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一帶一路】列國人物傳系:當代9人傳 智慧商海新絲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46859
- 條形碼:9787507546859 ; 978-7-5075-4685-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帶一路】列國人物傳系:當代9人傳 智慧商海新絲路 內容簡介
《當代9人傳:智通商海新絲路/“一帶一路”列國人物傳系》以詳實資料和生動故事,講述了當代中國活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九位人士的杰出貢獻及其壯懷人生! 案F人經濟學家”蔡昉、鐵骨錚錚外交家沙祖康、外柔內剛外交官華黎明、藍迪趙白鴿、民企出海領航人鄭躍文、從“裝備中國”到“裝備世界”的張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者王建沂、“一帶一路”腦外腦王輝耀、“一帶一路”法律服務的探索者王麗。從睿智的學者到高明的外交官,從曾經的政府官員到今天的工商領袖,從智庫專家到出色的大律師,他們都聚集到“一帶一路”的旗幟下,為實現“中國夢”和“世界夢”而不懈奮斗著。
【一帶一路】列國人物傳系:當代9人傳 智慧商海新絲路 目錄
“窮人經濟學家”——蔡昉/周艷
引子
1.割不斷的“三農”情結
2.30年經濟發展的“旁觀者”
3.人與經濟的“博弈”
鐵骨錚錚外交家——沙祖康/朱可人
引子
1.“農民外交官”的成長史
2.鐵血丹心的“沙大將軍”
3.改革開放以來多邊外交的突破者
4.貢獻“一帶一路”
外柔內剛外交官——華黎明/周艷
引子
1.“被安排”也是一種幸福
2.外交官初成記
3.這個大使能做點事
4.這是個友善的大使
藍迪國際智庫掌門人——趙白鴿/文煒
引子
1.“白鴿”成長史
2.讓中國的生殖健康研究走向世界
3.女司長的三大“國家工程”
4.讓世界了解中國
5.中國人道事業的開拓者和實踐者
6.“一帶一路”踐行者
民企出海領航人——鄭躍文/王健任
引子
1.為企業海外投資搭建服務平臺
2.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商會
3.讓企業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4.當好政府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
5.防范風險,讓企業“走得穩”“走得遠”
6.好日子要和非洲兄弟一起過
從“裝備中國”到“裝備世界”——張新/王新紅
引子
1.鯤鵬擊浪從茲始
2.上下求索三十載
3.絲綢之路上的光明使者
4.“一帶一路”上的行業領跑者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者——王建沂/方琦
1.打造“中國智造”的標桿
2.實業報國,鋪設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3.商之大者,為國為民
“一帶一路”腦外腦——王輝耀/朱可人
引子
1.以超前眼光開啟中國與世界
2.用跨界思路創辦智庫,開拓中國智庫創新
3.智庫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
4.“一帶一路”與人才興國
“一帶一路”法律服務探索者——王麗/文煒
引子
1.千人大所之夢
2.駛向市場經濟的藍海
3.“走出去”天高海闊
4.首創“一帶一路服務機制”
5.創建“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
6.法律人的使命
后記
【一帶一路】列國人物傳系:當代9人傳 智慧商海新絲路 節選
《當代9人傳:智通商海新絲路/“一帶一路”列國人物傳系》: “窮人經濟學家”——蔡昉 引子 “世界上大多數人是貧窮的,如果你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那么你就會懂得許多真正重要的經濟學。”世界著名人力資源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如是說。 “鑒于世界上大多數窮人靠農業謀生,如果你懂得了農業,那就意味著你真正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1998年以《窮人的經濟學:農業依然是基礎》驚動中國經濟學界的蔡昉教授也如是說。 上述兩段話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互為啟迪。但是,這種追求造就了蔡昉這位聞名中外的“窮人經濟學家”。 這個自覺將自己定位為“窮人經濟學家”,并致力于此的人,其實早在攻讀碩士學位時就展示了這種不同凡響的學術追求。1983年,蔡昉和幾位同學受當時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委托,前往安徽和江蘇兩省進行“賣糧難”的調查。這是他**次做專業性調杳研究。在調研中,蔡昉親眼看到,“身背花鼓走四方”的農民僅僅因為包產到戶這樣簡單的改革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勞動表現,從而根本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中國農民的命運乃至中國的命運。他感受到了勞動積極性提高所產生的巨大力量,以及調動這種積極性所產生的巨大制度力量。此后,蔡昉又深入山西、河北、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進行調研,廣泛地了解了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現狀與問題。隨著調研的深入,蔡昉開始認真思索中國的“三農”問題與農村發展的路徑,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先后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數百篇論文和專著,在農業經濟研究的規范化及與一般經濟理論的合流,以及土地制度、農村市場、農業發展政策、區域經濟等方面成就顯赫,這些確立了他在農業經濟學和“三農”問題研究上的學術地位。他的論文和專著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部分著作被國內外許多大學的經濟學系當作教材!耙粠б宦贰鄙系暮芏鄧疫都不太富裕,還需要“共商、共建、共享”,蔡昉的身影就活躍在“一帶一路”諸多智庫當中。 1.割不斷的“三農”情結 1956年9月,蔡昉出生在北京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在動蕩不安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完成了自己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習,1976年,被分配到京郊順義縣插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近3年時間里,蔡昉跟社員一起下大田、上麥場,在繁重的勞動和貧困的生活中與農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個人永遠是渺小的,但如果足夠幸運,在一個特別時期獲得特別的機遇,那這個人就會實現小人物的偉大夢想,就會和其他人不一樣蔡昉,就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幸運! 1978年初秋,蔡昉在順義俸伯公社邊勞動邊焦急地等待著一張特殊的“紙”。在此之前,他剛參加了中斷10年的全國高考,并在請教初中老師、著名的社會學家蘇國勛后報考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終于那張薄薄的“紙”——“錄取通知書”載著他的希望姍姍而來。到公社去取這份“至寶”的時候,文教干部卻不痛快地說:“既然學農業經濟學,為何非要離開這里呢?” 對于別人的嘲諷,蔡昉并未放在心上,他更關注的是農民。插隊經歷讓他發現,農民其實非常有智慧,他們能用一兩句調侃或者比較粗俗的語言、幾個玩笑就揭示出體制的弊端。“這些年在農村,農民教給我的東西,比我從書本甚至老師那里學到的要多得多。”對人民公社“大鍋飯”的實際體驗和直接觀察,讓他認識到種種弊端,這成為蔡昉的**筆“財富”,讓他在后來的求學過程中進一步增強了對理論的理解!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