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思考中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珍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8225
- 條形碼:9787559818225 ; 978-7-5598-1822-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考中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珍藏版 本書特色
《思考中醫》又名《傷寒論導論》,按照天人合一的觀念,從陰陽、傷寒的角度,結合自然的季節、時辰來研究人的疾病與健康,分析了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類病證及診治綱要,是一部依托《傷寒論》又超越《傷寒論》,從更廣闊的視角思考中醫理論、中醫文化、中華文化的著作。本書竭力避免深奧晦澀,將學術性與大眾化相結合,取名為“思考中醫”,是取思考時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它既是中醫專業書,也是有益于大眾的優秀傳統文化讀物。 此次響應讀者需求推出精裝珍藏版,作者特作新序《當代中醫的作為》表達對當代中醫肩負使命的思考;內文做了一些字詞修訂,質量繼續提升;封面全新升級,深棕底色,覆觸感膜,燙古銅金經絡圖,有著如中醫文化般厚重積淀的質感;新增數十幅插圖,其根據《傷寒論》等原方中的中草藥材繪制的彩圖,尤為鮮活悅目。
思考中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珍藏版 內容簡介
在平常人眼里,中醫是治療慢性病的,或者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總覺得西醫幫助渡過了急、危、重等諸道難關,然后讓中醫來收尾,讓中醫來調養。因此,說到底,中醫只能用來治一些“死不了的病”。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中醫只是啼鳴的公雞。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中醫究竟是不是這么回事呢?就讓《思考中醫》來回答這個問題。 劉力紅教授認為,經典是中醫這門學問的基礎學科,而這個基礎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東西能夠代替。欲學好中醫,欲在中醫這門學問里達到較高的境界,就必須重視經典這個基礎學科。 近年來,全國上下越來越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醫藥學作為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勢必會越來越受重視,中醫類圖書也將越來越受讀者歡迎,《思考中醫》作為中醫文化的代表性著作,是shou選之列。同時,《思考中醫》是常讀常新的,任何時候閱讀,都有收獲。 《思考中醫》暢銷十余年,此次推出精裝珍藏版,內容進一步修訂,質量升級;印刷更加精美,力求增強讀者閱讀舒適感;裝幀全面提升,圓背精裝,更加牢固,適合收藏。
思考中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珍藏版 目錄
思考中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珍藏版 作者簡介
劉力紅,男,1958年生,湖南湘鄉人。現任北京同有三和中醫藥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曾就讀于廣西中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1992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在校受教于陳治恒、陳亦人教授,此后師承李陽波、鄧鐵濤等名師,2006年拜于欽安盧氏門下,依止盧崇漢師習醫。2014年起,師從楊真海先生修習黃帝內針。因著作《思考中醫》,主編《中醫名家絕學真傳》,整理出版《黃帝內針》,以及長期不遺余力地挖掘民間優秀中醫流派、弘揚傳播傳統文化及中醫理念而蜚聲海內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