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源語語速與英漢同聲傳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839689
- 條形碼:9787565839689 ; 978-7-5658-396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源語語速與英漢同聲傳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 本書特色
英語到漢語的同聲傳譯過程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源語語速的加快,譯語的質量會發生變化,表現為譯語的準確性會下降,而流暢性不僅不會受到破壞,反而可能會上升。本研究的結果就傳譯的忠實性而言,印證了吉爾的“認知負荷理論”和“走鋼絲假說”,對口譯教學和同傳實踐有重要啟示意義。一方面需要加強譯員對源語高語速的適應性訓練,另外一方面也要求會議發言人要采取合理語速。
源語語速與英漢同聲傳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英語到漢語的同聲傳譯過程中,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隨著源語語速的加快, 譯語的質量會發生變化, 表現為譯語的準確性會下降, 而流暢性不僅不會受到破壞, 反而可能會上升。本研究的結果就傳譯的忠實性而言, 印證了吉爾的“認知負荷理論”和“走鋼絲假說”, 對口譯教學和同傳實踐有重要啟示意義。一方面需要加強譯員對源語高語速的適應性訓練, 另一方面也要求會議發言人要采取合理語速。
源語語速與英漢同聲傳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 目錄
源語語速與英漢同聲傳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張發勇,博士、副教授,南京林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主任。1996年本科畢業于揚州大學師范學院外語系,200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方向,2016年獲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譯與認知研究、筆譯教學研究,發表學術研究論文十余篇。曾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排名第四),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三次。指導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一次,指導學生完成國家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一次。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