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2019部編)背影/朱自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48080
- 條形碼:9787540448080 ; 978-7-5404-480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9部編)背影/朱自清 本書特色
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配套提升閱讀叢書,是專為中學生拓展課外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問題能力而策劃的,采用全威版本、名家譯本,編校嚴謹、?本迹WC可讀性。并邀請一線名校特級、高級語文教師編寫團隊為每本書編寫導讀并為重點內容做解析,價值導向強,實用性強。 本套叢書意在讓青少年讀者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激發其博涉群書的欲望。
(2019部編)背影/朱自清 內容簡介
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配套提升閱讀叢書,是專為中學生拓展課外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問題能力而策劃的,采用非常不錯版本、名家譯本,編校嚴謹、?本,保證可讀性。并邀請一線名校特級、不錯語文教師編寫團隊為每本書編寫導讀并為重點內容做解析,價值導向強,實用性強!侗秤啊愤@本書是朱自清的散文、詩歌精選集,收錄朱自清頗具代表性的散文杰作《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以及難得一見的詩歌名篇《毀滅》《不足之感》等,讓你一次收藏一個完整的朱自清。
(2019部編)背影/朱自清 目錄
背影
·抒情篇·
導讀·001
背影·002
阿河·005
荷塘月色·014
一封信·017
兒女·021
匆匆·028
女人·030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036
我所見的葉圣陶·040
春暉的一月·044
白馬湖·049
看花·052
給亡婦·057
春·062
冬天·064
擇偶記·066
白采·069
歌聲·072
航船中的文明·074
執政府大屠殺記·077
北平淪陷那一天·085
回來雜記·088
買書·093
三家書店
·游記篇·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098
溫州的蹤跡·107
潭柘寺 戒壇寺·114
南京·118
說揚州·123
外東消夏錄·127
威尼斯·133
佛羅倫司·138
羅馬·143
滂卑故城·151
瑞士·155
荷蘭·161
柏林·167
德瑞司登·174
萊茵河·178
巴黎·181
三家書店·201
文人宅·209
博物院·215
公園·222
乞丐·229
房東太太·233
你我
·議論篇·
你我·240
說夢·255
憎·258
論氣節·262
論誠意·267
論雅俗共賞·271
論無話可說·278
論別人·281
論自己·285
論做作·289
論青年·293
論吃飯·297
論東西·302
論書生的酸氣·305
論老實話·314
正義·319
沉默·323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327
獨自
·詩歌篇·
毀滅·354
我的南方·365
贈友·366
北河沿的路燈·369
不足之感·370
燈光·372
獨自·373
光明·374
愛國詩·375
挽一多先生·376
黑暗·377
睡吧,小小的人·379
僅存的·381
(2019部編)背影/朱自清 節選
導讀 1.一次輕松的聊天 選擇讀這本書,你就選擇了隨著朱自清的文字走進他的生活。這就好像一次輕松的聊天,聽朱自清給你講他的父親、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們,他會帶你去白馬湖、威尼斯、荷蘭,他還會跟你分享他的喜悅、他的憂傷、他的困惑。童年的他、少年的他、中年的他,從文字中向你走來。他的經歷或許會引起你的共鳴,或許會引起你的思考,或許會讓你惆悵,或許會讓你莞爾一笑,或許會在你心中埋下一粒小小的種子…… 2.《背影》 這本書并不是朱自清于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的翻版,而是朱自清的散文和詩歌作品的精選集,二者只是同名而已。在這里,你可以讀到朱自清*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也可以讀到他的詩歌名篇《毀滅》《不足之感》等,更可以讀到一個感情真摯的朱自清!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藝術核心。講真話,寫真情,繪實景,是他散文藝術的*高成就。朱自清的詩作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依然在思想和藝術上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純正樸實的新鮮風格。 3.朱自清是一個怎樣的人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蘇東海,1948年8月12日,因患嚴重的胃病不幸于北平逝世,享年50歲。天妒英才! 他原名叫朱自華,號秋實,后來改名自清,字佩弦。自清這個名字出自《楚辭·卜居》的“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這是屈原被流放時請太卜為自己占卜時說的話,意思是“應該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呢”。朱自清選“自清”作為自己的名字,應該是為了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失志向、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的字“佩弦”出自《韓非子·觀行》中“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大意是“董安于性情緩慢,特佩弦以自戒”。弄清楚他的名和字的出處,對我們理解他的作品是大有好處的。 1916年,18歲的朱自清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的預科班,用今天的話講,他就是一個學霸。你如果以為他是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在北大讀書期間,他參加了五四運動,為傳播新思想積極地組織平民教育講演團。三年后,他用詩歌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1919年2月出版了他的處女作詩集《睡吧,小小的人》。作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詩作,在詩壇上展現了自己的特色。隨后,他參加了新文學運動,發起了現代文學史上的**個新詩社團——“中國新詩社”,創立了**本新詩月刊——《詩》。 1925年,朱自清到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開始從事文學研究,創作方面轉為以散文為主,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蹤跡》《背影》《你我》《歐游雜記》《倫敦雜記》等。 抗日戰爭爆發后,朱自清隨清華大學南下,1938年3月到達昆明,擔任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并的西南聯合大學的國文系教授,并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里,他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從事教學和文學研究工作,與葉圣陶合著了《國文教學》等書。 