色生態效益
第二輯深度聚焦
梵凈山下蘑菇香——從四個關鍵詞看印江食用菌產業發展路徑
山水潑墨繪出美麗新畫卷——印江厚植生態屏障構建綠色高地
山地添綠色群眾增喜色——印江“十二五”林業工作綜述
從“鍋廠樣板”探精準扶貧“印江路徑”
出水芙蓉斗芬芳——新業鄉“集團幫扶、整鄉推進”升華“印江經驗”
印江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村兩委 鄉賢會”等于多少?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生態產業——印江破題山區農業產業發展
難題
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印江答好“扶貧三問”決勝脫貧攻堅
改良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印江“三品”戰略推進“三個萬元”
工程建設
破解“差錢”難題——開發性金融支持印江產業化扶貧綜述
田坎推倒后——印江“小塊并大塊”田土整治觀察
流轉土地有租金入股企社有利金進園務工有薪金——印江農民樂享
“三金”摘窮帽
昔日“雁南飛”今朝“鳳還巢”——印江筑巢激活“雁歸經濟”
一片茶葉的嬗變——近觀印江茶產業發展歷程
林下養殖茶間套種果藥共生——印江“三個萬元”工程助長“立體經濟”
印江低保政策與扶貧銜接激發貧困戶動力
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印江“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生態先行綠色崛起——印江推進“生態立縣”戰略綜述
筑起社會“平安之盾”——印江平安建設工作紀實
打造優美環境共享碧水藍天——永義鄉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富民強鄉繪新篇——楊柳鄉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美茶鄉”如何實現提質增效?洋溪鎮的回答是——依托資源優勢打造
生態畫廊
眾志成城抗洪魔——印江“7·19”抗洪救災紀實
聽取意見不走樣子排憂解難掏心窩子——洋溪鎮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
“*后一公里”問題
春到農家茶香飄——印江138家茶葉加工企業助農致富
涓涓細流潤民心——印江水利扶貧側記
創新促跨越——印江經濟開發區建設掃描
“禁酒令”回應群眾關切——印江重拳整治城鄉濫辦酒席風
印江創新扶貧扶出新希望
干部幫扶科技給力金融支持——印江筑牢農民增收平臺
春風化雨滋潤百姓心田——印江加快推進十大民生工程側記
春色滿園香正濃——感受印江農業產業發展新脈動
新目標新作為新氣象——印江項目建設加馬力掃描
印江富民產業結幸福碩果
補齊醫療短板實施醫療救助——印江積極破解百姓因病致貧
返貧難題
書法為媒唱響品牌——印江2016首屆書法文化藝術節掃描
正能量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印江“宣傳干部上講堂”側記
印江即知即改即辦環保突出問題——環境更美麗群眾更滿意
政策“組合拳”有力“四大生態產業”壯大——生態文明引領印江加快轉型
發展
用腳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憂——省紀委在印江開展“幫縣聯鄉駐村”
活動紀實
圍繞旅游“轉”出新氣象——印江推動文化旅游業實現井噴式增長觀察
山坳里的“明星”——印江木黃建設景觀型小城鎮
休閑養生度假避暑——印江精準定位建山水特色城市
文明花開幸福來——印江自治縣“五城同創”紀實
基地合理布局安檢每天測試——印江“菜籃子”貨足質優
印江:誠信計生譜新篇
印江:崛起的“工業力量”
印江:春節七天樂成群眾文化盛宴
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特色品牌——印江文化旅游產業提檔升級
圈子在縮小模式在升級技術在提高——印江扶貧開發實現“三級跳”
第三輯人物故事
高石砍護林員:一輩子一片林
王德芬:400余名留守學生的“媽媽”
楊昌茂:老有所為收獲快樂
吳國華:山村里的“120”
“美德少年”田密
“水火英雄”盧方武
“愛心媽媽”代澤容
胡傳芳:孤寡老人的“小棉襖”
周繼芬: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楊江艷:樂做“村淘”合伙人帶頭致富
楊啟雄:真心真意辦實事
吳亞松:戲曲人生任重道遠
付學洪:勤種蔬菜快致富
譚恩貴:平凡崗位上的感動
田應強:深山育人39年
王時中:發展健康產業帶民致富
楊志文:循環菌棒“一支三用”
田沖:高山上勤種烤煙
李國富:蔬菜種植一年更比一年好
鄧明亮:林下養雞辟富路
任明芳:柔女子的鋼鐵情懷
田仁志:特色養殖“俏”鄉村
田茂易:增收“算盤”越撥越響
柴宏武:在洪峰浪尖上響起應急喇叭
代傳鋒:搬進新家過新年
冉光飛:追著花香釀甜蜜
陸安學:窮山深處的牧歌者
崔紹剛:返鄉煉“黑金”走致富路
從任江成的致富故事看印江精準扶貧
郭永英:用梭子編織人生 后記不忘初心,追夢前行
追夢 作者簡介
左禹華 男,1985年8月生,漢族,貴州印江人,本科學歷,200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12月參加工作,貴州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貴州新聞攝影學會會員,現任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廣播電視臺總編輯。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