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茶文化與禮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66519
- 條形碼:9787504766519 ; 978-7-5047-665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茶文化與禮儀 本書特色
茶葉作為文化的載體,在21世紀更加注重溝通的人們而言,會品茶,會泡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如法”地在有茶的場合自信的展現自我,需要諳熟與茶相關的禮儀。當你接到邀請參加茶會雅集,赴會時穿著得體的服裝,茶藝師與茶客分享一杯茶的美妙,眾人皆因有“禮”而其樂融融。“品茶明志,歷事練心”,一杯茶給我們帶來了的驚喜,遠遠超乎了茶葉本身的價值。本文主要從茶的品種以及各種茶的茶藝技法、茶葉的選購與儲藏等詳細論述了相關內容,對于廣大讀者深入了解中華茶文化與禮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華茶文化與禮儀 內容簡介
茶葉作為文化的載體,在21世紀更加注重溝通的人們而言,會品茶,會泡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如法”地在有茶的場合自信的展現自我,需要諳熟與茶相關的禮儀。當你接到邀請參加茶會雅集,赴會時穿著得體的服裝,茶藝師與茶客分享一杯茶的美妙,眾人皆因有“禮”而其樂融融。“品茶明志,歷事練心”,一杯茶給我們帶來了的驚喜,遠遠超乎了茶葉本身的價值。本文主要從茶的品種以及各種茶的茶藝技法、茶葉的選購與儲藏等詳細論述了相關內容,對于廣大讀者深入了解中華茶文化與禮儀有很好重要的作用。
中華茶文化與禮儀 目錄
1.1 茶文化概述 /3
1.2 研習中華茶文化的方法 /25
2 中國茶葉品類 /37
2.1 中國茶葉特征及其分類 /39
2.2 中國茶葉分類 /42
2.3 茶葉成分 /47
3 茶葉商品審評與品賞 /57
3.1 茶葉審評方法 /59
3.2 評茶、品茶與欣賞 /66
3.3 茶藝技能基礎 /67
4 綠茶及茶藝技法 /85
4.1 綠茶商品特點 /87
4.2 綠茶茶藝的幾種技法 /112
5 黃茶及茶藝技法 /121
5.1 黃茶商品特點 /123
5.2 沖泡黃茶技法 /127
6 黑茶及茶藝技法 /129
6.1 黑茶商品特點 /131
6.2 沖泡黑茶的幾種技法 /142
7 白茶及茶藝技法 /145
7.1 白茶商品特點 /147
7.2 沖泡白茶的技法 /153
8 青茶(烏龍茶)及茶藝技法 /155
8.1 青茶(烏龍茶)商品特點 /157
8.2 沖泡青茶的幾種技法 /169
9 紅茶及茶藝技法 /173
9.1 紅茶商品特點 /175
9.2 沖泡紅茶的幾種技法 /189
10 再加工茶及茶藝技法 /191
10.1 再加工茶商品特點 /193
10.2 沖泡再加工茶的幾種技法 /199
11 茶葉的貯存與選購方法 /203
11.1 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 /205
11.2 貯存與選購方法 /206
12 茶席布設與中華茶藝 /213
12.1 茶席布設 /215
12.2 茶席作品欣賞 /217
12.3 中華茶藝特點 /217
12.4 無我茶會 /222
13 茶禮儀與茶俗 /225
13.1 茶藝師基本技能 /227
13.2 中華茶藝禮儀 /230
13.3 中外飲茶習俗 /236
14 茶器美學 /249
14.1 為茶而生的茶器 /251
14.2 常用茶具的特點 /252
14.3 景德鎮瓷茶具之美 /254
14.4 宜興紫砂茶具之美 /255
14.5 茶具收藏與養護 /268
14.6 常用茶具選購要點 /268
15 茶與文學藝術 /273
15.1 茶與書畫篆刻藝術 /275
15.2 茶與詩詞 /286
15.3 茶與楹聯 /294
15.4 茶與諺語 /297
15.5 茶與音樂 /298
15.6 茶與歌舞、戲曲 /301
參考文獻 /303
后 記 /305
中華茶文化與禮儀 作者簡介
胡付照,工學碩士,茶藝技師。現任教于江南大學商學院,九三學社江南大學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涉及食品文化、審美經濟等,積極從事飲食文化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已出版茶與紫砂文化研究論著八部,合著五部。曾多次獲得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以及江南大學第八屆“我最喜愛的老師”、江南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