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理論與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78345
- 條形碼:9787564178345 ; 978-7-5641-783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理論與設計 本書特色
《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理論與設計》在對新型人工電磁結構的理論研究和特性分析的基礎上,首先研究并設計了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多頻多模多極化天線,實現了天線的多功能電磁特性;然后采用優化饋電激勵、引入可重構概念和加載非線性傳輸線等技術方法改善了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的帶寬性能;接著分別研究設計了基于新型人工電磁結構的共面寬帶高增益天線和共面低剖面寬波束天線;*后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后向波和相位調整特性,分別研究設計了波束掃描范圍和增益平坦度增強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以及增益提高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
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理論與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新型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的理論與設計。書中根據新型人工電磁結構的理論研究和特性分析,分別研究并設計了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多頻多模多極化天線、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寬帶天線、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高增益天線、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寬波束天線以及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波束掃描天線。
本書適用于從事天線技術、雷達技術、新材料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的工程師或其他從事相關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員閱讀,同時也可以作為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領域大學教師的參考書和研究生的輔助教材。
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理論與設計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的概念
1.2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1.2.1 起步階段
1.2.2 爭議階段
1.2.3 快速發展階段
1.3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在天線領域的研究現狀
1.3.1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在小型化天線中的應用
1.3.2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在多頻多模天線中的應用
1.3.3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在波束控制天線中的應用
1.3.4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在天線其他方面的應用
1.4 本書主要內容及章節安排
參考文獻
第2章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的理論方法及特性分析
2.1 前言
2.2 新型人工電磁結構的等效媒質參數提取
2.3 幾種諧振型人工電磁結構的電磁特性分析
2.3.1 印刷SRR結構的電磁特性
2.3.2 印刷CSRR結構的電磁特性
2.3.3 印刷“工”字型諧振結構的電磁特性分析
2.4 非諧振型人工電磁結構的電磁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多頻多模多極化天線的理論分析與設計實現
3.1 前言
3.2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多頻多模多極化天線的理論分析和模型建立
3.3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振子模式線極化貼片模式線極化天線設計
3.3.1 天線設計與分析
3.3.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3.4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振子模式線極化貼片模式圓極化天線設計
3.5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振子模式圓極化貼片模式線極化天線設計
3.5.1 天線設計與分析
3.5.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3.6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振子模式圓極化貼片模式圓極化天線設計
3.6.1 天線設計與分析
3.6.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3.7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多頻多模圓形微帶天線設計
3.7.1 天線設計與分析
3.7.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3.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寬帶天線分析與設計
4.1 前言
4.2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寬帶零階諧振天線設計
4.2.1 天線設計與分析
4.2.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4.3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頻率、方向圖和極化同時可重構天線設計
4.3.1 天線設計與分析
4.3.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4.4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寬帶雙頻雙模雙極化天線設計
4.4.1 復合左右手傳輸線的雙頻點相移特性
4.4.2 天線設計與分析
4.4.3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4.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高增益天線技術研究
5.1 前言
5.2 人工電磁結構控制天線波束的機理分析
5.3 寬帶周期端射天線模型
5.4 基于SRR人工電磁結構的寬帶高增益周期端射天線設計
5.4.1 天線設計與分析
5.4.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5.5 基于“工”字型人工電磁結構的寬帶高增益周期端射天線設計
5.5.1 天線設計與分析
5.5.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5.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寬波束天線技術研究
6.1 前言
6.2 波長可比擬條件下諧振型人工電磁結構的電磁特性
6.3 基于CSRR諧振結構的緊湊型波束掃描天線設計
6.3.1 天線設計與分析
6.3.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6.4 基于“工”字型諧振結構的緊湊型波束掃描天線設計
6.4.1 天線設計與分析
6.4.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6.5 基于彎折微帶諧振結構加載的低剖面寬波束圓極化微帶天線
6.5.1 天線設計與分析
6.5.2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6.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波束掃描天線分析與設計
7.1 前言
7.2 基于CRLH TL的波束掃描范圍和增益平坦度增強型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設計
7.2.1 開槽陣列天線的理論分析
7.2.2 傳輸線單元結構分析
7.2.3 基片集成波導復合左右手傳輸線開槽陣列天線
7.2.4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7.3 基于相位調整柵格覆蓋層加載的增益提高型波束掃描天線陣列設計
7.3.1 基片集成波導開槽陣列天線饋電結構
7.3.2 金屬柵格設計
7.3.3 天線參數分析
7.3.4 天線測試結果與討論
7.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總結與展望
8.1 本書的主要工作
8.2 后續工作和展望
致謝
展開全部
人工電磁結構天線理論與設計 作者簡介
曹文權,博士,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電磁頻管與光電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和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評審專家。主要研究微波毫米波技術、天線技術、人工電磁結構等。學術成果豐碩,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期刊和知名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SCI檢索50余篇,IEEE期刊論文30余篇。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毫米波平面電大尺寸陣列天線技術研究”、青年項目“基于人工電磁結構的毫米波平面電大尺寸天線技術研究”等在內的多項國家與省部級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