在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斗爭中,他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簽了字,并囑咐家人不領取美國的配售面粉,堅守了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情操。在黑暗現實和愛國民主運動的洪流中,他逐漸成長為一名革命民主主義戰士。 其實,了解一位作家*好的方法就是去閱讀他的作品,特別是散文作品。你會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認識到一個真實的朱自清。 4.名家眼中的朱自清 現代作家、革命烈士郁達夫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中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中說:“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提到的!彼凇吨熳郧逍逻x集序》中說:“每回重讀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傾聽他的閑談的樂趣,古今中外,海闊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這樣的經驗,他這樣的想頭,不是我也有過的嗎?在我只不過一閃而逝,他卻緊緊抓住了。他還能表達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 著名古文字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朱德熙在《漫談朱自清的散文》中指出:“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決不放松?墒撬淖⒅卣Z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中國散文學會會長林非在《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中評價說:“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毛澤東對朱自清寧肯挨餓也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抉擇,給予了稱贊,贊揚朱自清“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5.朱自清作品的創作背景 1919年到1924年是朱自清詩歌創作的高峰期。 當時,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1918年11月的“公理戰勝強權”慶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會議,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當時的中國充分詮釋了“自古弱國無外交” 的定律。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發生了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體,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不同階層的人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從5月4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后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持。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美國倡議的華盛頓會議召開。1922年2月4日,中國和日本在華盛頓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附約》。條約規定,日本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中國將該地全部開為商埠;原駐青島、沿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應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歸還中國等。 在此期間,朱自清經歷了五四運動前期的痛苦迷惘,五四運動中期的熱血沸騰,五四運動落潮時期的徘徊悲哀,詩歌成了他表達情感的*佳選擇。1923年朱自清發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長詩《毀滅》,表明對生活的嚴肅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腳印”這種進取不懈的人生態度。 從1925年開始,朱自清在創作方面轉為以散文為主。 這一時期,朱自清的散文著力于揭示社會的黑暗、軍閥的暴行和帝國主義的罪惡,對被壓迫者、被損害者充滿了熱愛和同情,表現出他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愛國主義的熱情、人道主義的精神和正直誠實的性格。朱自清寫得更多,也*為人們稱道的則是寫景抒情的篇什。這一類散文在藝術上呈現出多樣而又統一的風格。記述秦淮河風光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抒寫靜夜獨自漫步池邊的《荷塘月色》,是文情并茂、膾炙人口的絕佳名篇。這些滿貯著詩意的散文,于新異獨得的觀察和委婉有致的描寫之中,寄寓著大革命失敗后他在黑暗現實面前悵然若失的寂寥和郁悶!侗秤啊穭t以樸實無華的文字、真摯強烈的感情,描寫了家庭遭到變故,父親到車站送別遠行的兒子這一極富情味的動人場景,“做到了文質并茂,全憑真感受真性情取勝”(葉圣陶《朱自清新選集序》)。朱自清以其散文嫻熟高超的技巧和縝密細致的風格,顯示了新文學的藝術生命力,被公認為新文學運動中成績卓著的優秀散文作家。 1931年到1932年,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后又漫游歐洲五國。隨后,他用印象的筆法寫了兩部游記。
(2019部編)背影/朱自清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中國散文家、詩人、古典文學研究家。原名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后又從事散文寫作。1931年至1932年曾留學英國。先后執教于江蘇、浙江的幾所著名中學,任清華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等校教授,并致力于學術研究。抗日戰爭結束后,積極支持學生運動。1948年6月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簽字,不久因貧病在北平逝世。早期詩作表現對黑暗現實的憂憤和對光明、對美的憧憬;散文風格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著有詩集《雪朝》(與人合作),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文藝論著《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